企业并购与发达国家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演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寡头论文,发达国家论文,企业并购论文,结构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的市场中,企业和企业之间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三个要素。其中,市场份额指某一企业销售额占行业全部销售额的比重,它是反映单个企业市场支配势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市场结构的基本要素。市场集中度是某一市场中少数几家最大企业所占的销售额份额。通常使用的集中度是最大四厂商集中度(CR[,4])和最大八厂商集中度(CR[,8])。进入壁垒指厂商进入特定市场所遇到的经济、技术和法律政策等方面障碍的总和。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主要刻画特定市场中企业间的相互关系,进入壁垒主要刻画市场中企业与市场外潜在竞争企业的关系。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是指一种行业内有许多买者却只有少数卖者的市场结构(在希腊文中,寡头是指少数几个)。有少数卖者意味着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与有非常多厂商的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截然不同,它比较接近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但又不像完全垄断市场结构那样只有惟一的一家厂商,而是有少数非常明显的、为人所知的厂商在竞争。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从“纯技术”因素和某些人为因素方面寻找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的原因。例如,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认为,一些产业为少数大企业所控制的两个根源是成本条件和进入壁垒。(注:[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中译本),华夏出版社,第128页。)产业组织经济学家谢佩德(William G.Shepherd)也指出:垄断和支配可能起源于规模经济、效率优先及反竞争。(注:William G.Shepherd: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fourth edition),Prentice Hall Press,p.8.)而从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企业并购则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的直接途径。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Ge-orge J.Stigler)在《通向垄断和寡占之路——兼并》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发展成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注:[美]G.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页。)
一、企业并购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机理分析
企业并购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某一企业为获得其它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与企业并购相关的有三个概念:企业兼并、企业收购、企业合并。如果仅仅从经济意义上讲,这三种方式通常并无大的差别。它们与并购有很多共同点(事实上,并购就是合并与收购的汉译简称),并且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一致的,所以本文在使用这几个概念时不加区分。
现代经济学文献通常把企业并购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横向并购,即处于同一行业、同一生产阶段,生产同质商品的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间的并购;纵向并购,指并购双方有紧密的供需关系,即发生在处于连续的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混合并购,即涉及具有不相关经营活动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企业并购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机理是:
第一,企业并购有利于提高市场份额。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结构中的作用。如果一家大企业在行业中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支配性企业,就可能更有效地控制市场,操纵价格。按照经济学家谢佩德的估计,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约15%时通常就会产生市场支配势力。(注:William G.Shepherd: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fourth edition),Prent-ice Hall Press,p.72.)企业并购的直接结果是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对其所在行业产量和市场占有的控制,这会在相当大程度上促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大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直接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更有可能使并购后的企业在本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获得市场支配势力。
第二,企业并购有利于提高市场集中度。企业并购在扩大单个企业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越高,少数几家最大企业在市场中的支配势力就越大,市场竞争程度就越低,相应的垄断势力也就越强。美国产业组织经济学的主要学者之一谢勒尔教授曾指出:“当最大的四家厂商控制了全部市场的40%或者更多时,便很可能出现寡头垄断行为。”(注:F.M.谢勒尔,D.罗斯:《产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1990年英文第3版),第82页。)谢佩德在研究企业并购的影响时发现,一些产业受并购的影响很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航空业,该行业1985-1987年的并购使八厂商集中度由76%上升到91%,其他像银行业、制药业、电信业也由于并购提高了市场集中度。(注:William G.Shepherd: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fourth ed-ition),Prentice Hall Press,p.157.)
第三,企业并购有利于构筑高进入壁垒。企业并购形成的市场进入壁垒主要是经济性的,包括规模经济壁垒、绝对成本壁垒和产品差别化壁垒。首先,通过企业并购形成的规模较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可以凭借其庞大的资本优势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提高行业的平均必要资本规模。潜在的竞争者要想进入该行业,其资本规模至少要达到或超过现有企业的规模水平。这样,企业通过并购就提高了产业的规模经济壁垒。其次,企业并购改变的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要素的组合形式,而原有企业在原材料供应、销售渠道和市场、资金及人力资源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并不因此减少,相反,由于并购后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些方面的优势还会进一步加强。新企业要进入这一行业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就混合并购而言,企业通过多产品系列化投资,在产品空间上可构筑高进入壁垒,新企业要进入该产品空间,必须进行较大量的投资。可见,企业并购相应提高了产业的绝对成本壁垒。再次,并购后的企业可通过实行多品牌战略,使潜在进入者要想在已有多种品牌空间找到获利市场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并购前已有较好品牌效应的企业,并购后由于资金、技术和人员上的优势,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在研究开发和广告宣传上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消费者已形成的品牌偏好而提高该产业的产品差别化壁垒。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促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
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重要的企业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共出现了五次大的浪潮,它们直接导致了这些国家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于1895年至1904年。这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其结果大大提高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特别是提高了重化工业的市场集中度。以并购最为显著的美国为例,工业委员会研究了这个时期22起并购案,发现每起并购完成后形成的企业所控制的国内市场份额平均达到71%。(注:National Industrial Conference Board,Mergers and Law,1929)穆迪研究了92起大型企业并购案,发现其中78起控制了其所在行业的50%的产量,57起控制了60%还多,26起控制了80%以上。(注:Moody,John:The Thuth about the Trusts,New York:Moody Publishing Company,1904.)在钢铁业、烟草业、石油冶炼业、有色金属业等行业,并购很明显地把原来的竞争市场变成一个由少数大企业控制50%以上产量的寡头垄断市场。美国的大公司如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均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大量企业并购而成为行业的“龙头”。可见,大量的横向并购增大了某些企业的规模,加强了它们对所在行业的产量和市场的控制,促进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
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出现在1916年到1929年期间,它以纵向并购为主,主要发生在重化工业之外的产业,如公用事业和银行业等。据估计,在1919年到1930年期间有近12000家企业因并购而消失。(注:F.M.谢勒尔,D.罗斯:《产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1990年英文第3版),第156页。)由于投资银行家为产业界的并购活动提供了大量资金,而受高利润率的驱使,这些资金主要流入集中度较高的和竞争性较低的产业,结果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在考察1917年资产额在2000万或2000万美元以上、资产排名前300位的工业企业的情况后发现,在食品、化学制品、橡胶、服装、运输设备等工业中,能够挤身资产排名前300位的企业,几乎都是经由纵向并购而成长变大的企业。“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这些结合的公司都是以寡头垄断的方式展开竞争”的,他总结道:“在从本世纪开始时的大合并运动到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段期间内,美国工业完成了自己的形成时期。到1917年时,大部分的美国工业都已具备了自己的现代结构。此后,大企业继续集中在那些它们于1917年时就已集中于其内的相同的工业组中。而且相同的公司继续保持其在这些组的各种集中了的工业中的优势地位”。(注:[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译本,第425页。)施蒂格勒概括第二次企业并购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时进一步明确指出:这次企业并购直接导致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战后的60年代,高峰期从1964年到1969年。由于美国1950年的《赛勒——卡法费法》(Celler-Kefauver Act)修正了1914年克莱顿法第七部分关于资产收购的法律,使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受到更严格的控制,这两种并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混合并购代之而起,因此这次并购并未大大提高美国的市场集中度,但涌现出了一批跨部门、跨行业的大企业。欧洲的情况则略有不同。因为欧洲国家反垄断法有关对并购活动的限制比美国弱得多,有些国家的政府还鼓励横向并购以加强大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虽然混合并购也有增长,但横向并购仍继续大量进行,从而使这些国家制造业部门的平均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如1958-1971年,原西德12个重要的制造业部门的并购活动使其四厂商集中度平均上升了12.7%。法国和日本的情况也大体相同。(注:F.M.谢勒尔,D.罗斯:《产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1990年英文第3版),第156、158页。)在英国,由于没有严格的管制,兼并活动大大提高了销售的集中程度,在一项研究中,人们分析了由5家最大企业提供的不同产业的销售份额,认为在1957-1969年期间这些销售份额大幅度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兼并。(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2-483页。)
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自70年代中期起,延续到整个80年代。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敌对性的并购活动——接管得到特别的发展;二是由于“垃圾债券”的出现使杠杆收购异常流行;三是巨型并购迅速增长。据统计,美国涉及1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公司的并购事件,1975年仅为6件,1980年增加到59件,而1986年已激增为352件。自从美国《幸福》杂志1955年开始公布最大500家工业公司名单以来,已有319家被兼并。但在1955-1979年25年中,最大50家中只有一家和最大100家中只有5家被兼并;而在1980年-1988年短短9年中,最大50家中竟有7家和最大100家中竟有13家被兼并,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等国家的市场集中度。据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这次并购使市场集中度提高的幅度约为2%或3%。(注:高峰:《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与竞争》,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三、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影响
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在持续的第五次企业并购包括了所有的并购类型,其中以横向并购为主,大量现象是上个世纪第一次企业并购的再现。但是,与前四次企业并购相比,第五次企业并购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对原有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并购涉及行业广,扩大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范围。前几次并购大多集中于能源、汽车、钢铁等传统工业产业,而90年代的企业并购是一场涉及多领域的并购,不仅工业界猛刮并购风,金融界、传媒界、商业界也并购成风。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个部门和行业可以逃得出并购的浪潮,只是规模和程度有所差别而已。据《美国统计摘要》(1997年)的数字,美国1996年的并购交易涉及国民经济的44个行业部门,从农业、制造业到服务业的所有部门都卷入其中。这种全方位的企业并购极大地拓展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范围,许多行业形成了新的“寡头经济”。
第二,并购交易规模大,导致许多产业异乎寻常地集中。从交易总额看,企业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1996年,全球并购交易额为1.14万亿美元。(注:Wall Street Jonual,August 15,1997.)1998年,金额高达1.6万亿美元。(注:Fortune,August 2,1999.)另据美国汤姆森金融证券数据的(Thomson Financial Securities Data)的最新统计,2000年世界各地企业并购交易总额达到3.48万亿美元,高于1999年的3.31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注:http://www.cei.gov.cn(2001-01-04).)从并购个案看,巨额企业并购交易接连出现,其势头远远超过以往任一时期。在过去的全球企业并购中,一般交易数额都在十亿和数十亿美元左右,上百亿美元的并购通常少见。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一笔笔数额庞大的并购交易一直未断。以美国为例,1996年宣布的超过百亿美元的大型并购交易有7起,最大的交易达253亿美元;1997年,大型并购交易达9起,最大的交易上升到420亿美元;1998年,有9起并购的交易额都超过300亿美元;1999年10月,美国国际微波通信公司以1290亿美元并购斯普林特公司创造了当年企业并购金额的最高记录;而在新千年伊始,全球最大的因特网企业——美国在线公司宣布出资1600亿美元收购媒体的老牌劲旅时代华纳公司,则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并购。这种一浪高于一浪的大规模的企业并购使很多产业的结构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和正在使很多产业异乎寻常地集中。
第三,并购集中于高新技术领域,大大提高了这一领域的市场集中度。90年代的并购是企业着眼于未来竞争的战略性行动,除传统工业领域外,并购更多地集中于金融业、电信业、航空航天业、计算机及软件等产业,以信息业和金融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正在成为全球企业大并购的主战场。在并购的主要发生地美国,1994-1996年,信息业和金融业并购额占当年并购总额37%左右。(注:《美国统计摘要》,1996、1997年。)1997年,信息业中仅电信和广播电视部门的并购额就占当年并购总额的13.9%;金融业中仅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信用机构的并购额就占当年并购总额的20.8%。(注:Fortune,March 16,1999.)1998年,美国银行业的并购总额达2500亿美元,高居榜首;电信业的并购亦非常火爆,总额达2190亿美元,位居其次。(注:郭吴新:《90年代美国经济》,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如火如荼的并购战已使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快速集中趋势。
第四,并购普遍采取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形式,使并购后的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明显增强,市场份额向更大企业集中。尽管在前几次并购浪潮中,大企业、大集团始终扮演着主要角色,但多为弱肉强食、强弱并购。而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实力相当又各具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普遍采取了强强联合的并购形式。这是因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使竞争对手间无力将对方一口吃掉,与其拼死相争,两败俱伤,不如携手合作,进行双赢游戏。例如,美国第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并购第二大石油公司美孚公司;法国最大的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并购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美国第一大民用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并购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公司麦道公司;全球最大的因特网企业美国在线公司并购全球第一大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公司等,都是较突出的强强联合事例。
另外,90年代以来的并购更多是为了节约经营开发费用,获得新思想、新产品、新技术,实行更好的管理和经济规模,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例如,并购前,戴姆斯——奔驰公司主要生产高档小汽车、重型车,克莱斯勒公司主要生产越野车、面包车及普通小汽车,并购后,新公司的产品结构就更加专业化和全面化了,并且奔驰公司可以借克莱斯勒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网络进入美国市场并提升市场占有率。波音公司并购麦道公司后,市场占有率高达72%,波音公司优秀的管理加上麦道公司特有的技术以及优异的科研开发队伍,无疑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再加美国在线公司并购时代华纳公司后,时代华纳公司可以借助美国在线公司的互联网络完成“数字革命”,为自己的音乐、出版和影视业产品走向消费大众开辟新的途径;而美国在线公司可以借助时代华纳的有线电视网络缆线,提高美国在线的上网服务能力。显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并购直接增大了并购后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了行业的垄断程度。
第五,跨国并购呈上升趋势,导致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走向国际化。与前几次并购相比,第五次并购的又一鲜明特点是跨国并购愈演愈烈,涌现出一批跨越了国家和文化界限的跨国公司。在跨国并购中,西欧、美国是并购的主战场。根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1995年、1996年,西欧国家收购外国企业的交易额分别为1081亿美元和1298亿美元,外国企业收购西欧企业的交易额分别达到763亿美元和818亿美元。(注: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1997年。)从1992年到1997年,外国公司用于并购美国公司的支出由139亿美元增加到652亿美元,美国公司对外国公司的并购额由228亿美元增加到814亿美元。(注: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到了1999年,欧洲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并购势头后来居上,大大超过了美国。据1999年8月7日英国《经济学家》报道,英国公司1999年上半年并购外国公司的金额达150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同期,美国公司用于并购外国公司的开支约为英国公司的一半,排名世界第二,法国公司位居第三。1999年上半年,外国公司收购美国公司的金额总共约为1830亿美元,用于购买瑞典公司和英国公司的金额分别为5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分居第一、第二和第三。跨国并购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从而使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越出了国界。
上述情况表明,在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直接冲击下,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很多产业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异乎寻常地集中,都只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在竞争,全球化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正逐渐形成。为此,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如何防止国际性寡头垄断已成为新千年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标签:寡头垄断论文; 市场集中度论文; 世界投资报告论文; 纵向并购论文; 企业并购论文; 浪潮软件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交易结构论文; 产业并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