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岳兆花,

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岳兆花,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岳兆花 2768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增强教学的全面性,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媒介,在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成果。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和应用会增强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综合学习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实施传统文化的问题和缺陷,细致针对的对教学情况加以分析,科学地提出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路径,保证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分析

前言: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发现并吸取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和智慧。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外界联系的手段日益丰富,学生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内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有助于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保护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竞争力,也会促进社会中的经济文化发展,增强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小学时期是学生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课堂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小学生的学习情操,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形成健全的思想意识。

一、传统文化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对语文教材的利用和挖掘深度不够

教材是教师完成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为传统文化的应用和渗透提供条件。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仅仅重视学生语文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对教材中内容的利用和挖掘,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理解能力降低,对教材中内容的理解程度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质量也相对较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发展[1]。

(二)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质量不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新鲜教学模式的应用,仅仅局限在语文知识点的传授过程中,主要教学方向是培养学生扎实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传统文化的教学和应用过程中教师忽视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效率不明显[2]。

(三)实践教学应用次数较少

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过程教师渗透传统文化忽视实践教学的应用,局限于教材完成基础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成果降低,也会降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感悟传统文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忽视实践教学,降低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认知,不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3]。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精髓,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教材是语文课堂中应用的基础用具,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知识的基础上感悟传统文化的内容,重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和应用,让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课文《和时间赛跑》的讲解中,教师可以依据课文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首先为学生展示视频资料,视频中的学生浪费时间不努力学习,取得了十分不理想的成绩。再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文化故事,向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和思维意识。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课堂是完成语文基础教学和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地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才会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思考和学习热情,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设置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提升参与意识和学习情感感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加深印象,同时对传统文化学习加深理解。

例如:在课文《长城》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不到长城非好汉”几个字样,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随后完成课文中的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认识到长城修建的意义和修建长城时的艰辛。此时,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渗透坚持、吃苦的传统文化内容,也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在课堂中提升能力和感悟。

(三)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融合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教材中的基础内容为媒介设置实践活动,让学生增进在学习中的实践感悟,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在语文教学中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加深理论学习,也会通过实践活动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学习印象,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的讲解中,教师可以从故事发生的背景出发,从西方的节日延伸到中国的经典节日,可以为学生在讲述端午节,为学生讲述有关屈原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认识,也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文化内容的精髓,学习屈原身上不屈服的精神,也会做到让传统文化在学生中间实现高效的传播,培养学生的形成正确的节日观念。

结语: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肩负着完成基础教学的任务,同时,也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向学生渗透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主动认知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同时,教师要应用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和精髓影响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意识,在小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应用传统文化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柯丽春.弘扬传统文化 使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名师在线,2019(25):16-17.

[2]赵晓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亚太教育,2019(08):134.

[3]王金塔.语文课程培养小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途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46-147.

论文作者:岳兆花,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岳兆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