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危机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当代艺术论文,危机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166(2009)06-0051-04
一、引言:备受瞩目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2003年,中国艺术市场开始全面启动。与此同时,沉寂多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也得以苏醒。2004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首次举办了“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成交额为2 433万元,成交率为94%。2006年3月,纽约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在春季拍卖会上首次开辟了“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1 323万美元的成交额和89%的成交率,无疑意味着这场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拍卖会大获成功。但近几年来,就在不少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景信心十足的同时,也有一些人感到忧心忡忡,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炒作论”、“泡沫论”和“垃圾论”一直不绝于耳。事实上,美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史可以为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20世纪末,美国当代艺术市场经历了从1987年的繁荣到1990年的萧条,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都下跌了30%~60%,而下跌幅度最大的几乎都是那些在20世纪80年代“一夜成名”的艺术家。正如波普艺术领袖沃霍尔(Warhol)所说:“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因为艺术世界就像一扇旋转门,艺术家转进去获得承认之后,转出来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1]。美国学者科可纳(Corcorna)的一项研究或许更具有说服力。他发现,“在今天创作和出售的绘画作品和雕刻作品中,只有0.5%在未来30年中能够保持市场价值”[2]。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当代艺术都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三大危机
正如美国亚洲协会博物馆馆长米丽莎·邱(Melissa Chiu)观察到的那样:“我们正在目睹中国当代艺术家攀登着通往当代艺术世界的云梯,中国当代艺术正逐步获得全球的首肯”[3]。可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而言,在迅猛发展的势头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危机:
1.相互交叉的三重评判标准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可以将中国当代艺术的评判标准概括为三个方面:学术标准、艺术标准和市场标准。学术标准关注的重点是“新不新”,即一件艺术品是否具有创新之处,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如何。而艺术标准关注的重点是“美不美”,即一件艺术品是否令人赏心悦目,能不能“悦人”甚至“感人”。市场标准关注的重点则是“贵不贵”,即一件艺术品是否能够屡创新高,不断打破个人成交纪录。
收藏者、投资者、艺术家、评论家、经销商、拍卖行、博物馆、基金会……不同的个人和机构,在评价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候,都存在评判标准的交叉现象和各不相同的侧重之处。立足点、价值观、审美观和个人经历的不同,都很容易导致评判结果的大相径庭。一件作品“好”还是“不好”,本来也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问题是缺乏评判的“共识”。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来说,在缺乏共识的前提下,相互交叉的三重评判标准,显然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潜在问题。
2.偏好转移的巨大投资风险
如果说对于中国书画而言,最大的风险是“看朱成碧”的品质风险,那么,对于当代艺术来说,最大的风险则是个人偏好的转移风险。黄河清在《艺术的阴谋》一书中,将备受争议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概括为“西方艺术,中国制造”[4]。而在我们看来,用“西方技术,中国元素,时代风尚,中国制造”这16个字来形容这些运用源自西方的技法、材料和设备,融入中国元素和时代风尚的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等中国当代艺术,似乎更为恰当。
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流派“五花八门”的特点很容易导致板块轮动效应,以及随之而来的偏好转移风险。正如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受康正确指出的那样:“一些艺术家迎合某些海外藏家的口味,大量制作那些政治色彩浓郁的作品。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老外’们对中国的进一步认知,这种缺乏国际语言的作品将会淡出。”另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所具有的“时代风尚”特点,则在这些艺术品进入时尚前沿的同时,也注定了“15分钟”之后就很可能销声匿迹的命运。
3.市场导向的艺术生产模式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日渐火爆,使许多艺术家开始密切关注市场。他们日益关心的是诸如张晓刚凭什么受欢迎,石心宁为什么爆冷门之类的话题。刚刚大学毕业的美术学院学生的作品可以卖到上万元,艺术经纪商争先恐后地同默默无闻的艺术家签约,知名艺术家的预约接见时间则已排到一年之后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正在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生产那些风格和题材受到市场青睐的作品。一些艺术家正在变得故步自封,甚至雇用“枪手”作画。例如,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资深策展人菲利普斯(Philips)就不无遗憾地透露:“我最近去北京一个名画家的工作室,他不在,但我看到一群似乎刚从乡下来的女生正在画油画,我感到一丝不安”[5]。
“我的画卖100美元的时候,心里是实实在在的踏实,卖到100万美元的时候,反而感觉很虚幻。”画家张晓刚对诗人欧阳江河坦言,“从社会的角度讲,我是成功了。但我觉得很虚幻。可能我会越来越有名,以后我画什么都不重要了,主要是签名”[6]。
三、展望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未来
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比较,我们可以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未来进行一些展望。
1.西方人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主导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2007年4月,原为目前数一数二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Guy & Myriam Ullens)收藏的刘野作品《沉船》、毛焰作品《托马斯肖像之五》等多件中国当代艺术品出现在了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上。
2007年10月,英国菲利浦斯拍卖公司(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在伦敦举办了“中国前卫艺术:法伯珍藏”专场拍卖会。原为美国收藏家法伯夫妇(Howard & Patricia Farber)收藏的44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涵盖了艾未未、蔡国强、张晓刚、方立均、王广义、岳敏君、曾梵志、徐冰等最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1986年以来的精品。在这场拍卖会上,美国收藏家沃什(Walsh)和英国收藏家萨奇(Saatchi)分别以89万英镑和80万英镑的价格买下了原为法伯夫妇收藏的王广义作品《大批判——可口可乐》和张晓刚作品《血缘》,而这批作品的其他买家也几乎全是西方人。
2008年4月,原为机构收藏者仕丹莱(Estella)收藏的108件中国当代艺术品出现在了香港苏富比春拍的“当代中国艺术重要珍藏——仕丹莱收藏”专场拍卖会上。这批作品的总估价为6 500~9 500万元,其中包括估价为1 950~2 700万元的张晓刚作品《血缘:大家庭三号》和估价为270~430万元的曾梵志作品《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而言,这些因西方人而引发的事件都是毫无疑问的“大事件”。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启动,经历了一个“由外而内”的市场过程。换句话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实际上是由西方人主导的。因为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80%以上的中国当代艺术精品都被西方人买去了。而在纽约、伦敦和香港近几年的拍卖会上成交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也有30%左右被西方人买走了,其余的则多半落入了港台买家的手中[7]。我们必须承认,西方人不仅掌握着大量的资本,而且垄断了重要的货源。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把握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主动权,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方向。不仅如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将继续由西方人主导。
2.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将出现较明显的板块分化趋势
正如独立策展人朱其指出的那样:“符号性和形象的政治化风格更容易被西方接受,而表达中国语境的集体状况和个人内心的复杂性则可能超出了西方的解读能力”[8]。问题是,虽然在欧美国家,西方人早就普遍接受了具有批判性和实验性的符号化、概念化的当代艺术,但是,中国人却长期对那些试图挑战和颠覆传统的当代艺术持排斥、抵触或观望的态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几大板块背后的“话事买家”是大不相同的(见表1)。
虽然许多中国人已经在市场上接受了自己未必真正理解和喜欢的中国当代艺术,但是,这种接受过程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在海外资本的推动下被加速,被异化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希克才会认为:“好的艺术品价格并没有到位,但其他大部分却超过了应该有的价值。现在这个市场还不会分辨好与坏。”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微妙态度实际上深受海外资本的影响。正是由于西方人的推波助澜,许多坐立不安的中国人才迅速改变了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态度。但是,就长期而言,这种没有先从内心上接受,就直接在市场上接受中国当代艺术的跨越式接受过程却非常不利于甚至有害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上而没有上的课,迟早会有补课的一天,而且补课的代价更高。
我们承认,西方国家的一些私人收藏者以及非赢利性的博物馆和基金会,确实愿意收藏一批反映社会转型和历史变迁的中国当代艺术精品。但是,为数更多的收藏者,却并非“为收藏而收藏”。尤伦斯夫妇、法伯夫妇和仕丹莱的“出货”其实并非个别现象,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他们的出货之所以没有造成大的市场震荡,重要原因是许多“吃货”者同样是西方人。尽管中外收藏者对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着不小的偏好差异和观点分歧,然而,随着资本格局的变化和中西偏好的博弈,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潜在问题迟早会暴露无遗。举例来说,在2006年纽约苏富比秋拍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上,石心宁作品《毛主席和玛丽莲·梦露》估价为3~5万美元,成交价则飙升至了13万美元。在中国人看来,也许会觉得这幅作品荒诞离奇;而在西方人眼里,却可能认为这幅作品妙不可言。
但是,正如英国苏富比艺术学院(Sotheby's Institution of Art)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专家罗伯森(Robertson)担心的那样:“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急涨是短期投机的结果,大量的艺术品掌握在极少数西方观念制造者手中,一旦这些藏家开始倾销早期库存,其高价近期就会遭遇崩盘而下滑”[9]。假如深受西方人青睐的中国当代艺术板块,例如玩世现实主义板块、政治波普板块失去了海外资本的强力支持,那么,这些板块的价位是不是依然能够维持呢?
经验研究表明,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像仕丹莱那样从2004年开始进货,2008年就出货的“套利”机会越来越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短期投机资本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大减少,中期投资资本所占的比重则会日益增加。换句话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资本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资本总量也会大大减少。总的来看,在中期投资资本主导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在资本总量大大减少的约束条件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将出现比较明显的板块分化趋势。“大盘”普遍上涨,甚至大量二三流作品都纷纷卖出“天价”的火爆行情将一去不复返。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演绎的行情很可能是:一些板块及其精品力作引人注目,几枝独秀;另一些板块则会由于资本的流动而出现调整。
3.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成熟有赖于消费群体的成熟
根据购买动机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参与主体分为三大类:收藏者、投资者和收藏投资者。所谓收藏者,是指那些纯粹追求收藏偏好的满足所带来的精神收益的人;所谓投资者,是指那些纯粹追求收藏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的人;所谓收藏投资者,则是指那些既追求收藏偏好的满足所带来的精神收益,又追求收藏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的人[10]。在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真正的收藏者数量屈指可数,而投资者和收藏投资者占了绝大多数。不仅如此,经验观察表明,短期投资者的数量远远多于中长期投资者的数量。
“艺术市场不是单一的,应该有层次,分布着不同的收藏者,而不仅仅是形成投资风潮。”正如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油画部艺术总监刘刚所说,“如果10个收藏油画的人里面有8个人是坚定的,那它就形成市场。否则就不是,只能说是现象”[11]。问题是,在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情况恰恰相反:10个收藏油画的人里面有8个人都是不坚定的。前几年还对中国当代艺术熟视无睹,现在却纷纷进入市场的绝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他们突然喜欢上了中国当代艺术。燃起他们浓厚兴趣的三大重要原因是:追求时尚、炫耀心理和害怕“踏空”。很多人并不是由于自己打心眼里喜欢,而是出于炫耀性消费心理和不断升值的乐观预期。
在2007年5月举办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上,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发现了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一问价格是40万元,而他的估价是10万元左右,这个落差让他“有点无法接受”,感叹“当代艺术价格有点高”。马未都认为:“当代艺术在国内的一般人中接受度还有限,今年价格这样高也阻止了人们了解和接触艺术品,目前重要的是培养公众对艺术的兴趣”[12]。艺术家朱金石也发现,在德国柏林的画廊里,相当有原创性的油画作品和装置作品的价格一般在5万欧元左右,而同样年龄段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北京的标价可能就是20万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很多都比欧洲高”[13]。由于市场门槛的不断抬高,一批真正热爱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者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这显然并不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号。而那批刚刚大规模进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并不坚定的投资者,则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的一个个“地雷”。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张奇开曾经在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的一位乡村木匠家里惊讶地发现过一幅丢勒(Durer)的版画以及数量甚多的不知名画家的作品。这位乡村木匠解释说:“那是他祖上留下来的一件珍品,其他的都不值钱,仅仅是出于爱好,喜欢收藏。他只收藏版画,墙上挂的只是他藏品的沧海一粟而已。”不仅如此,根据张奇开的观察,这显然并不是例外:“在西方,不单大众用他们的辛勤的劳动收入托举着一大群艺术家的创作激情,而且政府、财团、银行、企业都从自己的腰包里定时定量地掏钱为艺术家们的浪漫生活买单。”据不完全统计,早在1990年,在只有300多万人口的柏林,就有7 000多位职业艺术家。而据2005年11月出版的德国《资本》杂志的统计数据,有整整20万位有名有姓的艺术家的作品在西方艺术市场上流通[14]。
经过跨越式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从一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很不成熟,而且这种不成熟的状况将持续多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成熟有赖于消费群体的成熟,这是一个漫长而又重要的历史过程。如果消费群体没有真正成熟起来,那么,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也不会真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