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分析与应对策略论文_宋巧荣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分析与应对策略论文_宋巧荣

宋巧荣 湖北省当阳市慈化中学 44410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3-025-02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初中化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自然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日渐民主开放、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要日趋多样化、时尚化,教学模式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消除低效,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会降低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造成课堂低效,严重阻碍课堂活动向纵深发展。为此,本文拟就当前化学课堂低效行为进行简单分析,以探讨打造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

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常见低效行为分析

1.1、导入缺乏激趣性。我们知道:课堂导入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新颖别致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但当下化学教学中仍较广泛的存在低效行为的课堂导入:如提问导入,缺乏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如此的“三缺”问题,学生感到乏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实验观察导入,有时会出现实验准备不充分,实验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或者设计的实验没有多大的趣味性,不足以达到激发兴趣之目的,空耗了教学时间。

1.2、教学的主体错位。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主体是学生,而不再是老师,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自主学习的主体。而低效教学行为的教学主体恰好与此相反。课堂教学模式仍然袭沿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是课堂的统治者,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进去,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头脑只是一个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一把亟待点燃的火炬,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

1.3、语言缺乏感染力。教师的语言有无感染力和艺术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教学中有的教师:语言不精练,拖泥带水;语调平坦,枯燥乏味;有的:表情过于严肃,也没有必要的手势表情等等,易造成听觉疲劳,课堂气氛沉闷。

1.4、实验准备不充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成功的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在实验教学方面常常是:随意性较大,操作不够规范;实验中缺乏必要的问题质疑环节;缺少必要的操作要点指导;缺少观察实验现象方法的引领;甚至出现演示实验的彻底失败等等。

1.5、板书具有随意性。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科学合理的板书,不仅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而低效教学行为的板书主要表现为:主次不分;布局杂乱,条理不清;板书过少,重点内容缺失。

1.6、练习缺乏实效性。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适度有效的练习,学习就相当于纸上谈兵。课堂知识就不能得到巩固和延伸,而合理的练习不仅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练习形式单一;或练习不及时;或根本没有练习,学生不能通过有效的练习及时消化和巩固知识;而另外一些教师片面追求练习量,而忽略练习质量,大搞题海战术,很多学生疲于应付,相互抄袭来应付教师。这样做根本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克服初中化学教学常见低效行为的基本对策

2.1、导入力求“精”、“准”。“精”,就是指导入的问题不在于多,贵在能有效起到铺垫作用,学生要能通过对导入问题的思考、分析、解答造成悬念,激发思维。“准”就是要求导入的问题必须与新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准确衔接。其次,要根据新授知识的内容特征,选择恰当的导入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可以充分利用相关内容的网络“媒介”导入,还可以用演示实验导入。在“精”、“准”上若能成“趣”,一节高效课堂便顺利成章的拉开了序幕,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好的问题来源于老师的智慧和思考,说到底要教师精心备好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2.2、明确主配角关系。要实现课堂高效,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是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要做好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份内事,课前必须吃透教材文本和学生,精心设计导学案,用教学目标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中教师重在“引导”,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使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同时,教师还应该做到:学生能基本读懂和表达的教材文本,教师要放心让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学生能发现的问题,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学生能自己总结的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能自己提炼概括的概念由学生自己去归纳;学生自己能完成的实验,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

2.3、锤炼教学语言。首先要在备课时下功夫,把课堂中必要的激趣短语、点拨词语、评价与小结用语,要字斟句酌准备好,写到教案里面,上课前还要进行必要的预习与记忆;课中表达时,语速要适中,要充满激情,要抑扬顿挫,选择增加一些必要的肢体语言,让我们的教学语言充满活力,充满感染力。使课堂成为令学生向往的地方。

2.4、重视实验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要做好充分准备,牢记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特别是分组实验,为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首先,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做好课前准备。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把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出上课时应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再次,加强组织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随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关照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同时要强化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最后要做好小结。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优势,通过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5、发挥板书的辅助功能。教师在备课环节中,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点,精心设计板书。一、忌“全”求“精”。即不要把所讲内容都板书到黑板上,只需把核心主干知识呈现出来,否则,学生分不清教学内容的主与次,无意中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二、忌“乱”求“序”。即不要随意板书,板书时对于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要在逻辑顺序和空间排列上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三、忌“草”求“工”。板书时字迹要工整美观,让板书既起到传授知识,又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6、提升练习质量。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打造高效的课堂,必须有高效的练习环节。如何才能做练习的高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练习的及时性。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学习的新知,不及时巩固练习,遗忘最快。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忌满堂灌,忽视及时练习环节,要边学边练。即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应及时加强练习与巩固,达到学生及时消化与掌握知识之目的。二是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在练习环节,教师在设计或精选练习应具有一定的梯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三是注重练习的开放性。不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练习,除了要达到巩固知识之目的外,还应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练习途径达到提升学生能力之目的?在平时的练习环节,我们不妨多设计一些题设或结论是全开放性与半开放性试题,让学生在开放性试题练习中,深化知识、拓展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四是注重练习的针对性。练习不是目的,应是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浩瀚的题海中精选一些题型新颖,知识点鲜明,融逻辑性与探究性于一体的经典试题,力求让学生花最少时间练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第一要务,彻底更新教学观念,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课堂效率必然会从“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之境。

论文作者:宋巧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分析与应对策略论文_宋巧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