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先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水布垭中小学校 444329
【摘要】学生普遍存在着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审题不清的问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学习,积累和反思,巩固,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通过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学习习惯来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审题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10-027-02
初中时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一生学习数学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重要阶段培养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是帮助学生取得良好数学成绩的关键。指导学生拥有细致有序审题能力的方法,是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细致有序审题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教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得细致有序审题能力的方法,希望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真学习教师教授的内容,教师竭尽全力去教授,他们尝试各种方法,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实际中,普遍存在学生在审题时急于做题,反复出现审错题,不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导致数学成绩糟糕的情况。为此,学生和教师一直都在为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困惑,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正是学生缺乏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下文便做具体探讨。
一、培养中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重要性
审题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题目时,对题目所涉及信息的提取和利用的能力,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在初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往往急于解答,题目未读完,已经有了解题过程,给出了错误的答案,错失分数,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和正确的自我认知意识,陷入学习成绩差,不爱学习的恶性循环中,让家长,教师还有学生自身陷入严重的困境。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是做对题目的前提条件和必然条件,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一大法宝,也是每位教师应该教授,每位同学应该获得的重要学习能力。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么学好细致的审题,什么数学习题也就都不怕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其著名的理论三段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必须有大前提,小前提,才可以得出结论。学习严谨的科学,需要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因此在初中的数学学习阶段,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审题能力的方法
1.做题前,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审题练习
在初中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掌握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所了解,通过简单的课堂提问环节,收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初步反馈,进而为学生设计一些适合的教学题目,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让学生获得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教师在选择数学题目时,需要进行一番研究,如果选择题目不够合适,将不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甚至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教师在选择题目时应做到:第一,选择的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隐含条件(隐含条件不能太偏),引导学生通过审题把隐含条件挖掘出来,为进一步解题创造先决条件。第二,选择的数学题目难度应与学生当前能力适宜,不能跳跃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所选题目的难度不宜太难,如果太难,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新的一轮教育体制改革下,现在考试题目难度一般不大,如果教师所选题目难度过大,就会脱离考纲要求,不利于学生们的进一步升学考试。
2.做题时,给予恰当的审题指导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需要面对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及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给予进一步指导,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获得自主的审题能力。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以不变应万变,克服一个个学习生涯中的困难。在进一步引导过程中,对于引导度的问题,教师即要防范“过”又要防范“不及”。所谓“过”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给与的指导过多,让学生的自主意愿受到限制,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动性受到限制,学习兴趣下降,不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长久培养,长期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谓的“不及”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所涉及的问题不能及时深入的发现、不能做出鞭辟入里的回答,学生的疑惑仍然存在,达不到醍醐灌顶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的做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予科学,恰当的审题指导。教师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长远的理念出发,从用眼观察,动口朗读,动手操作,复述题意等基本方法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和学生逐步步入数学学习的殿堂。
3.做题后,引导进行必要的审题回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的做题反馈,如多做课堂小测验,给予分数评定,发现同学们的丢失分数节点。如在解题时,没有运用限制条件等。引导学生注意此类问题,以及找出同类型,同等级的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在之后课时学习中,合理及时地穿插审题教学的回顾课程。在讲授课程时列举学生审题、解题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审题,知错就改意识,并培养其及时发现自己存在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反复回顾审题、解题的方法,使细致有序的审题成为学生一生的良好习惯。其中基本的方法如用眼观察、动口朗读,动手操作,复述题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反复和学生共同练习,直到每一位学生完全掌握审题方法具备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差、学习水平低、学习速度慢的学生,更要跟进做题后的反馈工作。在教学活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成立专门学习小组、一对一帮助学习小组、细致审题兴趣小组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对进步大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奖励,运用好激励理论,逐步提升整个班级的审题能力,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成绩,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培养学生的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训练仔细审题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好学习习惯指导课,着重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做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者。教师要坚持长期指导和训练,学生就能在教师督促与感受中逐渐养成了仔细审题的习惯。坚持上好常态课,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仔细审题的习惯的培养。通过日复一日在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习惯。
2、用激励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行为。学生能够认真地进行审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老师强加他们的,而是要从他们自身的内部产生动力,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行为,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优选方法之后,还应当在多次的自觉运用中强化,最终形成学生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因而在课题研究中注重了评价。评价不再局限那几个优等生和后进生,不再只关注学生的答案,而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引导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结合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在班级中建立相关奖励制度。如建立进步表,每次作业仔细情况按五星制记录,一个月总结一次;如根据学生的表现不定期的评比“仔细星”、“认真星”、“进步星”等,以此鼓励学生做的更好;如开展学生作业展评观摩、进行各科知识竞赛,并且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者进行奖励。还可以通过对社会的热点和焦点的问题进行辩论会,比如钓鱼岛的问题,马航飞机失踪等等。
3、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在研究实验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仍然有审题不细心的习惯。学习习惯是一种稳固的神经联系,形成时间越久,矫正就越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现问题通过个案分析了解不良学习惯形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早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有一名学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经常做错,教师与他交谈后发现,他没有仔细审题的习惯。于是对他进行个别辅导,教他检验方法,并在学习中还经常关注他,发现点滴进步就予以肯定。终于他也养成了做完作业仔细审题的习惯,大大提高了学习能力。
在初中的数学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十分重要,而且极为关键,审题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数学教学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学生只有拥有较好的审题能力,才能够充分理解出题目的条件、意图,进而做对题目,获得较好的成绩,不断提升数学知识水平.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的研究中,为提高我国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开龙,唐良仕.略论中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1(1).
[2]熊云川.数学审题新方法――粗看与细看[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2(7).
[3]姜占环.浅谈数学审题[J].教育探索,2011(6).
[4]陈锡滔.学生数学审题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导刊,2011(Z2).
论文作者:邓正先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细致论文; 题目论文; 习惯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