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基础教育改革理念与行动策略--解读德国教育论坛教学改革的十二条建议_教育论文

德国基础教育改革理念与行动策略--解读德国教育论坛教学改革的十二条建议_教育论文

德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与行动策略——解读德国教育论坛“十二条教改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教改论文,基础教育论文,教育论坛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布尔曼(E.Bulmahn)女士组织了一个由联邦、州、经济界、教育界、工会等各方代表参加的以教育改革为议题的教育论坛。2002年1月,为期两年的教育论坛以“十二条教改建议”的提出而落下帷幕。在实行文化联邦制的德国,虽然这十二条教改建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作为联邦与州以及各利益集团共同讨论而推出的成果,对德国今后几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十二条教改建议”的基本内容

1.加强早期教育。明确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任务,并通过课程调整和保育人员培训等措施确保教育任务的实现;重新讨论学前教育机构免费的可能性;在幼儿园和基础学校开发儿童的多种兴趣,特别是对自然科学、技术、外语、音乐及创造活动方面的兴趣。

2.注重个别促进。发展以注重个别指导和社会化学习为重点的全日制学校;提供专业性的诊断和咨询,使“个别促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教育机构学习,并给予他们更好的个性化帮助;发展“个别促进”教育学,并将其纳入教师教育和继续教育中。

3.倡导终身学习。制定和引入对非正规学习结果的认可程序,使那些以非正规方式学习的人学习成绩能得到承认,并以此获得进一步学习的资格;对在职学习给予支持和认可;在继续教育中引入模块化学习;挖掘高等学校在继续教育中的潜力;为终身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专业性咨询;建立和利用区域性的继续教育数据库,支持继续教育证书制度的建立,及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继续教育的供求信息

4.让年轻一代学会承担责任。利用并提供学生影响决策、参与决策和进行自我管理的机会;通过交流、咨询或经验推广等形式,支持学校发展校园民主文化;进一步落实促进学生团队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资助计划,发展合作性小队工作教育方案;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实施促进学生独立能力和自我负责能力的计划。

5.改革教师教育。将教育改革所要求的新的和变化了的任务、内容和方法融入教师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之中;提供更多的教师继续教育方案,使其更好地指向和满足教师个人和各学校的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对个性化促进、咨询和学校发展等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一种能顾及学校发展工作的教师工作时间模式。

6.促进男女平等。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帮助青年男女消除陈旧的角色定位,拓宽他们职业和学业选择的范围;从幼年开始,就培养女性对数学—自然科学的兴趣;通过诸如“解决冲突”这样的练习,有针对性地促进男性的社会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同情心;通过提供儿童看护和半日制教学等措施,为有家庭的人参加教育活动提供便利;支持女性担任领导职位,特别是有博士学位的女性在科研领域担任领导职务。

7.提高学生素质。使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转学更为灵活;提高“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渗透性;将实践期引入高等学校,发展高校的双元制课程;提高数学和自然科学在中小学的吸引力,加强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问题指向和实践倾向;通过开发新的课程方案及新的评估系统,促进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发展;建构一种新的成绩评估制度和相应的考试制度,增加有关理解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内容。

8.利用新媒体。在教育的所有领域把使用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技术加以介绍。在幼儿园和小学,让所有学生都接触新媒体和国际互联网;通过教学研究与实践,发展和调整多媒体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案;为在职教师提供新媒体的教育与继续教育;进一步开发学习软件,提高其使用的友好性。

9.消除“掉队”。开发新的课程方案和教学方法,避免学生的厌学拒学行为;进一步改善“问题学生”的教育,并在他们就业时给予特别的支持;建立由国家统一财政支持的资助体系,为那些没有获得职业教育证书的中青年人提供第二次培训的机会;通过对非正规学习结果的认证等措施,进一步完善针对低学历者的培训方案;提供适合于中老年人的兴趣和学习条件的继续教育形式。

10.加强移民教育。把对移民学生的促进情况作为衡量学校质量的标准;利用学校中存在的多种语言和文化的有利资源,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学习;帮助移民及移民子女获得足够的德语知识,特别是对于移民新生代,要从幼儿园开始就加强德语的学习,使其在进入小学时达到合格的德语水平;加强对移民家长的教育,使其参与学校工作,并接纳德国文化;吸收有移民背景的人进入教师队伍,加强对他们的指导。

11.开放学习场所。通过增加投入、开展教师培训等措施,促使学校成为“学习之家”;鼓励和支持家长参与学校工作;支持学校向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界开放;促进区域性的社会组织、文化机构、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吸收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教育工作。

12.下放权力。让学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特别是在其发展学校特色以及有关人员、房产和设备的配置方面;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校长的领导和管理能力;调整国家监督的方式方法,增强督学对教师工作的咨询能力;加强教育质量的内部与外部评估工作。

二、德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

任何改革总是在一种理论指导下开始的,并且它总是对传统的一种反动和超越。从教育论坛的“十二条教改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出改革者的基本指导思想,即以普遍主义的“促进”取代精英主义的“筛选”;以充满现代气息的“开放”取代过时落伍的“封闭”,以人本化的“调控”取代官僚行政的“管束”。

1.促进而不是筛选。德国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存在着培养目标和结业形式完全不同的多种类型中学。虽然这种“多轨制”学校制度的基本预设是合乎理性的,即每一个人的能力、兴趣和需要是不同的,教育应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教育途径。然而,这种学校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却是遵循着精英教育理念并以筛选机制运作的。这种制度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尤其是当学校教育出现问题的时候。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200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其成员国15岁中学生阅读能力、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能力以及跨学科综合能力三项能力测评(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中,德国中学生的成绩在参加测评的32个国家中处在中下水平。(注:在参与PISA的32个工业国家里,德国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排第21位,在数学能力方面排第20位,在自然科学能力方面排第20位。)这一结果在德国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像“在学生学习成绩的国际比较中,德国几乎是倒数第一”这样类似的标题在2001年底德国各大报刊有关PISA的报道中赫然醒目。那么,德国教育问题何在?教育论坛在其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他们发现,德国基础教育除了确实存在整体质量问题外,最主要的还是存在所谓的教育“盲区”。换言之,辍学、留级和不能毕业的现象在德国中小学十分严重,且“社会歧视”现象依然突出。调查发现,1998年德国有9%的中学生在毕业时没有拿到毕业文凭,有15%的青年和成年人至今没有获得职业教育毕业证书。[1]除此之外,学校中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留级生。(注:2000-2001年度在德国中小学有281,471名留级生。其中在不莱梅,学生小留级生的比例达到了4.63%,就是在留级生比例最低的汉堡,这一比例也达到了1.87%。见"Erziehung und Wissenschaft",3/2000,S20.)这是一串令人尴尬的数字,而在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辍学、留级和不能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工人和移民家庭,并多在主体中学和特殊学校就读。对此,德国教育与研究部部长布尔曼女士有着清醒的认识,她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指出,“与其他大多数国家相比,我们的学校制度不仅学生成绩差,而且有失公平……。几乎没有其他国家像德国一样,学生的社会出身如此决定性地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教育道路。”[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与六、七十年代“学校一体化”的改革理念不同,“十二条教改建议”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给予每个人以个性化的促进”,即通过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阶段的“个性化促进”、继续教育中的“个别咨询”以及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更具体的“指导”等措施,使所有在德居民,尤其是教育的弱势群体,包括出身社会下层的人、学习有障碍者、女性以及外国人等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并取得和自己才能与兴趣相一致的教育成果。概言之,德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让所有的人“分享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教育弱势群体的教育质量,积极帮助学校和社会中的“落后者”,进而使德国整体的教育质量得以真正提高。正如德国现任总统约翰内斯·劳(Johannes Rau)在教育论坛闭幕式上发表的演讲中所指出的那样:“‘分享教育’,这既不是一项旧帽子,也不是落满灰尘的布声栏”,“数量与质量——这是德国新一轮教育改革面临的新任务”。

2.开放而不是封闭。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教育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相对封闭。这种封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系统内部。不仅中等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渗透性差,而且“双元制”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也是壁垒森严。二是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学校基本上采取一种独善其身的办学方针,使学校教育置身于变化的、沸腾的社会生活之外。这种强调“各行其道”的封闭的学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德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反映。在19世纪,教育家威廉·封·洪堡(W·V·Humboldt)就强调学术与职业的分离。职业教育家凯兴斯坦纳(G.Kerschensteiner)更是本着专业化原则,主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离。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或许是合理且有效率的。然而,时代不同了,改变这种封闭的教育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教育论坛提出的“十二条教改建议”中贯穿着“开放”的教育理念。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学校系统内部的开放。教育论坛认为,德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然而德国现存的教育制度却制约着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注:长期以来德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以及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大大低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据统计,2000年德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占同龄人口的28%,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同龄人口的16%;而经合组织(OECD)各成员国这两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是40%和25%。)因此,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打破不同类型中学之间的桎梏,使主体中学、实科中学的优秀学生能更容易地向文科中学流动;进一步扩大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青年人进入高等学校的通道。第二,把学校定义为“学习场所”,并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育论坛提出,要加强“学习场所的开放与连结”,不仅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学校相关的责任人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而且还要加强学校与社区、文化界及经济界的合作;要使学习世界与生活世界建立联系,将生活以及“道德体验”融入学校的教育过程中。第三,将信息技术引入学校。在教育论坛看来,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是打开教师和学生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他们和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尽可能早地使他们掌握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第四,发展继续教育,促进大众“终身学习”行动。在“学习型”的社会里,学习的途径、场所、方式将变得更加多样化。这样,传统“教育”概念的外延被扩大,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构成现代社会所呼唤的终身教育体系。

3.调控而不是管束。与德国高等学校享有的“学术自由”相比,德国的中小学所拥有的“自我管理权”要小得多。有人形容德国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是“多中心的集权主义”。“多中心”是指在联邦制的德国,各州拥有“文化主权”;“集权主义”则是指在各州内部,州集权力于一身,地方政府和学校所拥有的自由空间很小。(注:就学校而言,州政府不仅控制学校财政和发展规划,而且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审查教科书以及聘用教师。)另外,各州还建立了十分完备的督学制度。(注:德国基本法规定,一切教育事业均处于国家的监督之下。通常,作为政府官员的督学要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四年一次的监督与考核,其内容包括职务监督、法律监督和专业监督。)

在“十二条教改建议”中,教育论坛提出了学校的自主权问题。教育论坛认为,除了教育民主化的政治诉求外,还有两条经济学的理由说明学校应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第一,学校教育任务和内容的变化性和复杂性要求学校及教师拥有更多的决策权。教学计划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德国教育领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因此,必须肃清教育行政中的官僚主义,保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领域更大的自主权。第二,学校对自身的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将促进竞争,提高质量。因为只有当学校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时,学校才会谋求更大的发展。为此,教育论坛提出了促进学校自主的三项建议:一是下放权力。即进一步扩大学校在财政、教学、人员及学校发展规划上的自主权。二是调整、改进学校督学工作方式。即将督学的工作重点从考核、评价转变为咨询和支持。在教育论坛看来,督学不应当只是教师的“判官”,他更应当是教师的“导师”。三是加强质量控制。要克服和避免“放权”可能造成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必须加强质量评估。教育论坛提出了“在评估中学习”的主张,认为评估可以帮助学校在校际比较或内部自检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及时找到发展的目标。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行动策略

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行动没有轻重缓急。从教育论坛的“十二条教改建议”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德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幼儿园教育。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德国学前教育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具体表现在:(1)幼儿园普及率不高。虽然德国规定3~6岁儿童入园,但现有的幼儿园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有的州现有幼儿园甚至只能接纳不到2/3的适龄儿童入园。(2)幼儿园教育作用发挥不够。在德国,学前教育机构在法律和行政管理上被定位为具有保育和社会性质的社会福利救济机构。与学校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论在联邦一级还是在州一级,德国都没有统一的幼儿园教学大纲,也没有对其从业人员实行监督、咨询和培训的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学前教育,成为德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工程。为此,教育论坛提出了提高幼儿园入园率,为适龄儿童提供足够的幼儿园;明确幼儿园的教育任务,细化教育目标等建议。鉴于学前教育的收费制有可能使家境困难的儿童不能入园,教育论坛还提出了重新讨论学前教育机构免费的问题。由于充分认识到学龄前阶段是儿童智力、兴趣开发的最佳时期,教育论坛提出,在这一阶段要充分开发儿童多方面的兴趣,特别是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好奇心;并在幼儿园阶段就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外语教学。

2.发展全日制学校。众所周知,德国绝大部分学校都是半日制的。在半日制的学校里,学生早晨7点半或8点到学校上课,中午12点或13点放学回家。半日制学校不仅是导致德国学制过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诱发大量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60年代末,德国曾尝试兴办过全日制学校,但终因财政问题而半途而废。现在,教育论坛再次提出要发展全日制学校。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布尔曼女士也多次强调,“具有新的教学方案的全日制学校是改善德国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手段”。[3]而且特别强调要“根据需要发展以个别促进和社会学习为重点的全日制学校”。首先,发展全日制学校要依据社会实际需要而定,各地要根据当地对全日制学校的需求来确定全日制学校发展的规模和数量;其次,全日制学校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在校时间延长,它要求人们以个别促进和社会学习为重点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尽管在有关全日制学校的问题上,德国社会还存在不同的意见,但在联邦政府的推动下,一批全日制学校正在各州兴建。目前德国联邦政府已决定投入40亿欧元,在2007年前新建、扩建一万所全日制学校。

3.提高移民的德语水平。不管德国承不承认外籍工人及其后代再加上难民和归国移民,使德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欧洲最主要的移民国家。据统计,1999年在德的外国人已占居民的9%;而在30岁以下的居民中,就有15%的人来自移民家庭。移民不但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过去,德国政府在“顾及移民的文化与传统”的原则下,对移民教育采取了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致使移民与德国人相比,不论在受教育程度上还是在学业成绩上都存在巨大差距。有资料表明,1998年,19.2%的外国人没有达到主要学校的毕业水平(德国人这一比例是8.1%);目前德国约有1/3的中学生获得文科中学毕业证书,而外国人只占8.7%。相反,外国学生在特殊学校(注:德国特殊学校接纳的学生不仅包括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聋哑盲及弱智学生,还包括学习有困难及行为失常的学生。)中的比例却要高出同龄德国人的2至3倍。[4]为此,教育论坛把移民的教育与培训放在十分显要的位置,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如加强移民新生代德语知识的教育;为缺乏德语知识的外国学生提供特别帮助;加强移民对德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等。

4.构建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过去德国各州对学校的管理往往停留在过程管理上。州政府对教育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规定教育的大政方针,编制财政拨款预算,制定教学计划,及至出台教师培训条例和学生考试规章等等。在教育论坛看来,这是一种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做法。如果说以前德国人主要关注的是教育的投入的话,那么,今天他们更重视的是教育的产出或者说结果。“我们必须更关注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实现从对投入的调控到对产出的调控的转变。”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布尔曼女士十分明确地表达了联邦政府的立场。[5]从现实的角度讲,从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其实也是扩大学校自主权的必然要求。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教育论坛的“十二条教改建议”里,学校的自主与评估被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从评估中学习”,被认为是学校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事实上,制定统一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现在已提到了德国联邦和各州政府的议事日程。2003年2月,联邦教育与研究部(EMBF)、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KMK)举行会议,共同讨论了发展“国家教育标准”的相关问题。在这次会议上,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布尔曼女士提出了制定“国家教育标准”,成立“国家教育评估机构”,以及定期发表“国家教育报告”等多项建议。毫无疑义,质量评估已成为德国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标签:;  ;  ;  ;  ;  ;  ;  ;  ;  ;  ;  

德国基础教育改革理念与行动策略--解读德国教育论坛教学改革的十二条建议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