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照山水诗中的净土信仰_刘义庆论文

宝照山水诗中的净土信仰_刘义庆论文

鲍照山水诗中的净土信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净土论文,诗中论文,山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现有资料看,鲍照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在佛教炽盛的元嘉时期,鲍照本人不受佛教的影响也是不可能的。据《宋书》载:“十六年,(刘义庆)改授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三郡诸军事、卫将军、江州刺史,持节如故。”①鲍照作为刘义庆藩府的侍郎,随刘义庆到江州任职。又据《宋书·州郡志》载:“(江州刺史),初治豫章,成帝咸康六年,移治寻阳,庾翼又治豫章,寻迁寻阳。”②可见当时江州治所在寻阳,而佛教和道教圣地庐山距离寻阳不远。鲍照曾随刘义庆登庐山。这次庐山朝圣之行,鲍照写下了《登庐山》《登庐山望石门》《从登香炉峰》三首诗,后来又写了《佛影颂》以及《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从这五首诗产生的特殊的佛教背景看,它们本身应该蕴含着较为深刻的佛学意蕴。

佛教与自然山水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不仅为佛教徒生存、传教、悟道提供了场所,也是佛教徒怡情养性和寄托情感的地方。他们在静观山水景物的同时,逐渐关注自然山水本身千姿百态的物象变化,并且被大自然的天然造化所陶醉。于是,自然景物也变成了审美对象,也成了佛教悟理禅道的意象来源。东晋孝武初年,慧远见庐山清静、秀美便居住龙泉精舍,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桓伊为慧远创建东林寺,此后三十余年,慧远住息庐山,栖隐修持传教,并广泛吸引南方僧俗人物,同修净土,游览歌咏,从而使庐山成为当时佛教的一方圣土。慧远《庐山记》载:“其山大岭,凡有七重。圆基周回,垂五百里。风雨之所摅,江山之所带。高岩仄宇,峭壁万寻。幽岫穿崖,人兽两绝。天将雨,则有白气先抟;而于山岭下,及至触石吐云,则倏忽而集。或大风振岩,逸响动谷;群籁竞奏,其声骇人。此其化不可测者也。”慧远以审美的眼光观照庐山的自然风貌,描绘不同气候条件下庐山千姿百态的物象变化,庐山景观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成了体玄悟道的圣地。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录慧远《游庐山》就是先从审美的角度描绘僧人在云雾缭绕的峭壁和秀美的山峰栖息游观的情景,然后写“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的人生感悟。鲍照元嘉十六年随刘义庆登庐山,虽然不可能和慧远法师与众僧人游庐山相提并论,但是,我们知道刘义庆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鲍照此时的诗作应该更多倾向于从佛学的角度展开对庐山的审美。鲍照的《登庐山》先写登庐山的经过:“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点明诗人整顿行装,穿过大江,来到庐山。接着写登庐山见到的景物: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巃嵸高昔貌,纷乱袭前名。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嘈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深崖伏化迹,穹岫闷长灵。

诗人尽情描写庐山美景,这里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峰耸立云霄,山涧泉水流淌;树木漫山遍野,小路在茂密的松树林中消失,山洞里云雾缭绕;山的背阴处还有夏天都不融化的冰雪,苍翠的树木到冬天依然郁郁葱葱;清晨鹍鸡叽叽喳喳地鸣叫,夜晚猿猴在清空里长啸,大山深处依然留有僧人走过的痕迹,空旷的山洞里隐者曾在那里修炼。最后诗人谈自己的感受:“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并。”单从结尾来看,鲍照受“游仙诗”的影响,在云雾缭绕的庐山自然联想到古代仙人。也正是由于这一个结尾,人们往往认定这首诗的主题是侧重谈仙道的,实际上“这种道教式的联想只是一个附带的弦外之音,而非本诗的主调”③。诗人本性喜欢山水,又钟情于游览,登上庐山佛教圣地,这首诗中自然包含鲍照对佛学的一些理解。

从诗的开头两句来看,“悬装”一词表明诗人游览时带的行装很多;“水区”一词包括江水和湖泊,诗人是通过长江又经过鄱阳湖到庐山的,开篇就表露出诗人朝圣的虔诚。接着诗人用对句来描绘沿途所见到的庐山景色,“千岩”对“万壑”,“洞涧”对“耸树”,“松磴”对“云窦”,“阴冰”对“炎树”,这些都是庐山特有的景物,鲍照又用“阻”、“回”、“窥”、“隐”、“迷密”、“纵横”、“结”、“荣”等词把这些意象连接起来,写出岩石的气势,沟壑的深险,流水深入地脉,松树上窥苍天。寥寥数笔,勾勒出庐山峰峦叠嶂,沟壑纵横的粗犷特点,佛陀在世时曾说,“山岩石室,露地穰积”④是宴坐修炼的最好场所,鲍照描绘的庐山景致和佛家修行的要求是十分吻合的。

诗中提及庐山盛夏依然有“阴冰”,隆冬树木依然郁郁葱葱,表明庐山独特的气候特点,同时让人想到,庐山确实是超凡脱俗的神秘之地。慧远曾经长住庐山三十多年,据《高僧传》记载,东晋安帝元兴元年,慧远和弟子刘遗民、周续之等人,在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慧远发愿往生净土,表明慧远希望成佛的紧迫感。鲍照在此突兀出现“阴冰”、“炎树”之句,似有找到了心灵之归宿,表现出超脱苦难现实的急切愿望;而鹍鸡的鸣叫和猿猴的长鸣则打破了山林的静寂,使清凉的画面出现了生机;由此自然而然引出了曾经在庐山修行的僧人。鲍照对佛教圣地的感受,是从庐山特有的景物描写中表达出来的,在清冷孤寂的庐山,诗人探寻到曾经在这里修行的僧人的足迹,“深崖”和“穹岫”让我们联想到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僧人以鹍鸡、猿猴为伴,远离尘世的喧嚣,一心修习佛法。诗中“乘此乐山性”语出《论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⑤诗人喜好山水,以儒家的“山水比德”观念来体会佛家居于世外修行的行为,鲍照把儒教和佛道调和在了一起。“永与烟雾并”中,“烟雾”一词寓意深刻,它首先抓住了庐山的景物特点,因为庐山下临鄱阳湖,鄱阳湖的水汽受太阳光照蒸发起来,在庐山形成了独特的烟雾笼罩的景观。其次,修佛者以烧香拜佛表示虔诚,这里的“烟雾”更多代指“佛教”,诗人着一“并”字,表达自己愿意永远住息庐山修习佛法。

净土(Buddhaksetra)是大乘佛教传说佛所居住的世界,又称“佛国”,和世俗众生所居住的“秽土”相对⑥。从《从登香炉峰》这个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鲍照随从刘义庆登庐山香炉峰时所作。鲍照开头就引用典故来赞美刘义庆:“辞宗盛荆梦,登高美凫绎。徒收杞梓饶,曾非羽人宅。”诗人从辞赋经典赞美荆州和云梦,《诗经》赞美鲁侯保卫凫山和绎山写起,意在颂扬刘义庆在江州的作为,据《诗集传》载:“鲁侯之功,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⑦诗人认为,鲁侯虽然聚集了各种人才,但是鲁侯所管辖的地方毕竟不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言外之意是刘义庆管辖的江州,却有庐山这样的佛教圣地。“列途:列子御风之途。禹迹:大禹的足迹。”⑧鲍照把刘义庆和御风而行的列子联系起来,点明刘义庆此次登庐山是为了追寻大禹的足迹。接着诗人从刘义庆游览庐山的角度集中笔力描绘庐山香炉峰的美景:“罗景蔼云扃,沾光扈龙策。御风亲列涂,乘山穷禹迹。含啸对雾岑,延萝倚峰壁。”诗人随刘义庆的车驾沐浴着山中的阳光来到庐山;乘着清风走过崎岖的山路,游历大禹曾经走过的地方;看到大雾笼罩的山冈,刘义庆拽着峭壁上的藤萝倚靠石壁啸唱,这是鲍照给刘义庆定格的一个特写镜头,可见当时刘义庆暂时脱离了让他烦恼的官宦生活,放松自得的心情,也说明刘义庆来到佛教圣地感到非常兴奋。接着鲍照把注意力放在描绘景物上:

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霜崖灭土膏,金涧测泉脉。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谷馆驾鸿人,岩栖咀丹客。殊物藏珍怪,奇心隐仙籍。高世伏音华,绵古遁精魄。箫散生哀听,参差远惊觌。

被雾气裹住的树木一派清冥含混的景象,直插云霄的山峰遥远而不可即;被霜雪覆盖的峭壁有淙淙泉水流出,山涧中的潭水连着地下的泉水;清澈见底的潭水倒映着星汉,钟乳石山洞里的碧波连通大海。鲍照描绘庐山圣地自然美景时,就杂染了一定的佛教“净土”思想。诗人用大量笔墨描写大雾笼罩山岗,山峰直插云霄,泉水汩汩流淌,潭水清澈见底。诗中“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霜崖灭土膏,金涧测泉脉。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是纯粹写景的句子,诗人通过“青冥”、“烟树”、“天石”、“霜崖”、“土膏”等意象描绘出一方幽清脱俗的净土,应该说,这种描写和佛教“净土宗”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诗中的色彩描写,“烟树”之“青”、“霜崖”之“白”、“金涧”之“黄”,让人联想到佛教寺庙里通常出现的色彩。

注释:

①②(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77页,第1086页。

③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9页。

④(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卷三十六,《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57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2页。

⑥转引自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9页。

⑦《钦定四库全书》,中华书局点校本,经部,诗类,诗集传,卷十九。

⑧转引自胡大雷:《谢灵运鲍照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9页。

标签:;  ;  ;  ;  ;  ;  ;  

宝照山水诗中的净土信仰_刘义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