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梯是城市住宅建筑的运输设备,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控制与运输系统,一旦发生运行故障就会影响到整个住宅建筑的居住与使用性能,因此对电梯进行定期维修与保养具有重要意义。电梯安装,运行,维修保养以及改造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各种事故,严重的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电梯的运行质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就此分析了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梯;维修保养;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1电梯维修保养重要性
电梯运行过程中有许多影响因素,包括安装、环境、使用条件和机械磨损等。各种错误和隐患是不可避免的。科学合理地维护电梯设备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保证电梯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可以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电梯维护工作必须做到全面化。在电梯维修过程中,有必要在分析和考虑具体故障原因和电梯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适当优化和提高电梯的结构性能。
电梯保养工作主要集中在机械调整方面,通过对各个部件尺寸的校核,保证电梯在规定范围内正常运转,部分老旧及报废部件及时更换。注意对电梯整体的清洁,结构部件除锈,运转部件添加润滑油,延长电梯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2电梯维修养护常见问题
2.1维修市场混乱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成了大量的高层建筑,电梯设备的使用和需求急剧增加。电梯设备使用的增加推动了电梯保养工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国内电梯维修市场相对混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很多维修工作没有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同时,必要的维修设备没有配备齐全,维修质量体系没有建立。甚至出现部分维修公司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维修时使用低质量部件,以次充好的情况。这类问题严重影响电梯维修养护质量。
2.2电梯维修保养的专业人员短缺
目前,我国投入使用的电梯超过四百万台,且每年还在不断增长。按照运行电梯的增长速度,每年应该增加两到三万的专业维修人员。但是,实际上,电梯维修工人短缺,数量远低于所需的维修人员。同时,维修保养人员的专业程度不够,虽然有些工人有专业证书,但是实际维修技能很低,甚至有人一窍不通,只会打扫卫生。此外,维修过程中很多工人缺乏责任感,经常在维修和保养中敷衍了事。很多物业单位和维保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也经常临时雇佣非专业维修人员。
2.3电梯使用单位缺乏维修保养意识
虽然我国有明确的规定,但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每15天维护一次,并对其维护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强调。然而,很大一部分电梯用户没有按照规定按时进行维护工作。甚至每月一次维修和保养工作。为了应对相关单位的检查,有些用户在电梯安全检查过程中只做了粗略的检查,容易遗漏电梯运行中的一些安全隐患。
3提高电梯维护保养水平的具体措施
3.1提高电梯救援效率
电梯维修企业应建立电梯运行监控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利用网络将电梯的实时状态传递给监控系统,同时分析电梯运行的实时数据,并做好记录和详细的统计工作。准备一些应急计划,做好人员配置。当电梯发生事故时,运行监控系统会将事故信息传送给工作人员,并找出事故原因。根据事故原因,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快速安排救援人员,确保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最终,提高电梯救援效率,改善维修质量。
例如,当出现电梯门故障问题时,根据故障具体情况分析故障原因。若由门继电器导致,适当调整后仍无法解决问题则更换设备。查看所有磨损零部件是否需要更换,清洁轿厢导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因制动器引发电梯故障,则应调整制动器间隙,根据电梯实际运行状态,适当提高电压,调整电梯制动力。细致清理制动器结构,必要时更换弹簧部件与抱闸闸瓦。
3.2加强电梯曳引机系统的维护
根据相关标准,检查和验证电梯曳引系统的每个部件。选择使用合适的电梯专用曳引钢丝绳,以确保传输速度和传输阻力的适用性;调整曳引机和曳引钢丝绳的相对角度,以保持包角的角度;调整导向弹簧的压力值,或直接使用新的钢丝绳;变形导轨需要校正和重置。
3.3规范电梯维护保养市场,完善政府监管机制
中国应提高电梯维修企业的准入要求,提高电梯维修企业的资质。要求所有电梯维修企业必须到当地工商局登记,工商局在办理相关手续前必须严格审核。同时,电梯维修企业应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电梯行业管理和监督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应当配合电梯用户和维修部门加强对电梯出厂质量、安装质量和后期维修水平的监督,充分保证电梯质量。
3.4提高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关使用单位不仅要注重电梯的制造质量和安装质量,而且还要重视提高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意识,使其始终保持一颗高度认真的工作态度,可以结合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按部就班的对电梯各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校验,进而可以及时发现电梯中存在安全隐患,有效做出妥善的处理和解决。另外,还要定期对电梯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培训,使其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等都能获得全面的提升,进而可以顺利通过考核认证,做到持证上岗。此外,由于电梯维修保养时,会遇到一些未知的风险,所以,为了提高维修人员的心理素质,使其可以在发生故障问题时,可以做到临危不乱、冷静处理,相关管理单位还要定期对维修人员开展心理安全辅导,以便于使之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更好的保护好电梯的安全性能。
3.5强化对电梯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
在电梯事故中,针对伤人事故因电梯使用者自身的安全意识薄弱情况,需要加强对电梯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相关部门与组织要不断加大电梯安全使用事项与知识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安全意识,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规程标准展开宣传教育工作,并积极落实安全管理以及维修保养的有效措施,以确保电梯的维护质量达标。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典型案例宣传等,彻底清除人们乘坐电梯的侥幸心理,更明确电梯事故安全的责任主体,并告知广大群众正确使用电梯的方式,比如小孩必须在大人陪伴下搭乘电梯,乘坐电梯要扶好扶手,乘坐过程中要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内,封闭式电梯发生故障停梯时的报修以及紧急求救的方法等。
4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电梯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中,应注意以下3点:①开展维修工作之前,必须在维修电梯口设置标语或警示牌,如带有“维修中禁止使用”字样的牌子。严禁在维修的过程中使用。其次,电梯维修工作开展时,必须保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进行作业,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②在维修电梯轿顶和底坑时,工作人员首先要断开两处的急停开关,然后佩戴好安全帽在进入人井道开展维修工作,轿顶维修时严禁快车运行。③维修短接门锁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监护人在场,工作结束后,必须确保门锁的短接线完全拆除后方可恢复正常的运行。
结语
在高层建筑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电梯作为垂直性运输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便捷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电梯的安装、使用、维修、改造、以及更新过程当中,频频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需要工作人员特别重视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遵循相关的工作制度,针对常见的质量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与方法,以便能够使电梯维修保养质量更加有效与理想。
参考文献:
[1]赵昌奎.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21):40-41.
[2]钱澎.关于电梯的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探析[J].山东工业术,2018,(10):81.
论文作者:周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电梯论文; 维修保养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维修人员论文; 部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