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撬动世界经济的杠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杠杆论文,世界经济论文,消费市场论文,中国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中国经济从供给约束转化为需求约束,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的观点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关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就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扩大农民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当前处于经济转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是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态势,既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契机,同时也是撬动世界经济的杠杆。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与出口,对消费需求的重视不足,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增长原动力的倾斜。因此,打破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僵局是中国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于庞大的市场规模,更体现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当前中国GDP对世界经济增长高达9.84%的贡献率、中国农村人口占世界人口11.32%的市场规模,都决定了其在未来世界经济增长中的杠杆地位。
一、中国农村消费市场规模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直接体现在其市场规模上。当前中国有7.4亿农民、1.82亿农户,占中国人口的56.1%、世界人口的11.32%。虽然这些数字一直趋于下降,但是最终必将稳定在一个仍旧可观的水平上。
1.人口规模变动及趋势。人口预测的方法很多,有人口自然增长法、劳动平衡法、GM(1,1)灰色模型法、移动平均数法、指数平滑法、一元线性回归法、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宋健人口预测模型等,每种预测方法的精度往往也不同(张培学、姚慧、郑新奇,2007)。
胡鞍钢早在1989年就从经济(认为2050年经济适度人口应为13.8亿人)、资源、环境、人口结构(以防止人口严重老龄化为人口目标,认为2050年总人口规模应在13亿~16亿人)等角度探讨了中国的适度人口目标,综合分析提出2050年总人口下限为13.1亿人,上限为15.1亿人。黄宝凤(1999)利用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推荐的PEOPLE软件包对中国人口未来50年的增长进行了预测,认为在不同的生育率水平下,2050年中国总人口为12.98亿~14.88亿人。李晓凤(2006)应用修正指数曲线的人口预测模型计算得出2050年中国人口应为14.66亿人。陈卫(2006)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认为2050年时中国总人口会缓慢减少到13.83亿人。
另外,《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4)表示,中国总人口将于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2050年时下降至14.2亿人左右。《2300年全球人口预测》(联合国经济及社会事务部人口司)认为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3.59亿人,届时印度(15.31亿人)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人口咨询局(2007)预测,中国的人口很可能会在21世纪30年代左右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到2050年下降到13.9亿多人。
1949~1995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极其缓慢的状态。1996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30.48%,并开始以约1.4个百分点的速度逐年增长,截至2006年底已达到43.9%。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1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30%时,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即使以目前来看最保守的数字——城市化率每年增长1%估计,到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70%,达到饱和状态。①
综合以上观点,以2050年中国人口14亿人、城市化水平70%计算,中国的农村人口规模达到4.2亿人。从届时趋零的人口增长率和成熟的城市化率来看,农村人口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4亿人的规模。
韩长赋(2006)认为,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转变为工人和市民,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1980~2005年,25年的城市化进程中消化的农村劳动力只是农村劳动力的净增量部分,仅是转移了一个可见增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城乡良性互动的过程,而长期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农民工城市沉淀至终结点也必然要经历一个历史阶段。
2.中国农村消费市场规模的经济地位。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决定了它在中国乃至世界不可替代的经济地位。从世界层面来看,中国农村人口与非洲总人口相近、略少于欧洲。欧洲和非洲可以说是发展的两个极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大相径庭,它们的绝对和相对差距在极长的历史阶段中都不可逾越。单从规模来说,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达到一个洲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其经济地位不言而喻。
从国家层面来看,当前中国农村人口规模仅次于中国总人口和印度总人口,并且显著高于印度农村人口规模(表2)。因此,中国的农户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庞大的消费市场,具有最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经济地位在中国农村人口达到4亿人的稳定水平时仍然难以改变。
图1 1990~2050年城市化率及乡村人口变动趋势图
资料来源:据表1数据绘制,2010~2050年数据为预测数。
二、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现状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世界上最庞大消费群体的经济地位,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疲软的现状却与预期脱节。中国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启而不动、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与自身市场规模极不匹配的消费总量上,还表现在与城市消费市场的巨大差距上。整体水平偏低、消费结构失衡、增长速度趋缓等现象严重遏制了消费市场发展的活力。
(一)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滞后。
1.总体消费水平偏低。1990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绝对差距持续扩大,相对差距在波动中略有扩张。从图2可以看出,16年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596元/人增长至10359元/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560元/人增长至2848元/人,尚未达到城镇居民1993年的消费水平。考虑到农户将部分收入用于生产性消费,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绝对差距更加客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值则比较稳定,近几年一直在3.6的水平徘徊。这既说明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低迷,也预示充分的发展余地,即其巨大的消费潜力。
图2 1990~2006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
注:居民消费水平指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居民消费支出。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相关计算。
图3 1990~2006年中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相关计算。
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是衡量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自1990年以来,虽然该数额的绝对值在增长,但是图3显示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GDP的贡献率在1998年和2003年达到两个低谷,虽然近期略有回升,但是离1993年的历史最高水平19.13%还有一段距离。与投资和出口相比,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原动力,能够保证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增长。在对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有清晰认知的基础上,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2.地区消费差距扩大。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城镇居民利用20多年的时间从温饱跨入富裕阶段,农户则应经历从绝对贫困跨入小康阶段。但是农村消费市场的地区差距既包括同一地区的城乡消费断层,也包括全国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
表3显示2006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生活消费支出的金额和结构方面的差距。东部地区的生活消费水平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在生活消费总支出、居住项目、家庭设备用品、交通、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项目上,东部地区的生活消费总支出都接近西部地区消费金额的2倍。三个地区的消费结构极为相似,但是东部地区发展略有领先。
地区间农户消费的差距是区间经济及消费市场发展水平失衡的体现,这充分说明国民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3.消费支出结构失衡。目前,中国农户的消费仍集中在食品、衣着、居住等基本生活消费品,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幅度偏小。对于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较高层次的消费刚刚起步,这既不利于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无法带动当地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务工农民收入。要解决该问题,应着重发掘农户对高层次消费的需求、培养农村市场消费热点。
4.增长速度缓慢。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客观现状与市场规模相当不匹配,其市场潜力也没有成为推动动态发展的原动力。农户消费水平的增长率低落、消费结构陈旧,消费市场静态现状滞后、动态趋势平缓,这样的现实使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僵持于低迷状态,难以得到突破。
表4第8列显示各项生活消费支出项目金额在1990年和2006年之间的年均变动量,可以看出原始的支出结构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合理化速度极为缓慢。其中,由于这些年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范围的覆盖,生活消费支出中的交通通讯部分增长相对较快。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也显著增加了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项目的支出,但是农户的娱乐消费意识仍然需要健康的引导。这一方面因为农村地区娱乐设施匮乏、农户接受新鲜事物几率较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户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民对工业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1.314,即农民人均收入每增长1%,对工农业的消费支出就增长1.314%。如果每个农民每年增加10元的商品消费,就会形成近90亿元的现实购买力,以199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算,将拉动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75个百分点。②
卢东宁(2004)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机制研究》中提到,目前农户每实现1009亿元最终消费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2356亿元的消费需求。
曹泽华(2004)在《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大思路》中推算,如果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由3∶1缩小到2∶1,仅2003年就可以增加农民消费需求5400亿元,这不仅基本可以消化目前所积压的工业消费品,而且能拉动经济增长至少5个百分点。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及前景不容置疑,应受到学术界及政府的高度关注。
(二)从耐用品消费看城乡消费差距。
城乡居民人均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差距经常被作为衡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标志。由于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一次性支出较大,同时其购买与消费时间不同步、空间分离,所以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更为密切。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一方面导致购买力分布不均,城乡之间、不同收入层农户之间消费链中断,农户消费潜力难以释放;另一方面导致农村市场需求两极分化,与产业供应链不衔接,消费热点难以持续。
1.城乡消费差距比较。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耐用消费品的“排浪式”消费后,中国城镇居民对一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这一消费领域的剩余空间更多地留给了具有滞后特点的农村消费市场。表5显示,每百户城乡家庭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差距极大,如空调、抽油烟机、照相机、家用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值高达10倍左右。当农户具有支付能力并且其需求愿望远没有得到满足时,能够形成消化城市工业“存量生产能力”的“存量需求”。表5显示中国农户耐用消费的拥有量逐年上涨,但是与城市居民的绝对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1995年中国每百户城镇居民比农户多7.91台空调,2006年扩大至80.51台;1995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比农户多33.86台抽油烟机,2006年扩大至62.75台,等等。
当前,中国每百户农户耐用品拥有量与城镇居民的时间差距多为10~20年,表6中自行车、洗衣机、照相机等的消费时间差距则达到20年以上。其中,农户对摩托车的消费弥补了自行车拥有量的差距(2006年每百户农户拥有44.59辆摩托车,城镇居民只拥有25.30辆,是农村居民惟一拥有量多于城镇居民的耐用消费品),这与农户居住分散、公路建设发展滞后的现实紧密联系;洗衣机费电费水,且洗涤效果不如手洗,其滞销反映了农户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消费特点;照相机的普及则需要技术传播、胶卷供应和冲洗服务等配套设施,尔后的数码相机更需要以电脑的广泛使用为前提,因此消费时间差距较大。因此,中国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时间差距通常在10年以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步性,存在消费断层。如果考虑到城乡居民在同类耐用消费品的更新速度和品质的差异,这种差距更加突出。
2006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587元,相当于199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3496.2元,相同收入水平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绝对差距明显(见表7)。缝纫机、电风扇和彩色电视机的拥有量非常接近。但是其他产品的消费差距都在2倍或以上,其中黑白电视机、收录机、自行车和洗衣机是因为不符合农户消费及使用习惯或者已经有更好的替代品(例如摩托车),电冰箱和照相机则多是因为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或者相关设施不配套导致消费不足。
2.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高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是农村消费市场的绝对发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是农村消费市场的相对发展,两者不可或缺。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从推进国民经济角度,能够扩大消费内需、促进经济增长;(2)从发展消费市场角度,能够跨越消费断层、释放消费潜力;(3)从促进社会和谐角度,能够提高生活水平、消灭城乡冲突。
(三)农民工——特殊的消费群体。③
中国有1.2亿“离土离乡”外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与普通农户不同的是,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时间和空间大都在城市,因此消费行为多在城市,但是主要消费仍在农村,是农村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
首先,农户最基本的消费特征(谨慎消费)决定农户不会在城市进行大宗消费。农民工通常没有社会保障、雇用机制不健全,就业的时间、地点、机会都具有不稳定性,面临的种种风险尤其培育并增强了他们对收入,特别是持久收入的风险意识。农民工利用以往经验很难确定当前的收入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对预期的不确定使他们宁可将其看做短期暂时性收入,导致预期持久性收入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农户人均储蓄年底余额的绝对值持续增长,显示当前农户的消费行为都具有谨慎的特点。因此,农民工就业地点和家庭地点的不一致性,异地就业的不稳定性,生产与生活、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断裂严重影响农民工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和消费。
其次,农民工通常是一个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消费主体。农民工的收入大多通过汇款或者储蓄最终转移至农村地区以贴补家用,例如住房条件的改善、家中老人的赡养、子女教育费用等。其消费积累具有刚性、预期支出居高不下,打工所得通常是该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农民工通常处于一家之主的位置,是该农户大额消费的决策者。平时外出务工导致农户人口的相对分散,购买和消费耐用消费品相对不合算,达不到规模经济的效果。从各地情况看,农民平时只是购买些日常用的消费品,主要集中在春节前一个月左右花费一年中的大部分收入,进行衣物、其他生活用品(特别是大件耐用消费品)的购买。
最后,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无法融入城市消费环境、接受城市消费理念,不可能按照城市模式消费。城市消费水平过高,主要消费品(如电器、数码产品、时尚商品等)不符合农民的消费观念,也不适合农村的家庭环境。一代和二代农民工通常无法与城市真正融合,对城市没有归属感,这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虽然近几年由于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变化,许多接受过初等教育、追赶时尚潮流的年青一代农户涌入城市,但是整体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太大改变。
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和城市融合程度的提高将驱动新一代农民工的消费意向城市转移。然而,随着目前各大企业研究开发农村地区产品的热情提高、市场和产品的定位与细分、农村售后服务网络的健全,农民工更加不会在城市购买不符合农村发展现状和使用习惯的耐用消费品,这又会对农民工消费意向的转移起到相对作用。因此,在两种相反推动力的作用下,未来农民工的消费空间倾向难以预测。
(四)政府的重视程度是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
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消费水平可升不可降的“棘轮效应”,但是农户消费并不存在这样的特点。由图4我们可以看出,1990~2006年间中国农户的平均消费倾向稳定中有所下降,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变小,消费意愿削弱。同时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剧烈,显示消费支出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④ 江可中、杨益东(2000)认为收入增长的下降使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从而在短期中降低了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
图4 1990~2006年农户平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图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关计算。
导致农户边际消费倾向不稳定的因素众多,主要有政策波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缺失造成的预期收入下降;供水供电不稳定、道路交通条件落后、通讯网络(包括移动电话和电视)覆盖面积窄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缺失导致的消费信贷市场环境欠佳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谨慎制定农业政策、通过立法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引导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正规及非正规信贷市场都需要政府的主持、引导或者监督。此外,省、市、镇、村各级行政主体对农业政策的深刻理解、对当地农业的全局把握、对执政能力的实践培养,都会对农村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1999年12月对全国18796个农户所做的抽样调查和计量分析发现,农村电价调低0.10元,对彩色电视机的需求刺激作用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370元;对电冰箱的需求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667元;对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909元。⑤ 这充分说明政府主导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提高农户消费需求的重要性。新农村建设运动缓解了这一紧张局面,但是政府的长期持续重视更为关键。
三、新小康目标:暗示的消费潜力
(一)中国的小康是农民的小康。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随后党的十三大指出“到本世纪末(20世纪末。作者注)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45.597美元/人(排世界第115名),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2020年应达到3782.388美元/人,与当前排名世界第19的比利时相近。2020年中国人口已经趋近14.6亿人,则届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达到55222.865亿美元。以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012.516亿美元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应以26.7%的速度连续增长14年,而2006年GDP的增长速度仅17.28%,因此任务异常艰巨。⑥
图5 2000~2008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及其世界排名
注:图中2007~2008年数据为IMF的预测数据,数据标签为2000~2008年中国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
资料来源:IMF网站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07/02/weodata/index.aspx。
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与城市人口相比相对弱势,城乡差距较大。所以,农村人口即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契机,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重中之重。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所以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小康是农民的小康。
(二)撬动世界经济的杠杆。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3~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13.8%,仅次于美国的29.8%,排名世界第二。⑦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杠杆作用不言而喻。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推动,2006年中国投资总额14849.8亿美元;2003~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26.6%,货物出口总额9689.4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消费增长相对疲软,消费率世界排名逐渐下滑。
表8显示中国的消费率世界排名从2000年的倒数第六(仅高于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澳门特区、俄罗斯联邦和伊朗)下滑至2004年与2005年的倒数第三(仅高于中国澳门特区和新加坡),回归1990年的消费率水平。其中2003年倒数第四,仅高于中国澳门特区、新加坡和伊朗;2002年倒数第五,仅高于中国澳门特区、伊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消费率绝对值逐年下降。
1999年及2004年,中国的居民消费支出分别排在42个国家的第十四位和第七位,人均消费支出却分别是倒数第一位和第五位,而1991~2004年的居民消费总支出和人均支出的增长率位列第三位和第一位。表9的数据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消费市场容量较大、消费总量增长迅速,另一方面说明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均居民消费支出迅速提高。我们可以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农户消费需求的增长引起的。
农村消费市场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不仅体现在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上,其本身对国内外的大公司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了占领农村市场,一些国内大型产品供应商纷纷在农村直接开设连锁店或建设服务销售网点。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电器高调进军农村市场,四川长虹电器、美的风扇、志高空调等国内大型家电企业也纷纷
注释:
① 美国学者诺瑟姆提出的城市化s形曲线认为,当城市化率达到70%以后,城市化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② 谢景芝:《制约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与对策》,2002年。
③ 仅讨论“离土离乡”的农民工,不包括在本地乡镇企业打工的“离土不离乡”农民工群体,因为其活动范围仍然多在农村。
④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认为这是社会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
⑤ 卢东宁:《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机制研究》,2004年。
⑥ 资料来源:IMF网站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及相关计算。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07/02/weodata/index.aspx。
⑦ 《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十五: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7年10月11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qd/t20071011_402436593.htm。
标签:消费水平论文; 耐用消费品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杠杆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农民论文; 经济学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