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印度的迅速崛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知识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印度的迅速崛起
印度与中国一样,同是发展中国家,同是人口大国,建国后都面临着如何摆脱贫困、实现 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印度由于过去遭受殖民统治,悲惨的历史教训使印度独立后采取了激进 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因而也错过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长期以 来,国贫民困,科技落后,工业不发达,劳动生产率低下,其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十分薄 弱,人民生活水平低,甚至与中国相比也落后许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但从1991年 以来,印度年均经济增长率达6%以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五个国家之一。科技 的许多领域已进入世界前列,在国际舞台上正在争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在军事上也称得 上世界军事大国。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其IT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IT业对整个国民 经济、军事、科技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
从1991年印度在南部城市班加罗尔建立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开始,印度经济的发展 走上了一条新路。经过10年努力,印度信息技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一跃成为世界上软件业 增长最快的国家,软件业年增长率达50%~60%,远远超过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平均20%的增长 速度,2000年出口增长率高达68%[1]。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软件出口大 国,其软件产值是10年前的200多倍,1999年信息技术业总产值达59亿美元,2000年总产值 达83亿美元,其产品出口85%面向美欧市场,占据了全世界软件市场17%的份额和美国软件销 售60%以上的市场[2]。印度软件产品远销世界90多个国家,其中约有30个国家完全依靠印度 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支撑。据世界银行的有关评估调查,印度软件出口综合指数(包括出口 规模、质量和成本等)已居世界第一位。
由此,印度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战略,号召国民积极参与信息革命,提出到2008年 ,把印度建成“世界信息技术超级大国”、“超级知识大国”,使IT产业总产值达850亿美 元,其中出口额达5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为印度创造220万个就业岗位,并把印度 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3]。比尔·盖茨预言“印度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软件超级大国” 。而印度IT产业的发展给印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使印度脱胎换骨。其作用主要体 现在:
1.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门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起决 定作用的生产工具,是知识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印度IT产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印度其它高 科技和尖端科技的发展。如近年来印度在原子能研究与应用、空间技术、大型计算机、电子 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勘探开发等高科技和前沿科学领域异军突起 ,研究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软件业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巨大的 。印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它促进了电 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传统产业的新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直接提升了印度经 济增长。
2.印度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
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印度要做世界大国的愿望急剧膨胀起来。印度人认为他们做“有声 有色”大国的时机到来了,认为印度既然能在信息技术领域领导世界潮流,走在世界前列, 其它方面又有何不可?80年代是亚洲四小龙的时代,90年代是中国时代,21世纪的头十年将 是印度时代。印度要跻身世界大国行列成为举国一致的目标和国家意志。近几年来,印度在 国际舞台上开始以大国姿态出现,同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的高层互访不断,同亚 、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也交往频繁,在世界各大国间寻求战略平衡,积极参予联合国等国 际组织的活动,力争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印关系的迅速发展,2000 年3月2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印度,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建立了伙伴关系,强调要“扩 展两国在知识经济和高科技领域的贸易”,并称两国是“高科技经济的先驱”。美国现在是 印度信息产业的最大投资国,也是印度软件出口的最大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约25万印度软 件工程师在美国硅谷从事科研开发,占美国信息技术外来人才的近50%。[4]小布什上台后, 印美关系加速发展,印度还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表示支持布什布置导弹防御系统的国家之一 。
3.迈向军事大国
印度除了争做政治大国外,同时还迈上了军事大国的道路。大肆扩军,在短短的几年里, 印度军队已被公认为世界“老四”。1962年印度挑起了中印边界冲突,后遭至“耻辱的失败 ”,再加上与邻国巴基斯坦发生多次战争,印度从此下决心要成为军事大国。近年来,随着 它经济实力的增强,军费开支猛涨,1993年军费开支为71.4亿美元;1995年军费开支为81.2 亿美元;1999年军费开支为105亿美元;2000年军费开支为126亿美元;2001年军费开支预计 为142亿美元,为1993年的两倍[5]。1998年5月,印度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连续进行了5次 核试验,把发展核武器看成是做大国的标志,并说发展核武器是为了对付“中国的威胁”, 加紧在世界各地采购军火,同时不断研制先进武器及装备。
4.社会新变化
IT产业的发展给印度社会带来了很多变化,使印度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阶层,据估 计,新兴中产阶级人数至少已有1.5亿~2亿人,成为印度消费市场的关键因素和主力,从而 加速了印度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步伐。[6]
英特网则带来了印度的新闻自由,促进了政治民主。2001年3月印度政府中的拉克斯曼和费 尔南德斯的政治丑闻就显示了因特网对政治的巨大影响。因此有人说英特网将成为反腐败的 最有力武器。
二、印度迅速崛起的原因
印度发展模式和经验正被各国所关注,印度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依赖信息产业带动经济跳 跃式增长的国家,同时印度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分析印度迅速崛起 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政府决策英明,及时调整产业政策
冷战结束后形势大变,各国都认识到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一 国强弱盛衰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调整经济结构,使产业向高 级化、软化方向发展,即向知识经济方向发展。而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变的重大 标志无疑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先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最大的支柱产业,并使信息技 术运用到整个社会,IT产业由此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70年代当发达国家开始发展 电脑硬件时,印度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又缺乏资金,没有发展电脑硬件的条件。然而一个独具 慧眼的人,即后来被称为印度“软件之父”的科利,预见了软件的潜力,认为电脑软件可以 改变印度的命运,可以成为印度发展的一条捷径,因为它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完备的基础设 施,而主要依靠人的头脑。于是他和一些同行开始向政府建议大力发展软件行业,政府听取 并接受了科利们的好建议。1986年印度政府就制定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开发和培训政 策》,标志着印度选择了发展计算机软件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和突破口。这个决策一方面 结合了印度的实际,印度教育历来重视数学,学生英语过硬;另一方面又符合了世界经济向 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的产业决策要有超前意识,要独辟蹊径, “人无我有”,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科技基础薄 弱,若与其它国家同时起跑或“后发”,谈何优势?印度信息技术软件业的“先发”是印度 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也可以说是印度成功的“真经”。政府决策要超前,就要善于听取专家 、行家的建议;方向正确就要及时决断,犹豫不决则会错失良机。
印度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为软件大国,最为关键的是印度政府的决策及时,并选 择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机遇,及时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成功 地发展了IT产业。
2.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斜
1991年,印度开始兴建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园区班加罗尔时,当地连电源供应都很困难,但 卡 纳塔克邦政府艰苦创业,不遗余力地为发展IT业搞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兴建发电厂、供水系 统,扩建电信设施,在软件园区内为软件研制人员提供可与任何发达国家相比的一流工作环 境和生活环境,筑巢引凤。另一座南部城市海德拉巴,邦政府也不甘示弱,急起直追,几年 来千方百计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尽管印度政府不断更迭,但历届政府都一如既往地支持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把软件 产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政府对软件园区内提供发展IT业的种种优惠政策,1991年就开始 实行“新经济政策”——放宽对中小型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大力引进外资,后又对 进出口软件免除双重关税,免征企业所得税,允许外商控股100%,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 商可免交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两倍于研发费用的收入部分免除收入税。企业的义务除了缴纳 园区管理费外,就是达到一定出口数额,如在海德拉巴软件园区,要求企业每年出口数额至 少达到5万美元。
印度的软件开发基本是为了出口国际市场,他们主要以承接项目的形式进行软件生产,以 市场需求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化。因此这就决定了印度的软件必须以质量取胜,必须特别重视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此不但企业自己十分重视产品质量,而且IT产业部也对产品质量进 行 测试、考核。目前印度有100多家计算机公司获得了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是世界上获得质 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会评定的全球37家最高 级别的计算机软件公司中,有20家是印度公司,这大大提高了印度软件业的知名度。目前, 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有200多家采用印度生产的计算机软件,印度在IT产业方面确已成为世界 明星。[7]
3.印度十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
印度科研人员数量在世界上居第三位,比较著名的研究机构多达1700多家。国家对教育和 研发的经费不断增加,并把重点放在培养IT人才上,由于人才质量较高,因此印度IT人才 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印度软件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公立学校培养,主要是原 来的理工学院系统和90年代新设立的5所信息科技学院;二是民办或私营的各类商业性软件 人才培训机构,印度最大的私人电脑培训机构APTECH在印度已经拥有1000多家据点,年营业 收入增长超过50%;三是软件企业自己建立培训机构,印度计算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遍布全 国各大中城市,形成了产业化的IT职业教育。现每年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约100万人之 多,其中软件技术人员约20万人。由于种种原因,印度每年流失的人才也较多,光美国大约 就有25万人以上,占美国软件人才的1/3以上,国内现有软件开发专业人才41万人,印度力 争2008年时软件人才达到100万人。[8]
印度政府和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花了很大力气。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薪水至少是国 民平均收入的10倍以上,在知名公司里就业收入更可高出平均收入的30倍~40倍。如世界50 0强之一的印度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将它提供的一切优惠条件公布于因特网上,不仅员工 收入高,而且还包括在园区内的别墅住房、幼儿园、商店、旅行社、各种体育设施、食堂、 职工享受的无息贷款、购物补贴、医疗补贴、教育补贴和其它社会福利,职工有优先认股权 ,可参加企业发展计划的讨论,公司根据职工效力年限给予不同奖励,提供出国学习机会等 。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印度成功地留住了大量人才和吸引了出国人才归国。
4.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政府的扶持,政策的倾斜,人才的优势等等吸引了国外企业前来投资。世界主要信息公司 和软件巨头均在印度投资办厂。IBM斥资1亿美元设置实验室,研究“深蓝”超级电脑开发, 思科已宣布2亿美元的扩张计划,招募5000名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拟投入10亿美元在班加 罗尔建亚洲媒体实验室,新加坡也花巨资在印度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和信息科技园。微软公司 、英特尔公司、西门子公司、惠普公司、康柏公司、巴安公司、电脑视景公司、网威公司、 甲骨文集团、美电报电话公司、波音公司、英国电信、英国宇航局等已把部分软件开发移至 印度。
经过几年发展,班加罗尔已成为印度软件开发之都,成为世界上五大硅谷之一。目前,印 度硅谷已形成包括班加罗尔、马德拉斯、海德拉巴等南部城市在内的高科技园区,被称为是 印度计算机软件的“金三角”。印度现又向北扩展并形成了17个软件园区。各级政府高度重 视并大力扶植软件业的发展,瓦杰帕依总理说:“集中所有的资源,使印度成为信息技术大 国”。1999年,印度成立了信息技术部,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和刺激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 。如培养人才、创设风险资本、简化外资企业投资信息产业的手续等,以保障印度软件产业 能不断升级。此外,印度1994年就颁布了反盗版条款,切实保护知识产权,还制定了专门的 《信息技术法》。
印度软件技术园区的成功说明:“硅谷”并不只是把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建立在一起,而是 为这些企业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机制,建立一种系统,使企业形成技术创新机制。印度发展 模式和经验被各国所关注,印度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依赖信息产业带动经济跳跃式增长的国 家,印度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三、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的悄然崛起,让中国感到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印度发展 知识经济的经验,不断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 针,借鉴印度总体跟进,重点突破,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大 力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以网络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支撑服务体系和高效的信息网络,发展 电子商务,促进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接轨,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其关键是要真正贯彻 落实政府2000年制定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人力资 源优势,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保护,搞好数学、英语等基础教育,加快信息化 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在十五计划中,我国政府已 把发展IT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计划IT业从现在起到2005年将以3倍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 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使它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翻1番,出口总额也比2000年 翻1番。[9]我国已经有了正确的发展战略,也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只要应对得当,脚踏实 地去做,一定能够跟上潮流,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