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贪污手段及查账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金论文,手段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金收入方面常见的贪污手段
及查账技巧
1.少列总额。少列总额是指出纳人
员或收款人员故意将现金收入合计数加
错,少记现金收入合计数,导致单位现金
日记账账面余额减少,从而将多余的库
存现金占为己有。审计人员应运用复核
法复核现金日记账合计数来发现错弊。
若发现现金收入合计数与销售收入明细
账中现销栏的合计数不一致,应进一步
复核相关的发票等原始凭证,以取得充
分的证据。
2.涂改凭证金额。涂改凭证金额是
指会计人员利用原始凭证上的漏洞或业
务上的便利条件,更改发票或收据上的
金额,从而贪污现金。审计人员在审计过
程中应做到:①仔细辨认笔迹,看书写是
否流畅,有无涂改痕迹;②将记账联与客
户的存根联进行核对,看是否相符。
3.撕毁票据。撕毁票据是指会计人
员撕毁收入现金的票据后,再利用工作
上的便利条件,将收入的现金占为己
有。审计人员只需认真检查发票或收据
的存根是否存在缺号,便能发现问题。
4.盗用凭证。盗用凭证是指会计人
员利用内部控制上的漏洞和工作上的便
利条件,用窃取的空白发票或收据向客
户开票,从而将收取的现金占为己有。审
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注意:①被审计
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②相似
时期内使用的凭证种类是否一致、是否
缺号;③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相关线
索,向支付现金的客户进行查询或亲自
调查;④清点空白凭证,看是否短缺。
5.“现”冠“银”戴。根据规定,超过
1000元的收支业务,应通过银行转账的
方式进行结算。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
着超出此限额几倍、几十倍的现金收支
业务,这为企业会计人员贪污现金收入
创造了极好的条件。“现”冠“银”戴是指
会计人员利用账务处理上的技巧,将收
到的现金收入不记入现金账,而是虚列
银行存款账,从而侵吞现金。审计人员在
审计过程中应注意:①审查原始凭证的
真实性,看其是否伪造了转账支票收账
通知;②审查记账依据的完备性,看其账
务处理是否有完备的原始凭证;③审查
会计科目对应关系的合理性,分析其银
行存款增加是否符合实际。
6.无证无账。无证无账是指出纳人
员或收款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或
经手现金收入的机会,在收入现金时既
不给付款方开具收据或发票,也不报账
和记账,而直接将现金占为己有。审计人
员应做的工作就是对付款方进行调查,
同时,审计人员还可以在对其他报表项目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无账无证的现
金收入。
7.小头大尾。小头大尾是指出纳人
员或收款人员在复写纸的下面放置废
纸,利用假复写的方法,使现金收据存根
和收款方作记账用的记账联上的金额小
于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和付款方作记账
用的记账联上的金额,从而贪污其差额
部分。这种票据被称为“鸳鸯票据”。如果
怀疑存在“鸳鸯票据”,审计人员应认真
审阅票据,如果发现票据复写模糊等现
象,应立刻与交易对方单位核对,以查明
8.侵吞未入账借款。侵吞未入账借
款是指会计人员或其他业务人员利用承
办借款(现金)事项的机会和单位内部控
制制度上的漏洞,对借入的款项不入账,
并销毁借据存根,从而侵吞现金。审计人
员在审计过程中应注意检查:①被审计
单位现金借支制度的严密性,分析其是
否存在漏洞或薄弱环节;②被审计单位
借据的保管是否妥善,有无销毁借据的
现象;③被审计单位借款业务是否及时
入账,借款有无被贪污或挪用的可能。
二、现金支出方面常见的贪污手段
及查账技巧
1.多列总额。多列总额是指出纳人
员或收款人员故意将现金支出合计数加
错,多记现金支出合计数,导致单位现
金日记账账面余额减少,从而将多余的
库存现金占为己有。对于此类舞弊,审
计人员应运用复核法复核现金日记账
合计数来发现错弊。若发现现金支出合
计数与现金收入合计数出现差额,应与
库存现金核对;若无相应的库存余额,
则应考虑是否存在贪污。此时,应进一
步复核有关成本费用类账户,以取得充
分的证据。
2.涂改凭证金额和日期。涂改凭证
金额是指会计人员利用原始凭证上的漏
洞或业务上的便利条件,乘机更改发票
或收据上的金额,从而贪污现金。涂改凭
证日期是指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条件,把发票或收据上的日期涂改为可
报账日期,从而贪污现金。审计人员在审
计过程中应注意:①仔细鉴别凭证日期,
看是否有涂改现象;②与交易对方的存
根进行核对,看对方该年度是否开具了
此凭证。此外,企业应及时对已报销的凭
证加盖相应戳记,防止相关人员涂改凭
证日期重复报销从而达到贪污现金的目
3.重复报销。重复报销是指会计人
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和机会,把已
报销的凭证重复入账,再次报销,从而贪
污现金。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注意审查:①被审计单位的凭证管理制度是
否完备,已经登记的凭证是否得到及时
装订;②审查账簿的内容,看是否存在相
同或相似的业务,并审查这些业务的原
始凭证。
4.“银”冠“现”戴。“银”冠“现”戴是
指会计人员利用账务处理上的技巧,将
实际用银行存款支付的业务,记入“现
金”科目,从而将该部分现金占为己有。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注意:①审查
现金支付是否有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
②审查会计科目对应关系的合理性,分
析其现金减少是否符合实际。
5.添加内容。添加内容是指会计人
员利用原始凭证上的漏洞和工作上的便
利条件,在凭证上添加经济业务内容和
金额,从而达到贪污现金的目的。审计人
员在审计过程中应注意:①仔细辨认笔
迹,以确定是否添加了内容;②与相关的
存根联进行核对,看是否一致,以确定凭
证的真实性。
6.顺水推舟。顺水推舟是指会计人
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将留下的不
能办理报账手续的原始单据报账,然后
将现金占为己有。采用顺水推舟手法一
般是利用原始凭证上业务摘要内容的多
种理解或伏笔,故意借题发挥,曲解业务
事项。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主要审
查:①付款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②出纳人员的付款是否经过有关领导的
签字审核。
7.大头小尾。大头小尾是指经办人
员要求收款方在复写纸的下面放置废
纸,利用假复写的方法,使现金存根联上
的金额大于付款方实际支付金额和收款
方作记账用的记账联上的金额,从而贪
污差额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
认真审阅票据,如果发现票据复写模糊
等现象,应立刻与交易对方单位核对,以
查明事实。
8.虚构内容。虚构内容是指会计人
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虚列工资、补贴等,而将报销的现金占为
己有。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主要审
查被审计单位的工资发放单是否有劳动
主管部门领导的签字审核。
9.偷梁换柱。偷梁换柱是指会计人
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
件和机会,更换发票,贪污现金。审计人
员在审计过程中应注意:①仔细辨认笔
迹,以确定有无更改;②与相关的存根联
进行核对,看金额、号码是否相符;③到
交易对方单位调查,以确定入账金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