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理论研究·
身份自觉:党的领导核心维护的实践逻辑
张 欣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摘 要] 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成熟执政的保证,新时代对于领导核心维护的实践逻辑应该有新的视角。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的角度分析党员持续维护行为的心理过程,培育其主观意识,维护行为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在主体之外制度的稳定与规范是保障,推进党内法规的执行力;领导核心在自我效能感下提高领导力,才能得到党员的衷心支持与维护。最终,党员形成身份自觉,采取自下而上的维护行动,这种由内而外的实践逻辑,有助于达到党内的团结稳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 党的领导核心维护;认知—情感—意动理论;实践逻辑;身份自觉
领导核心(这里指政党领导集体里的“一把手”,即领袖人物、代表人物)是一个政党成立与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是党的利益所在,应该高于一切,绝不应破坏而只应想方设法去维护它”[1]。故而,对领导核心的维护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8年的发展历史中,也成为了党内的一种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保证了党在每一次重大的历史关头都能选准方向、站稳立场、取得成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是中国历史选择的杰出人物,他自身的魅力、能力和家国情怀,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2]。实现党的使命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都需要维护好党的领导核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世界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国内社会矛盾复杂化,人民的生活需求日益广泛。这些新变化引起新问题,而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党的领导核心,对党的领导核心的维护也需要进一步推进。
一、综述及理论阐释
以往对党的领导核心维护的研究偏于理论,主要是从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吴家庆,2017)、政党基本理论的视角(胡柳娟,2019)、历代领导核心理论形成的视角(高民政,2018)、领导核心内涵解读的视角(柳礼泉,2017),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石小娇,2017),要求党员去维护。此外,对维护实践的解读更注重实际策略的研究,从正面要求党员要增强核心意识,与党的领导核心保持思想、方位、步调和命运一致(张书林,2017);从侧面要科学理性的维护领导核心,不能陷入“盲目热捧”(金民卿,2016);从反面剖析一些大党老党失去执政地位的原因,启示我党要处理好领导核心与集体领导的关系、重视政治领袖的培育与成长(戴辉礼,2017)。总之,已有研究对领导核心的维护都是自上而下的、要党员按照要求去维护,是一种由外入内的实践逻辑。然而,每一个党员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若党员不积极的自下而上去维护领导核心,就会与自上而下的维护要求产生冲突,这时领导核心的维护就不能正常的落实。因此,只有党员能够发自内心的产生一种身份自觉,采取自下而上的自觉维护行动,才能更好地落实维护领导核心的要求,这种由内而外的实践逻辑则具有更强的行动力、更坚不可摧。因此,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三维框架[3]作为切入点,从普通党员个体的视角来探讨自内而外、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实践逻辑是一种思考路径。
心理学者Hilgard ER将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意动”称之为“心灵三部曲”[4]。其维度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的三个方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对该理论的应用主要是以此理论为视角进行跨学科研究,这也为党建研究带来新思路。基于此理论视角,把心理学与党建中领导核心维护的实践逻辑进行结合,思考党内不同角色的行为过程及如何实现身份自觉。在认知—情感—意动理论视角下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是对意识产生和知识获得过程的描述,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推理决策等。党员入党之前对党的认识,对党领导核心的认识属于认知阶段。在整个入党过程中,从群众到入党积极分子,再到预备党员,最后到成为正式党员,有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每季度的思想汇报和考试等形式。党员对党产生感情,对党组织热爱,此时便是从认知阶段升华到情感阶段。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是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进行认知,是对事物的判断,情感难辨不稳定,一般都是将情感列为不同程度事物情绪反应,并伴随强烈的身体运动表象的心理状态[5]。在这种积极心理状态的驱使下,党员开始有目的的像优秀的成员靠拢,这就是行动,也是意动。意动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是意识和动机两方面的耦合。意志行为活动一般是以潜意识的、随意的、能动的形式出现,侧重于从行为效应的角度进行认知,是关于“怎么办”的认识,可以说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6]。对领导核心的维护取决于党员和领导核心的持续行动,根据此理论,认知—情感—意动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递进,因此,从普通党员的角度要培育其主观意识,在人之外还要有制度的保障,领导核心得到党员的认可,党员才能形成身份“自觉”,做好维护工作。
二、化被动为主动:培育党员主观意识
党员如何维护领导核心,不能只注重维护的外在过程,仅仅停留在被“推着走”去维护的阶段。因为被管理的行为只是短暂的,只有在情感基础上的意动才是持久的。也就意味着在认知—情感—意动理论的三方面中认知到情感的过程是尤为重要的,要涤清党员情感中的“杂质”。所以,要从党员自身的感觉、注意、领悟等认知过程来分析如何维护领导核心,从认知跨越到情感。
党员直接从认知阶段跨越到情感阶段是有难度的。中国共产党现在党员人数为9000多万,党内部有上级领导机构和下级机构,有领袖人物,也有一般党员,等同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人多则往往问题多。怎样统一思想?怎样提高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协同性?如何让其自觉服从和维护领导核心?
本文从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会计职业的影响。人工智能目前只会逐步替代基础会计财税类工作,而具备丰富经验积累下的职业直觉和职业洞察力、全局视角下的权衡与综合分析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的高端会计人才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基于这一分析,结合目前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普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再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部分问题,提出了改进专业课程设置重视管理会计教学、重视学生新时代下综合技能的学习和锻炼、注重情商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本科毕业生。
党员只有在主观意识上真正认同党认同领导核心才能走入情感阶段,因此,要培育党员的主观意识,要从价值理性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要自觉维护这个根本问题,而不是只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思考如何去做。
党员产生身份自觉,自下而上自觉维护领导核心的一个关键是领导核心要得到党员的认同,也就意味着领导核心自身的领导力要不断强化。能够成为一个政党的领导核心肯定就已经实现了从认知阶段到情感阶段的跨越和提升,在认知阶段跨越到情感阶段的过程中成为全党的表率:认识到自我效能,感情上热爱党和人民,达到“无我”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他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取得了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成就,就如他自己所说:“我早已是以身许国了”[8]。这种情感引领着领导核心的行动,得到党员和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支持,这样整个政党内部才能统一思想,党员真心服从党的领导核心,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
三、行为的规训:推进党内法规执行力
党员从认知阶段到达情感阶段后,在维护领导核心的意动上需要有党内法规对其行为进行规训,用具体的纪律去规范执行。因此,推进党内法规的执行力则是重要一步,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专门强调了要“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一是要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二是要在党员中间普及和宣传党内法规,三是执行中和执行后做好监管。
在党内做好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工作是党员执行的重要步骤。党内法规数量较多,在党内对党员开展党内法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要广泛宣传,进行教育,引导党员有法制和法律意识。对党内法规的学习一般是可以在“三会一课”中学习,或者是出台新的法规后进行集中学习。此外,学习工具不仅限于纸质文件和书,在新媒体时代要利用好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工具进行专题宣传,加强个人的参与度,如进行专项有奖答题或每日打卡背诵等多种途径,做到全方位立体化。
在党内法规执行的过程中或执行后做好监管工作是推进执行力的重要保障。监督途径要多元化,不能仅仅只是封闭的自我监督,抓好党内法规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巡察工作就对党内的违规违纪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推行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亦卓有成效;信息化时代网络监督的渠道非常通畅,截止2018年底统计,中国网民是8.29亿,网络监督犹如一张天网无处不在,一般违规违纪行为在网上揭露引发舆论浪潮后会得到迅速和明确的处理,效率非常高;借助大数据这种方法和技术建构监控体系对党员进行风险评估,构建领导干部监督预警模型等,预防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对监督成果要即时反馈,遵守的人会得到表彰和奖励,反之会受到惩处。
风机设备属平方转矩负载,其转速n与流量Q,压力H以及轴功率P具有如下关系:Q∝n,H∝n2,P∝n3;即,流量与转速成正比,压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5]。因此可以有较大的节电率。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是执行的前提。党内法规制定的依据是党的根本大法《党章》,亚里士多德说过建立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实行礼法制度,因为法律是摆脱了一切欲望的理性,公平且不存在感情。在政党内部也是一样的,没有哪一个政党是没有党章的,并有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如果任何党内法规与党章的原则相违背则被认为无效。只有完善的法规体系,党员才能有规所依,活动有序进行,对于执行符合党内法规的内容,党员内心也是愿意的。在理论方面要按照《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和《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对新的党内法规制定、对旧的党内法规的修改和对不合理的党内法规的清理。国家法制建设中的经验应该指导党内法规建设,“有必要在党内法规建设中运用宪法思维,使党内法规真正成为具有法律意义和法治价值的规范”[7]。
安装后3 d内没有继续掘进,锚杆受力基本稳定。一旦开始掘进,由于左帮及顶角煤体受掘进扰动不断掉落,1、2号锚杆受力在短期承载后迅速降低,几乎为零。右帮5号锚杆的受力随着顶板及两帮受扰动持续变形的增加,锚杆受力开始急剧增长,稳定后进入调整,顶板的大变形对帮顶角锚杆造成一定的剪切,使得轴向力下降,掘进扰动结束后,逐渐稳定(图14)。
四、铸就认同感:强化领导核心领导力
个人的任何思想和行为都带有自身的主观意识,培育党员的主观意识要积极引导,引导党员认同和自觉服从有多种方式,首推的必然是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让党员对党组织产生积极的感觉,在情感的支配下自觉行动,就要把对党员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党内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多以“显性教育”为主。因为党员入党不等于都有信仰,有人信钱、有人信利、有人信义,到底信不信党?和平年代虽然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要求是一样的。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展了四次党内集中教育。每次教育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目的可以归结为: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固党性,增强理论武装,使党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此外,还要重视“隐性教育”,即教育活动是内隐的,没有明显的目的和计划,是一种使教育者不知不觉被影响的间接教育活动。形式上“隐性教育”的途径是极其开放的,各种政治仪式,比如入党仪式、重温入党誓词等唤起党员对先辈的情感体验;传统的影视作品、红色歌曲、舞台剧等弘扬榜样精神,传递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等;亦有起到警示作用的,比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等通过反面事例来警醒每一位党员注意自己的作风来达到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目的。此外,每个党支部因时制宜的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受影响。总之,把两种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让党员从内心深处深深的热爱自己所选择的政党,时刻牢记自己曾经在党旗下宣誓的誓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让每位党员达到维护领导核心的思想自觉。这才是党员能够服从的内生动力,这个动力才能促使党员的维护行为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让价值取向与行为规则达到内在的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内具体的领导方式在1992年确定为集体领导与领导核心相结合的“政治局常委会制”。在大部分情况下党的领导核心既指党的总书记职位,也指总书记个人[9],是“统帅”与“灵魂”,相当于中枢系统,“中枢不就绪,各处难进行”。因此,领导核心领导力的增强就体现为决策部分的全局性和稳定性,具体领导部分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决策是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所以,第一步:党的领导核心要有战略思维能力,全局在胸且有敏锐的预见性才能进行正确决策。决策一般都是集体智慧的体现,以统计学的方法对独立的意见进行整合(也就是采用平均值或中值),形成精确度最高的最终意见,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决策的正确性,同时有助于团结党的领导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提到要做到趋利避害,做好战略抉择。第二步:在决策时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性就是在党的总路线总任务这种战略层面的目标要保持不变,比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灵活性则是在具体的决策中要灵活多变,“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总之,领导核心在作出决策时候要做好充分的调研,正确认识过去和现在、着眼未来、高瞻远瞩,就好比高手下棋比的就是谁能多看几步。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发生渗漏的砼除渗漏的部位砼较为薄弱外,由于各种原因,砼的整体结构防水性能往往需要加强,我们建议业主在这次处理渗漏时同时对沉井的井壁和井底砼的表面防水性能给予提升,以提高砼的寿命和防水性能。我们建议的处理防水措施是对整个沉井的井壁内表面和底板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后,对于能发现的表面裂缝进行化学灌浆,灌浆完毕后对整个内表面涂刷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在具体领导时要有领导艺术。当今时代个人的现代意识强,强制性或者指令性的领导方式容易引起反感,平等讨论和直接对话是更能被接受的方式,所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所以,党的领导核心在领导艺术上要关注领导方法和领导魅力两方面。领导方法的立足点是实事求是,运用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10]同时还要注重效能、关注落实,用真情实意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最终带领人民去“应该去但没有想过要去的地方”。领导魅力作为一种非权力的影响力,它的产生来自于坚定的信念,为了理想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情,同时拥有在追求崇高目标过程中的刻苦与自律。这种魅力可以随时感染周围的人,能引领被领导者认同和达到目标。比如,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领导魅力,其眼界、智慧和个人影响力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其卓越的领导魅力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他在《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的文章中就指出:“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并以此来要求自身。
〔参考文献〕
[1]李延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87.
[2]人民日报社论.引领新时代的坚强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7-10-26(06).
[3]Rosenberg,M J,Hovland C I.Cognitive,Affective,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Attitudes[M].Hovland C I and Rosenberg MJ (Eds.),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An Analysis of Consistency among Attitude Components,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60:1-15.
[4]Hilgard ER.The trilogy of mind:Cognition,affection,and conation [J].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1980,16(02):107-117.
[5]刘向阳,张程程,彭小丰.基于认知意动视角的心态调整模型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09):195-198.
[6]HseeCK,KunreutherHC.TheAffection Effectin Insurance Decisions [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2000,20(02):141-159.
[7]Reitan RM,Wolfson D.Conation:a neglected aspect of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J].Archives of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2000,15(05):443-453.
[8]周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05):38-45.
[9]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在正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237-238.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2.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341(2019)06-0069-04
[收稿日期] 2019-10-02
[基金项目]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中观研究范式的集体领导制理论与实践创新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BZZ068
[作者简介] 张欣(1988-),女,陕西延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党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李敬晶〕
标签:党的领导核心维护论文; 认知—情感—意动理论论文; 实践逻辑论文; 身份自觉论文;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