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论文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论文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

陈 博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合作 747000)

摘 要: 如今,实现民族复兴,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都十分关注的内容。但是,在当前社会中,要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就必须要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如今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去频频面临危机,除了自身的局限性之外,近代危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因此,在新时期,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近代危机。在本文中,就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传统文化;近代危机;基本精神

作为一种有机体,文化也具有着发生、发展以及繁荣和消亡的过程。在这个产生至消亡的全过程中,文化不仅仅要面对自身内部矛盾带来的危机,也需要处理与其他文化在交融过程中所遇到的危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但是从近代以来,就开始经历着十分深刻的文化危机。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更是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面临着危机,还必须要从全新的角度来进行审视,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处理。

一、政策的缺陷导致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局限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始终熠熠生辉。并且,在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不管从历史地位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主要价值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始终是备受关注的,并且也深受人们的重视。但是,这种现象仅仅只延续到清朝。清末,随着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朝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不仅仅意味着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从此破碎,而且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乃至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关注与探讨。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西文化便出现了矛盾。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近代危机的序幕也已经拉开。

通过构建互联网的基础背景,使校园的管理工作和基础网络环境更加信息化,从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化交流,同时方便了信息含量的扩大和细化处理。

在清代以前,虽然传统文化的发展比较曲折,但是却始终具有着十分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借鉴和吸收其他优秀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实现了自我发展和完善。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在清代以前,兼容并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优势。而且,这也是其可以传承千年依旧熠熠生辉的内在特质。但是,这种特质最终却在明清两代被抹掉,尤其是在清代,更是十分严重。而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生存危机最终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统治中国的两百多年里,清王朝虽然历经了巅峰时期。但是,在颁布的各项政策中,却有两项政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其一就是文化高压独裁政策。这里的文化高压政策,主要以“文字狱”为典型代表。也正是因为这一政策的颁布,所以导致当时的士人阶层也逐渐丧失了文人气节和抗争精神,一时间埋首故纸堆,就是为了避免“文字狱”。在这项政策中,侥幸活下来的儒生,也大都退缩至安全地带,不再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诞生了擅长考据、学风繁琐的“乾嘉学派”。在传统文化中,理学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而作为中国儒学发展的新成果,作为儒释道三教合流产物的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在清代遭受了高压禁锢,并且从此走向衰亡。在清代,虽然程朱理学受到了官方的采纳和尊崇,但是清代的帝王却并不喜欢这种抽象性的理论,仅仅只是看重其中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内容。而这种针对理学的文化独裁政策,也最终随着政权的消亡而使其成为了殉葬品。从那以后,传统文化的发展便进入到了停滞期,并且开始成为了维新改良派以及反传统者批判抨击的靶子。从实际来看,程朱理学对于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是不可否认的。关于这一点,也已经有诸多学者论证过。但是,后人对程朱理学的问诘,却大都集中在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之说,而对其他的内容并没有过多的了解。

想起一种名叫“一枝黄花”的植物,这种植物的繁殖力特别强大,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头年在园中看见一两株,翻过一年,会发现园子已被它们占领,而原先生长在这里的花草却看不见了,仿佛消失。

二、在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受到了影响

与我国风景园林行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进一步加强了规划设计行业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土地、环保等专项规划的对接与协调,对我国风景园林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行法律中涉及风景园林行业的法律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

在清代末年,发生了很多次的战争,例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在这些战争中,清政府毫无一例外地都是失败了。而战争失败、割地赔款等任人宰割的屈辱,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了近代国人探求救亡图存的志气。并且,在这些战争的背后,传统文化也开始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威胁。自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就已经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开始受到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也已经无法延续历史上一向以自我为主体来包容、吸纳的文化发展模式。因此,就不得不进行改变,不得不去学习西方的文化。

在当时,洋务派兴起的那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思想活动,也意味着清政府开始意识到闭关锁国的危害。因为战争的冲击,所以当时的清政府也开始对自身文化进行一系列的批判和反思。然而,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和康梁变法维新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之后,某些国人开始意识到,国家的落后,根本就不在于文化的衰退,不在于西方文化的冲击,而是封建政权的腐朽无能。因此,从那以后,反帝反封建的近代历程便开始了。但是,由于封建政权与传统文化之间具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某些国人并没有注重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分。所以,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开展,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反传统文化运动。并且,一直到清政府灭亡之后,由于片面认知的影响,这些反传统文化的活动也依旧没有停止。在那个年代,反封建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文化始终持有激烈的批判态度。并且,这中批判态度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达到了巅峰。五四时期的反孔批儒,深刻地体现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深刻体现出了他们的片面性认知。虽然传统文化的危机不能直接与反封建运动划上等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确确实实的是被当作了封建专制的核心,并且也因此遭到了无情激烈的批判。也正是因为这样,传统文化也开始在国民观念中变得“声名狼藉”,甚至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一蹶不振。从这些问题可以分析出,在反封建专制和反传统束缚的极端化背景下,传统文化是遭受了很大的打击的。并且,在维新运动中,当时的维新人士不仅仅倡导传播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甚至还提出了废除汉字的极端主张。从某个层面上来说,虽然反帝封建专制是中国近现代救国救亡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是由于认知的片面性,导致某些新派人士在高举反帝反封建旗帜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持以了同样的排挤心理,所以导致传统文化在这些运动中被莫名受到抨击。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这些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中,传统文化也正是其中被殃及到的“池鱼”。而这,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危机。

其二是闭关锁国政策。相对于前一种政策来说,闭关锁国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更加严重。这一政策的实施,直接就切断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和文化往来,不仅仅影响到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这一项政策的后果是更致命的。当时,清政府实施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西方却正在积极地开展经济扩张和资产阶级革命,所以西方文化得以蓬勃发展,并且在各个科学领域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却由于清政府的闭目塞听而面临发展和交流阻碍。在当时,即便有很多的外国友人前来中国传经布道,讲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天文知识、坚船利炮等,但是却都没有引起清代统治者的重视,反倒认为这些都是离经叛道的学说,所以一度对这些内容进行打击和镇压。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缺乏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也走向了固步自的歧路,并且一度面临十分严重的发展危机。

三、受国外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传统文化正在惨遭遗弃

如今,在社会经济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明显。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其中,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国外的很多文化也开始被引进。只需要有网络,人们就可以接触到十分丰富的国外影片、音乐、知识等。并且,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大力普及的背景下,这些形形色色的国外文化也不断地涌入到了国内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在国外文化的引进之下,中国社会的文化形式、人们的生活形式甚至是的思想认识,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是不易察觉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非常深刻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国外文化也不仅仅全是“精华”,也有“糟粕”的存在。在某些优秀的国外影视作品中,也有一些低俗的内容。这些内容所宣扬的思想和观念,也会不断地侵蚀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文化的冲击之下,很多年轻人总是会向往国外的东西,觉得国外的东西一切都好,什么都好,反而一味地贬低国内的东西。在微博上,经常可以看到对国外的盛赞,一旦中国出现了某些不如意的事件,几乎都是抨击的评论。而若是中国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也会有一些人说国外已经发展得怎么怎样了。这些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被逐渐冷落。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危机,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知晓。

四、快餐文化十分盛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庸俗

在如今的时代中,虽然社会经济在大力发展,但是快餐文化却也十分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的创新机制也在丧失,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开始被忽略。如今,“文化工业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这,不仅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抑制了文化的创造。并且,在很多时候,人们还会将传统文化当作是消遣娱乐的工具,却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在当前社会中,“恶搞文化”十分流行。这种现象,也使得人们逐渐地陷入到了信仰、理想缺失的精神文化“危机”之中。另外,在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追捧也变得十分严重。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都对金钱或其他物质利益予以了过多的关注,存在十分严重的“利益至上”的心思。并且,“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也在社会上盛行。与此同时,人情冷漠,也成为了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很多人对于他人的帮助,表现出了麻木不仁的现象,总是存在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思。不管是毒奶粉事件,还是假疫苗事件,甚至是范跑跑事件,都体现出了一种十分严重的道德滑坡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反映出了人们的文明精神素质欠佳、道德信仰欠缺,而且也意味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恻隐之心”等重要思想正在被抛弃。在这些功力主义思想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庸俗化,价值世界成了虚无。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其实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从本质上来说,传统文化遭遇的近代危机,其实也是传统文化日渐削弱、被抛弃的重要原因。要想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也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只有从客观的角度去审视这些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处理,才能够更好地抵御各项冲击,从而帮助传统文化顺利地度过危机,实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丰顺,汪婷.坚守文化根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8(02):250-257.

*基金项目: 2016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儒家人文信仰思想体系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研究”(YB143)

标签:;  ;  ;  ;  

传统文化的近代危机分析与解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