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现状进行思考,并对现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旨在指导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实践。
关键词: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实践;思考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为了满足我国越来越大的电能需求,电网建设在我国获得了长足发展。为了实现现代化环境下对电网资产的科学管理,就必须要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寻找一种既能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质量,增强电网的稳定运行能力,又能实现电网资产的盈利能力,延长电网的经济寿命的管理办法。近年来我国企业与国际的接轨促进了管理理念的变革和管理方法的革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电网资产管理方法被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利用这种全新的方法进行电网资产管理,可以实现电网资产生命周期内整体成本的降低,这对于电网企业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1 电网企业资产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性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克服了传统的项目管理中以工程为核心的理念,以及过去管理存在视角低、系统性不足等问题。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对资产各个环节的优化,以资产全过程管理为核心,通过优化流程和信息化管理,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电网企业实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优化电网资产成本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深入,电网企业有必要提升其资产的成本效益比。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在项目的开始就将建设和运行的各个阶段进行通盘考虑,在全过程中寻求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费用最优化,这样可以避免过去割裂前后阶段的通病,实现项目各个阶段的衔接,保证资产在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优化,显著降低企业的总成本。这种优势在电网企业这种资金密集型的企业中将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2 电网企业资产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难点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以传统固定资产台账管理为基础,在国内的发展尚处于起步的阶段,电网企业在推进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实际工作中的管理和实施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资产寿命周期管理较为薄弱、成本归集较为困难。
2.1实现统一的动态化过程管理困难较大
电网资产是一个系统,很难独立将其分开,这些资产都会包含很多的子资产,一项设备也有很多的子设备,而设备又是由很多的配件组成,很难用一种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将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归类,这就容易导致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标准出现不一致。电网企业的资产在使用中也会存在账面价值和实物状态的变化,电网企业的资产数量多、分布广,变动相对频繁,这样就会存在资产实物状态或者地点出现变化但是资产台账和卡片都没有更新信息的现象,造成大量的账实不符。为了做到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需要对资产的各个阶段进行统一的管理,但是通常电网资产的寿命周期采取的是分段管理,个体资产的形成期包括了工程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竣工结算等方面,这些环节的割裂导致个体资产的明细成本难以准确追溯,容易产生工程竣工结算不及时、固定资产转资滞后等问题。
2.2电网企业成本费用归集容易出现问题
资产的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资产的购置建设成本、资产的运行维护成本和资产的处置等三个部分。从细的方面分析,成本就包括了资产的购买费、项目前期费、施工安装费、其他管理费用等方面,同时还包括了资产运行维护过程中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机械费用等各个方面。在这些确认阶段中容易出现资产价值难以确认、运维费用难以确认、非会计成本难以计算等问题。电网企业的资产大多数是需要经过安装才能够使用,资产的成本包括了采购成本和施工安装等方面的成本,在移交使用之前所有的成本都是项目组进行汇总核算,投产后再由财务人员编制竣工结算并进行成本分摊。由于项目决算编制人员对资产的标准理解不一,容易造成某些成本误入账或者没有入账等现象,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客观上造成了工程费用难以分摊到单位资产中。资产的运行维护也包括了维护、维修和改造中的种种支出,它是一种全口径的成本概念,具体到会计核算中就难以将费用分摊到具体的成本对象,这也造成了资产管理容易出现种种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资产的全寿命周期费用还包括了资产保障中的停工费用、处置中的环保成本等非会计成本,这种也是必须基于一些详细的资产运行情况记录和停工单位损失标准等,这些都是难以通过会计核算解决。
3 电网企业资产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措施
3.1企业内部要建立起以资产为中心的全过程管理理念
企业要实现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就需要减少资产寿命周期被割裂,这就需要管理层上下都建立起以资产为中心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在资产的管理上,需要改变过去过分重视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在资产的形成期就开始加强对资产的管理,以资产为对象进行细化管理。这就要求在资产管理的初期就将建设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分配到具体的资产中,实现资产费用和成本的准确归集,完工后也能够及时进行移交和入账。电网资产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内在技术关系,过去电网企业总是将电网资产分成一个个的独立个体进行管理,不符合电网资产的系统性特征。在实务中,可以将电网资产视为一个技术系统,按照设备之间的关联建立相应的关系,以此形成完整的电网系统,然后采用一定的标准将实物和价值关联起来,这样就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资产的实物状态和具体的组成,避免单一地确认标准造成账实不符。
3.2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强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涉及的专业和部门较多,业务也非常的复杂,需要分析的内容较多,为了更好地加强对资产的管理,电网企业有必要采用技术手段进行管理。资产的寿命周期管理是具有系统性,需要更加系统的企业信息系统,例如ERP等系统。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系统的集成性,争取将主要的管理工作纳入ERP系统之中,避免过多的不必要管理系统并存,影响管理的统一性,同时需要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构,根据新的管理流程对人员进行调整。企业内部在推行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的时候需要深化对该方法的应用研究,在规划的时候就对全面推行该方法进行策划,并建立起退役的资产进行统筹使用的一个机制,公司内部要形成科学的退役资产诊断评估流程,判断资产是否还有使用价值,并推行公司重新使用资产的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结束语
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电网企业也需要通过此项创新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在这种管理的创新中,企业需要加强转变经营管理理念,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系统,采用更加合理的成本归集方法和资产归集标准,全面推进电网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当然,这种管理也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电网企业需要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前进。本文笔者也是通过对理论的一些探索提出具体的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单位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关志坚.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实践与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5):31-32+77.[2017-08-08].
[2]胡庭昆.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践和思考[J].当代经济,2012,(10):62-63.[2017-08-08].
[3]于连城,杨平,汪力,李小山.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支撑信息系统研究[J].电气技术,2014,(05):109-112.[2017-08-08].
[4]余立军.电网企业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二个难点及对策[J].能源技术经济,2010,22(01):55-59.[2017-08-08].
[5]韦周敏.关于电网资产实施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思考[J].信息化建设,2016,(02):373+375.[2017-08-08].
[6]张一泓,徐旸,黎翡娟,李存斌,郑书誉.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综述[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14(05):28-33.[2017-08-08]. DOI:10.16543/j.2095-641x.electric.power.ict.2016.05.005
[7]王璟儒,李川,肖定垚,王承民.考虑风险度量与成本最优的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问题[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30(11):26-31.[2017- 08-08].
论文作者:张龙1,李俊周2,樊彦国2,赵静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资产论文; 电网论文; 寿命论文; 周期论文; 成本论文; 企业论文; 费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