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化工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现状论文_陆志强

浅谈我国化工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现状论文_陆志强

(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9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蓬勃发展,然而化工行业又是潜在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如何提高工厂生产能力,减少维护成本,以及设备故障维修成本,并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增加设备寿命,是所有化工企业面临以及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化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设备管理系统,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化工企业的一些管理模式、方法和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引言:任何企业都有适合其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而化工企业的生产都是有设备完成的,设备的完好是企业安全生产和长期运行的重要保证。如何做好众多设备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设备和系统正朝着连续化,复杂化,高科技方向发展,这对企业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1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最基本工作,每个企业公司可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制定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掌握固定资产的构成与使用情况,确保公司财产不受损失,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更好的利用固定资产,实行固定资产统一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范,按照集中领导、统一管理的原则以固定资产的类别确定分工管理。

2 电气设备的档案管理

为保证电气设备工作的质量,以及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设备的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依据。化工企业可以根据相关的设备台账建立设备档案,详细的记录该项设备从购置、安装验收、移交使用、维护管理、更新改造、以致报废的全部生命周期。同时管理部门也要选取各生产车间的重点设备建立详细的设备档案,以便集中设备主管部门有限的精力重点监护这些重要的设备。通过建立设备管理档案,提高管、修、用方面的时间,了解各电气设备在维修使用方面的规律,最大限度延长设备寿命的同时为备品备件储备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同时降低了电气设备的事后维修率,提高了备品备件的定额准确率,减少了设备维护保养费用的资金输出。

3电气设备储备和消耗定额管理

企业设备储备的原则是以耗定储,根据消耗数量定额,结合化工行业特点应遵循以下几点:(1)使用寿命小于修理周期的易损件应予以储备,如三角带,油封等配件。(2)同种类型设备多,消耗量大,应按1/3~1/4储备备件,如机械密封的动环、静环配件。(3)自制难度大,采购周期长,可在保证年消耗量前提下,适当增加储备,如压缩机及气压机活塞,缸套,曲轴等配件。(4)对完成生产任务关系重大,一旦停机会造成整个车间乃至全厂停产的关键设备,不但平时要注意设备的运行情况,而且要储备足够的备品备件,如催化烟气轮机、主风机的密封,转子等配件。(5)对于非标配件、需出图让外协单位制作的备品备件要适当增加储备量。

4电气设备的选型、操作管理

对于化工企业来讲,电气设备是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首先,选好设备是使用的前提条件,只有把最合适的设备放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最大生产力,经济效益最大化。针对每一个电气设备应做到,不盲目更新换代,只选合适的,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一项设备的选型定购都需要先经过车间工艺、技术、设备人员的确认,再由公司设备主管部门的专业机械、电气、仪表人员确认合理无误后,方可转到采购部门,从源头保证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其次,选好设备后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正确的操作规程也至关重要,尤其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更需要严谨,规范,统一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要求设备管理部门协同生产车间、技术部门、维修车间现场组织员工进行一线操作,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传统的操作流程上融入更多人性化的合理建议。再次,有了规范的操作流程,还需要科学的培训方法才能使员工真正的掌握,要求设备主管部门编制最新的电气设备操作培训计划,并将计划分解到月度甚至每周,选择车间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授课、现场操作指导为主,老带新为辅等多种方式。培训结束后,对员工掌握情况采取笔试加现场操作形式进行考核,奖勤罚懒,将考核结果列入个人月绩效,

以此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电气设备管理的工作的建议

化工设备管理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来作为管理工作的运行平台。

5.1设置设备预警装置

预警装置对企业设备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工企业设备预警主要包括设备使用预警、运行状态预警以及特种设备预警、故障预警等方面,以保证使用设备的安全性。

5.2 建立统一的运行系统

使用信息化的计算机管理平台,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建设使其变成一个工作平台,使其系统更具实用性。

5.3建立设备管理标准体系

按照电气设备管理标准化的要求。通过一些信息组建的模式,建立电气设备的技术标准体系,使得电气设备的管理更为方便和实用。作为电气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如何通过现代化体系的运用,建立出相应的技术标准值得研究。同时鉴于化工企业的特殊性,化工企业的电气设备一定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设备管理的量化管理模式。

6结束语

在我国化工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比较大,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是化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化工生产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设计电气设备的时候要着重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避免引发爆炸事故,要根据化工企业生产环境的基本状况来进行设计,以满足化工生产的安全条件。然而电气设备管理没有固定、统一的管理模式,按照电气设备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建立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的一套管理制度,同时确保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各企业应该根据每台电气设备的具体情况,分析发生已有事故的原因和特点,列出详细的预防维护方案。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巡检、点检、在线监测、离线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有关数据,根据监测结果采用相应措施。预防性维护不仅能用于电气设备,其它设备也同样适用。在对化工电气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来规范电气设备的操作,以保证电气装备安全运行,从而规避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风险,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参考文献:

[1]韩庆敏,刘珍东.浅谈中小化工企业的智能设备管理[J].医药工程设计,2011,32(1)55.

[2]李小龙.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思路[J].中国化工贸易,2011(8)7.

[3]关涛,刘盈盈.现代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1)28.

[4]崔晓丽.化工企业设备管理新探究[J].科技传播,2012(8)54.

论文作者:陆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  ;  ;  ;  ;  ;  ;  ;  

浅谈我国化工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现状论文_陆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