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论断的时代价值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论断论文,党员论文,数量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58(2013)04-0001-05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在党的建设上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其中“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就是陈云继承无产阶级政党一贯重视党员质量建设的思想,结合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建设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党员的质量,在全党范围内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论断。面对新形势下我党执政的内外环境和党情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在党的十八大强调“提高党员素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今天,重温陈云的这一重要论断,对于增强我们对提高党员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探寻提高党员质量的途径,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陈云“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论断的提出
无产阶级政党在党的建设中历来重视党员质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为了保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保证党员质量问题上提出了共产主义者“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不能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1],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对新党员的教育。
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后,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出了“我们的任务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2]。“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3]认为要提高党员质量必须规定严格的入党条件,必须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必须随时清除混进党里来的人,必须把党员置于纪律、法律的严格监督之下。
斯大林强调党员的质量关乎党的力量和作用,指出“必须永远记住,政党的力量和作用,特别是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与其说是取决于党员的数量,不如说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取决于他们的坚定和对无产阶级事业的忠诚”[4]79。要提高党员质量,“共产党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设法保护党,不让这些分子钻进党里来。”[4]7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完成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把重视提高党员的质量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在《古田会议决议》中为入党者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强调加强党内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重要性。陈云于1939年发表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5]之后在1940年,陈云针对抗战时期,我党在大规模地发展党员数量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党员质量上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党员质量不高”[6]207,“带着浓厚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习惯”[6]124,有些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的同情者加入了党,有的敌探、汉奸、反对共产党的分子、投机分子钻进了共产党内部等,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了提高党员质量,“与敌对势力作残酷的斗争”,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巩固党在大后方及敌占区的秘密组织》一文中,提出了“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的著名论断,阐释了提高党员质量的原因、在发展党员时要着重注意质量以及提高党员质量的路径。
陈云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政党一贯重视党员质量的思想,根据当时我党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提高党员质量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的“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这一论断,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和方针政策,奠定了党发展的思想基石,对于当时党在不断发展党员数量、壮大党员队伍的同时,党员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的状况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党发展的党员人数从1937年的4万余人发展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的121万人,至1949年这一数字更是上升为449万人。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为我党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进而夺取全国政权并成为中国的执政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陈云“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论断的时代价值
陈云“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论断的提出至今已经七十多年。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党执政的内外环境和党情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这一论断仍然彰显出它不朽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着力提高党员质量仍然是党的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新形势下,党执政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执政的外部环境来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态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临着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加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的挑战,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从执政的内部环境来看,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化阶段,同时也处于社会思潮多元、利益格局多变、各种矛盾凸显、经济稳增长压力加大的时期。
新形势下,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肩负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比起以往更加繁重。此外,党还面临着“四种考验”,即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面临着“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考验与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尖锐的和突出的。
我们党执政的内外环境和党情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新形势下党员的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质量,党员的质量决定着党的性质、党的形象、党的战斗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状况。苏联共产党在仅拥有35万多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拥有554万余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以至亡党亡国,结束了九十多年苏共执政的历史。苏共的兴衰引发了人们对党员质量重要性的深入思考。新形势下提高党员的质量,是牢牢把握和践行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党的队伍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领导全国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保证。
当前,我们的党员人数已经突破8500万(截至2012年底),我们的党员质量从总体上而言与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适应的,党在复杂而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内部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一些党组织没有真正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没有严把党员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盲目追求数量上的增加,忽视党员质量上的保证等因素,出现了一些与新形势发展要求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政治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一些党员宗旨意识淡薄,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一些党员组织纪律松弛,组织观念淡化,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一些党员贪污腐化堕落,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经不住权、钱、色的诱惑,为政不廉,以权谋私,违法违纪,腐化变质;一些基层组织涣散,没有发挥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堡垒的作用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的党员和党员干部身上,但危害很大,严重损害了党的声誉,严重损害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为此,新形势下着力提高党员质量仍然是党的建设中的重大课题,陈云在战争年代提出的“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这一党建的重要论断,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教育仍然是提高党员质量的基础工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加强党内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党员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陈云在“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论断中把加强党内教育作为提高党员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强调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要求每个干部和党员经常阅读党出版的书报或其他进步的书报,增加知识,自修深造,在政治上不断提高自己;要求文化程度不高的党员,加强读书识字,提高文化;要求每个党员坚持长期学习。强调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对于提高党员质量和革命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几年之后会造就成千上万政治上相当高明的干部,这虽然不是党员数量上的发展,但这种质量上的提高,远胜于数量上的发展,是革命决战关键时刻无敌的力量。陈云的这一加强党内教育的观点,对于新形势下探求提高党员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形势下,我们的党员总数已经超过8500万,占人口总数的6%,这一数字已超过英国、法国人口总数,接近德国人口总数。党员数量的大增,党员队伍的庞大,党员质量上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使新形势下提高党员质量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通过加强党内教育,夯实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石,确保党员的质量不因数量的增长而下降,使党永葆其先进性和纯洁性。新形势下,我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前所未有的重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去推进,去奋斗。通过加强党内教育,增强广大党员的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使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保持政治上、思想上高度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统一步调,攻坚克难,为实现我们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的教育仍然是提高党员质量的基础工程。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内教育以提高党员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结合十八大的要求,根据新形势下党员教育方面主要存在的教育内容单调、陈旧、没有针对性;教育形式呆板、没有创新性;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加强党内的教育,一方面要继承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党内教育经验,另一方面要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党内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教育内容要坚持“三性”。一是要坚持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其一坚持对党员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的头脑,夯实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基础,增强党员保持思想上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自觉性。其二坚持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通过教育使党员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斗争带来的影响,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其三坚持对党员进行宗旨教育,使党员切实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至上的理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其四坚持对党员加强党章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使党员系统地学习和牢固地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党员的条件和标准、权利和义务,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其五坚持对党员进行党史教育,从生动的党史中汲取营养,激发党员强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其六坚持对党员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党员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党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要坚持教育内容的时代性。要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充实调整和拓展党员教育的内容,注重及时把党近期颁布的方针政策、社会建设中的重大决策部署、最新的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吸纳到党员教育的内容中去,避免知识的陈旧,引导党员努力学习,不断提升真本领。三是要坚持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搞“一刀切”、“千篇一律”,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层次党员的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管用的原则,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抓好党员培训,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教育形式要坚持“两化”。一是要坚持教育形式多样化。继续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典型教育、定期轮训、办短期学习班、组织党员自学、电化教育、参观走访、民主评议、谈心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入党纪念日活动和寓教于乐活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传统的教育形式。二是要坚持教育形式创新化。开设党建教育网站,拓宽党员教育渠道,利用多媒体形式全方位地展示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丰富的内容,充分发挥网络传媒传播迅捷、形式多样、受众广泛、影响力大的特点,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增强党员学习的兴趣,避免传统教育形式中存在的灌输多、交流少、覆盖面不广的缺陷,更好地提高党员教育效果。在教育形式创新上,还可结合行业部门特点和实际,开创新思路。如北京市公安局创建了由市局党委成员、局属单位主要领导及其内设机构主要领导共计27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的“第一党支部”,局属各单位的双正职通过“第一党支部”的形式定期见面、交流和学习,以提高“一把手”党员组织生活质量,进一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党员意识,进一步保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三)新形势下洗刷落后分子仍然是提高党员质量的重要途径
陈云在“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论断中把洗刷落后分子作为提高党员质量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陈云提出的洗刷落后分子的观点,对于我们新形势下探求提高党员质量的途径,对那些违反党纪、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作为”的不合格党员进行严肃处理,畅通党员出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洗刷落后分子,畅通党员“出口”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大难题。难题主要不是体现在洗刷违纪违法的党员,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国家法律作为认定和处置的依据。难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不合格党员的认定难。由于不合格党员的认定标准没有具体规定,现有的规定又比较原则和抽象,执行中不易掌握,导致认定难。二是不合格党员的处置难。认定缺乏具体标准必然会带来不合格党员处置标准难以把握的问题,加之思想上的顾虑,处置不合格党员怕得罪人,怕影响政绩,怕影响社会稳定;又有观念上的错误,认为只有违法乱纪才算不合格党员、才能处置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我们的党员基本上是“终身制”,只要不存在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严重问题,就不会被开除党籍,即使不合格也永远都会留在党内,一些基层党组织“有进无出”或“进得多、出得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阻滞了正常的新陈代谢,洗刷落后分子,畅通党员“出口”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不合格的党员滞留在党内,必然会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战斗力。新形势下洗刷落后分子仍然是提高党员质量的重要途径。
如何洗刷落后分子,畅通党员“出口”?应当按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精神,有针对性地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制定出不合格党员的具体认定标准。在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方面,要结合党章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制定出科学、具体、针对性强、实操性强的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使基层党组织在进行党员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时有章可循。
第二,要根据问题的不同程度,严格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对违纪违法、贪污腐化的党员,必须采取坚决清除的方法。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作为”、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的党员,对民主评议中群众不满意不合格的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的有关规定,采取限期改正、劝其退党、组织除名等方式,坚决予以处置。对本人要求退党的,应予以批准。
第三,要打消思想上的顾虑,提高思想认识。使党员干部认识到不合格党员留在党内的严重危害性,处置不合格党员是对党负责,也是对处置对象本人负责,扫清洗刷落后分子思想上的障碍。
第四,要在观念上破旧立新。破除部分党员存在的只有违法乱纪才算不合格党员、党员“终身制”的错误观念,树立吐故才能纳新,不合格就当清退的观念。
第五,要进一步健全党员退出机制,探寻拓宽党员出口渠道。一是要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教育党员,推动清除腐败分子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纯洁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多年来发现不合格党员的一个主渠道,也是洗刷不合格党员的一个重要依据。目前在民主评议党员方面还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如在民主评议标准上,存在宽泛化、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只是单纯依据《党章》、《准则》中对党员标准的规定,没有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实际制定评议标准;存在随意化、缺乏科学性的问题,只强调结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制定评议标准,没有依据《党章》、《准则》中对党员标准的规定。又如在民主评议和处置程序上,存在不够完备和严格,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等问题。有些党组织民主评议程序简单化,仅采取党员个人总结、党员自评和他评、评估档次、支部审核、党委定格步骤。有些党组织对评议结果中的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程序上,不严格按照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程序进行,直接根据评议结果,轻率做出处理决定,或对不合格党员的评议结果束之高阁,不予处置。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民主评议工作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成效。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需要坚持和进一步完善。在民主评议标准上,应当以《党章》、《准则》为基本依据,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列出针对性的评议内容,细化不合格党员的基本情况,制定下发民主评议党员的标准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实施意见,以增强做好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可操作性。在民主评议党员的程序上可采取调查摸底、制订方案、学习动员、自我剖析、党员自评互评、群众评议、组织考察、综评定格、反馈结果、总结整改等多种步骤,以保证评议程序的客观、公正、规范、严格、完备;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程序可采取调查核实问题、支委会讨论表决、形成正式组织处理意见、报上级党委审批、找被处置对象谈话、支委会宣布党委决定、对党员进行组织处理等步骤,以体现评议结果的慎重、负责和严肃。二是可采取重新登记党员,不合格党员不予登记制度。山东寿光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和有益的尝试,在该市开展的2012年党员登记工作中,102名不合格党员不予登记,120名党员暂缓登记,限期一年整改。三是可建立“不作为”党员劝退制度。四是可采取预警提示制。对于入党后先进性发挥不突出、群众不满意的党员及时提出警告或延长预备期。
陈云“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的论断,推动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征程上不断探求提高党员素质的新途径,书写着时代华章。
收稿日期:201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