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对高寒地区土地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

GIS支持下对高寒地区土地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

马安青[1]2000年在《GIS支持下对高寒地区土地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提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体现出多个地理单元相互作用的边际效应,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地水土流失区。本文通过研究人口与土地,尤其是作为人地关系的直接载体的土地,来认识海北州人地关系现状,并在可靠数据与模型的基础上,对海北州未来人地关系发展进行预测,以此勾勒出海北州人地关系总的特点。 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海北州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海北州有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但高海拔的地形和崎岖的地貌,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和抗外界干扰能力的低下。本研究运用多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将得分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得分值比较,定量评价了海北州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部分根据土地利用评价与土地生产潜力计算的原理,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依据,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建立了土地利用评价流程。根据海北地区自然生态特点,综合比较了目前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的现状,采用桑斯维特模型,作为海北土地生产潜力计算基础。采用特克尔公式计算生产潜力模型中重要因子-蒸散量。本研究中GIS软件采用的是MapInfo软件包,该软件所具有的可靠性、精确性和方便性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针对地图资料存在的多来源、多比例尺、多投影等诸多不便之处,运用该软件包对具体对象进行代码设计,由此建立相应数据库,使图件资料不统一的问题迎刃而解,并且为后面进行的土地利用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计算提供了方便。 第三部分进行了海北州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海北州的土地资源存在宜农地偏少,不适宜土地过多的情况,土地资源利用上则表现出1>耕地面积小,仍然存在耕地占用宜牧,宜林土地资源的情况,2>土地资源的特点决定了海北州牧业用地是全州最大的一种用地类型,3>建筑用地占用了质量最好的宜农土地,土地资源储备极为有限。 第四部分运用第二部分的模型与流程,计算出海北州土地生产潜力值,并以地图及数据库的形式表示。表现出:1>海北平均土地生产潜力416.93kg/亩,该值略低于朱志辉等通过实地采样数据估算出的青藏高原平均土地生产潜力,笔者认为,海北州在高海拔的基础上,又是青藏地区纬度最高地区,两个因素叠加,促使其土地生产潜力更低,也说明其生境更为特殊、敏感。2>土地生产潜力的垂直分布特征显著,表现为东南部河谷湖盆地区计算值最大,西北祁连山区最低,这说明高度及其决定的热量条件是制约海北土地生产潜力的决定因素。计算人口承载力是以该州土地资源为背景,以第一部分所得出的全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衡量指标采用中国人均热量消费不同生活水平下的耗值为标准,用灰色预测法预测海北州未来粮食产量,用线性回归方法预测未来人口发展情况,用粮食、草场平均理论载畜量作为海北州农业、牧业土地生产潜力农产品转化指数,计算目前与末来生活水平下土地的最大人口承载力与理想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无论是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前提的土地垦殖,还是最大程度的土地垦殖,海北人口承载力均很低,表现为最大人口密度仅在 26 人/km~2以下。在耕地被继续非农占用的趋势下,海北州人口发展可能会接近饱和。 第五部分以合理人口承载为目标,对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出了一些看法。 本文的特点体现在:l)采用多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模型评价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GIS图形叠加在土地利用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计算中的应用,3)用特克尔公式模拟实际蒸散量,借此计算区域土地生产潜力,4)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没有采用惯用的粮食产品产量作为计算可承载人口的基础,而是根据本区域多民族的人口构成特点,将粮食产品、畜产品均转化为热量值,以人均需热值作为衡量人口承载力的指标,5>运用灰色预测法预测粮食产量。

司慧娟[2]2018年在《青海省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与管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国家提出要建立资源与环境相均衡的国土空间格局,要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科学划定国土空间是生态空间管制的基础。本文从“三生”空间角度出发,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开展以地类图斑为评价单元的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可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制订空间开发管制策略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引入“三生”空间理论,构建了符合青海实际的“三生”空间分类体系,揭示了“三生”空间总体格局及区域差异特征,并采用信息熵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空间结构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青海省的生态空间居绝对主导地位,空间结构变化既受到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也受到人口经济发展、城市化和政策、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2)开展了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并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青海省2015年生态服务价值高达9132.4×108元,是同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8倍,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远高于生产价值;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占总价值比重最高;生态价值最高的地区是玉树州、海西州及果洛藏族自治州。(3)基于土地建设开发适宜性和耕地生产适宜性评价,对全部国土空间范围内适宜生产建设和耕地开发的区域进行了分级分区,通过与现状建设用地和耕地开发布局与规模匹配得出开发压力状态指数,综合判定各县(区)土地资源对于国土空间开发建设的承载水平。(4)构建以建设开发适宜性、耕地开发适宜性及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的“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以地类图斑为单元,开展国土空间“三生”功能适宜度评价,基于GIS采用三维魔方法模型判定各地类图斑主导功能,综合划定出国土空间功能区。并从用途管制、开发强度、生态保护、功能调整等方面对各功能区提出管制规则。本文从“三生”功能,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以及“三生”功能适宜度综合判定等角度,对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功能分区,提出分区管制规则,可为推动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国土空间有序开发提供依据。

马安青, 王建华, 陈东景, 巴雅尔, 周月敏[3]2002年在《高寒地区土地资源利用评价的GIS支持研究——以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认为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 ,是人地关系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物质信息载体 ,是评价人类生境的一个重要对象。土地利用是人类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下 ,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情况。土地资源的现状评价 ,是反映人地关系协调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GIS先进技术手段 ,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表明了GIS技术对该区域土地利用评价起到了缩小工作量 ,提高精确度的作用。并且从土地利用角度对海北州人地关系现状进行了描述。

成亮[4]2016年在《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城镇化冲击下的乡村聚落研究的必要性、主流视角遮蔽下的民族地区乡村研究的必要性、文化交织干预下的甘南藏区乡村研究的必要性三方面为研究背景,从甘南藏区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入手,基于城乡规划学研究角度从宏观到微观全景式剖析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探讨作为藏区城镇化前缘地区的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的范式与路径启示,旨在对当前甘南藏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方式进行提升与完善。宏观层面研究方面,以甘南藏区牧业、半农半牧业和农业三种不同生产方式的地域单位为宏观层面的横向对比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以区域格局特征为空间形态主要表现载体的乡村聚落区域空间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道路交通、特殊区划、地质灾害以及公共政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不同地域区域空间格局的异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量化分析研究认为,除了自然条件是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基础因素外,宗教文化因子和家庭生活水平因子也是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驱动因素,而宗教文化因子,具体来说是以寺院为代表的宗教活动空间所影响的人群集聚程度是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微观层面研究方面,对甘南藏区一般自然村、村委会所在地村庄及乡(镇)政府驻地村庄三种类型的乡村聚落进行内部空间组织模式的研究,通过个案研究与总结,重点研究以空间组织特征为空间形态主要表现载体的乡村聚落内部空间模式及动力机制。提出三种类型乡村聚落空间组织模式:一般自然村为聚向均质型空间组织模式和外显偏离型空间组织模式。村委会所在地村庄为向心内生式空间组织模式和强化支配式空间组织模式。乡(镇)政府驻地村庄往往与寺院邻近,形成甘南藏区乡镇政府驻地与村庄及寺院结合的行政-服务-宗教功能共存的集聚复合空间,为均衡服务型空间组织模式和偏离并置型空间组织模式。进一步提出宗教信仰认同的向心力、居住生活延续的稳固力、社会组织变动的均衡力的三力驱动结构是甘南藏区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组织的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 GIS支持下对高寒地区土地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D]. 马安青.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2]. 青海省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与管制研究[D]. 司慧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3]. 高寒地区土地资源利用评价的GIS支持研究——以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J]. 马安青, 王建华, 陈东景, 巴雅尔, 周月敏. 人文地理. 2002

[4].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D]. 成亮.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标签:;  ;  ;  ;  ;  ;  

GIS支持下对高寒地区土地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