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妇幼保健院 154101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氨茶碱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抗感染等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氨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肺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90.62%)显著优于对照组(62.5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在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氨茶碱;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作为一种系统疾病,基于慢性肺部疾患发展状况下,经由终末细支气管远端,促使气道弹性出现减退现象,增大肺容量,破坏气道壁,最终诱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伴有咳痰、咳嗽等病史,临床诊治易与慢性支气管炎混淆,多以止咳、抗感染、平喘、祛痰为治疗基础[1]。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氨茶碱在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4例为研究对象,与WHO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诊断标准吻合,其中男性占有40例,女性有24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在(44.56±2.56)岁之间。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每组3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抗感染及平喘、祛痰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25mg/h氨茶碱(生产企业: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207)治疗,行静脉注射。两组均持续治疗12d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变化状况;(2)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呼吸通畅,神经症状及发绪基本消失,血气指标正常;有效:呼吸状况明显改善,精神神经症状部分消失,发绪情况显著缓解,血气指标明显改善;无效:以上临床基本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变化状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后比较,实验组患者肺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因气道感染及支气管炎等所致,亦为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具有迁延性,往往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现象,易促使心肺功能衰退,加重期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2]。氨茶碱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剂,能缓解支气管载膜水肿与充血状况,扩张支气管扩张,减轻气道炎症反应[3]。作为一种双效平喘药物,氨茶碱可调节阻塞性通气困难,促使肺动脉压下降,利尿、强心作用显著,同时可发挥中枢兴奋作用,改善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主要症状[4]。王维建等学者认为,采用氨茶碱治疗阻塞性肺气肿总有效率可达91.3%左右,同时可降低患者肺动脉压,对酸碱中毒具有纠正作用,有助于缓解右心室负担[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肺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90.62%)显著优于对照组(62.50%),充分证实氨茶碱治疗阻塞性肺气肿具有颇佳的效果,这与相关文献报道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氨茶碱治疗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进.盐酸川芎嗪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456-457.
[2]杨秀梅,武艳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387-388.
[3]李飞.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住院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3):199-200.
[4]蔡中立.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价值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2):34-35.
[5]刘巍巍.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089-2090.
论文作者:邵桂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肺气肿论文; 氨茶碱论文; 阻塞性论文; 肺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