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担物流市场变革下智能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创新研究论文

零担物流市场变革下智能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创新研究

肖 艳(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2260)

内容摘要: 零担物流体现了经济、集约的理念,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已成为国内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举足轻重。面对零担物流市场新一轮的变革,创新一体化运营平台已成为必然趋势,为零担物流供应链的联动协同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我国零担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随后对将迎来的市场变革进行深入剖析。最后,瞄准“互联网+”提出构建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相融合的一体化平台的创新路径,以推动零担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联动协同发展。

关键词: 零担物流 智能物流 供应链 一体化平台 创新路径

我国零担物流发展现状

零担物流(LCL Logistics),即将零散的货物凑成整车进行运输,体现经济性和集约化,满足货主零担业务需求,整合资源减少货车空载率。零担物流规模庞大,连接着快递与整车的万亿市场。近年来,随着国内流通产业的不断发展,零担物流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截止2017年底,全国零担企业数量已达到14827家,市场规模达到30000亿元左右。零担物流介于快递与整车之间,以服务企业客户为主,主要提供30-3000公斤的货物运输。30公斤以下货物运输主要由快递承运,顺丰、圆通等处于相对集中的寡头市场;3000公斤以上货物运输主要由整车承运,具有定制化服务的特点(见表1)。零担物流在业务流程上呈现少批量、多批次,往往需要等待凑整车,由此通过合理规划班车线路,多采用定线路、定时间的货车与火车进行货物配送,充分发挥集约经济,承担点到点的服务。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物流成本较高,2017年约占GDP的16%,而发达国家仅有6%左右。导致这一原因主要是货车空载率高、中转分拨人力成本高。零担物流致力于克服这一发展“瓶颈”,通过凑整车减少货车空载率。一般只将货物运输至收货点,由收货人自取货物,减少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节省了人工与运费。

推荐理由:这是一套原创的儿童绘本地图集,用手绘地图的形式展现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及四大海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特色,为少年儿童呈现出多彩的美丽中国画卷,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地理、历史和人文知识,提升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希望小读者通过这套书,认识和了解美丽中国,游览名山大川,寻访古今名胜,探索地理奥秘,领略各地风土人情。

零担物流呈现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特点,趋于完全竞争市场。截止2017年,我国零担物流企业数量已超过14000家,但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前30的零担企业市场份额仅占4.69%。因零担物流进入门槛较低,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且随着快递、零担、整车的界限日趋模糊,许多企业都兼顾多项物流业务。目前,国内零担企业规模能达到百亿的仅有德邦物流一家。在零担物流行业呈现完全竞争格局的背景下,企业间的核心竞争集中于业务范围与网络布局。德邦、安能、远成等零担企业已在全国布局业务网点,运输覆盖面广。且结合市场特点推出了快递、快运、小票、大票、整车产品,种类齐全、服务具有竞争优势。三志等零担企业致力于区域网络布局,如深耕省内网络,实现无盲点、全覆盖。许多全国网络型企业与之合作,利用其网点下沉至县乡的优势,扩大业务范围,同时区域型企业也与全国网络型企业合作,实现货物向省外运输。零担企业进行网络布局,对资本、资质等要求较高,目前,全国网络型企业不足30家,区域型企业约200家,其他均为专线企业,经营一条或多条线路,采用合同车挂靠形式,大多规模较小。整体而言,我国零担物流市场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的特点,更多的企业寻求通过网点布局来获得竞争优势,但受到了资本、资质的制约。

零担物流市场分层明显,呈现多元化整合的特点。我国零担物流市场起步较晚,以网络布局进行市场分层,随着市场呈现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零担企业主动寻求联盟,加剧了市场整合进程。例如零担物流的龙头企业德邦自2015年开始招募事业合伙人,网点覆盖由4803个增加到2017年的15501个,增幅达到222.74%,一跃成为国内网点覆盖面最广的零担企业(见图1)。随着行业巨头网点覆盖迅速扩张、产品种类丰富,越来越多的零担小企业利润被挤压,也以市场为导向展开了多元化的整合模式,如退出、被兼并等。整体而言,在零担物流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格局,企业纷纷布局整合,以提升竞争力。

表1 快递、零担、整车运营模式比较

图1 零担企业加盟后网点规模快速扩张(个)

零担与快递相互渗透,电商、“新零售”等业态将推动零担行业持续扩张。如图2所示近年来,我国电商、“新零售”等业态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物流业将呈现“零担蛋糕大、快递增速快”的态势。随着零担物流市场边界呈现模糊化,零担与快递相互渗透,如百世、顺丰等快递企业推出了大票零担业务,重量能达到600公斤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零担企业涉足快递市场,并明确了“快”、“到门”等快递属性,其以更低廉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参与快递市场竞争。德邦、远成等零担企业针对3-60公斤的重货推出了“迷你小包”、“标准快递”等产品,以高性价比的特点赢得了企业客户的青睐。当前,电商逐步趋于大件化、重货化,电商大件重量多集中于30-100公斤,属于小票零担,零担物流本身在重货配送上具有丰富的经验优势,在增加“门到门”、“时效快”等业务的基础上,与电商消费者的需求高度契合,将赢得行业持续扩张的契机。

我国零担物流将迎来市场变革

零担物流向“资源共享”、“自由经济”发展,联动协同成为焦点。在“互联网+物流”计划的推动下,零担物流“网上行”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将向着“资源共享”、“自由经济”发展。当前,零担物流的“大市场、小企业”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向着联动协同发展,整合资源配置,形成良性运作的生态网络,设置运输关键节点,打造城市物流中心,对前端集货、末端配送进行优化与整合,嵌入供应链服务。在二三线城市因地制宜地打造产业物流中心,对干线、班车进行整合,优化路由、运力、资源分层,吸引和服务货源方不断加盟,提升零担市场标准化服务,实施快递、快运、城配的联动协同。协同已有的资源优势,提升打造差异化物流产品的能力,通过资源众筹、逆向整合,使前端、末端网络实现对流,带动关联产业转型,构建高效协同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配置,推动零担物流向智慧化转型。构建产业链共赢新格局,推进物流产业集群,借助智慧物流重构行业版图,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率的物流服务支撑。可以预见,零担物流市场将形成多业态资源共享,内部联动协同与多业联动协同齐头并进。

零担物流运价透明化加强,效率成为竞争第一要素。国内零担物流市场竞争格局日趋激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零担物流呈现运价量化和透明化的趋势,业务“边际效应”明显,不再是“价值增值”,而是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零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降价空间越来越小,竞争格局由“价格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逐步向“商流”、“金融流”延伸。例如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实体公路、铁路运输网络为支撑,构建智能仓储、标准化流程、末端集配,实现配送的“快速、高效”,提高客户粘性,从而实现业务增值。零担企业通过多元化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设置“调度指挥中心”促进业务高效运转,基于信息系统的应用打造“智慧物流”,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如打造零担物流移动应用平台APP,设置“金融支付”功能,创新商业模式,以优势线路、优质服务抢占市场份额。转变物流服务理念,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以互联网为依托,结合用户的习惯与需求推出定制化的服务,营销、仓储、配货、运输、运营、集配等环节连接成有机的物流链条,着力提升零担物流效率。整体可见,在零担物流市场竞争加剧、运价透明化的格局下,提高物流效率将成为竞争的第一要素。

目前,霉菌毒素的提取方法主要以甲醇、乙腈及其与水的混合溶液为提取剂。鉴于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和黄曲霉类毒素为脂溶性物质,难溶于纯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试验使用乙腈水溶液作为提取液,保证目标物提取,同时沉淀部分蛋白降低基质效应。现比较了70%,80%,90%(V/V) 的乙腈-水溶液的提取效率,并对提取方法、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比较。试验表明,80%(V/V)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20 min对各真菌毒素的提取效果总体效果最佳。

图2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增速变化趋势图

总之,建设项目是一个参建人数多、材料多、机械多且复杂的工程集合体,随着工程的大型化趋势,工期增加给业主和承包商带来的风险因素和风险比例也随之加大。工程保险作为一个转移风险的重要方法,应更加得到业主和承包商的重视,同时培养专业性人才,进行专业化管理,通过有效的保险理赔管理,使得承包商能够在出险后获得额外的补偿,最大程度的降低自己的经济损失。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以信息流动为主线,借助RFID、PML、PNS系统实现物流货物的自动化识别、查询、处理,运用于生产、仓储、输送、销售等供应链环节。充分运用自动化技术,推动网络无缝化满足客户个性需求,构建立体化的数据信息体系,强化信息的实用性,对产品进行实时跟踪和管理,实现管理优化。借助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物流供应链系统,实现产品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多视角管理,降低仓储、中转,打造“自营库存+供应商库存”,增加末端服务功能,实现仓储智能化管理,跟踪车辆运输全程,优化配送线路,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零担物流全过程的资源优化,建立行业统一的标准,消除信息沟通障碍,以信息技术驱动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管理,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加强决策的准确性,实施最优网络规划、高效资源协同,强化对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形成高效、透明的智能物流服务体系。

零担物流业务开放性加强,产业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我国物流市场中,零担市场份额约占到75%左右,且随着电商、“新零售”等业态的发展不断扩张,零担物流未来将延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但随着“互联网+物流”计划的推进,零担与快递界限模糊、二者融合,零担物流业务呈现社会化、开放性,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尤其是2017年民营快递企业陆续上市,顺丰、韵达等快递巨头纷纷布局零担市场,抢占新的市场份额,参与争夺角逐,将推动着零担物流行业产业升级。德邦、安能等传统零担企业要巩固优势市场、扩大市场覆盖率,势必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路由、动力,提高货源分层效率,不断创新运作模式。如小型零担专线将逐步或退出、或被兼并,优胜劣汰,整合速度加快,且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逐步向“点到点,大干线”、“三方+专线,服务延伸”、“细分市场,专业专项”等模式转型。零担物流将以市场发展为驱动力,向综合物流方向转型。

构建零担物流市场智能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创新路径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军工产品质量管理要求相对较低,即仅需满足设计要求低层次需求,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存在重产品质量理论指标检验,即是否与军方检验规范相符合,轻新装备关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军工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摒弃出传统质量管理观念,引入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符合的新观念,落实到军工企业来说就是,需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联系,了解客户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符合要求的军工产品,提高军工产品质量。

加强资源联动协同,推进智能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智能物流产业不再局限于运输物资,而是涵盖生产、仓储、销售、配送、咨询、方案规划、系统设计等供应链领域,多渠道地延伸产业链。在零担物流市场变革背景下,发展智能物流供应链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更新思维模式,整合上下游资源,开展制造、生产、物流服务等联动协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打造高效率的供应链体系。打破上下游企业分散的现状,使供应链内各环节紧密衔接,拓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深度,充分发挥智能物流对信息实时跟踪的特点,构建智能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合理规划布局,实现供应链上各方的多赢局面,提高零担物流产业经营效率。在一体化平台上搭建信息共享机制,对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等,减少供应链环节不必要的过程消耗,有效地将智能物流各方衔接,动态掌握客户的需求,适当调整服务方案,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多元化布局,引导智能物流供应链结构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下,推进全产业链结构升级是时代主旋律。零担智能物流供应链也必须谋求结构升级,打造自主品牌,切实提高运营效率。联盟区域龙头企业,构建联合运力产品平台,整合专线联动、资源集约,实施品牌、标准化产品。集合区域内零担物流企业的运力、货物、仓储、客户等资源,迅速实现规模化、物流网络智能化。政府引导建立智能物流园区,在资金、软件开发、税收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立足全局对智能物流供应链进行合理规划。整合专线零担物流庞大群体,统一服务标准化,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实现资源互换和共享,形成区域品牌提高对专线市场的控制力。以智能物流赋能“新零担”,以共享物流平台为驱动力,克服凑整车速度慢、不确定性等发展瓶颈,实施标准化运作、循环化使用,着力引导零担物流结构升级。

强化复合型人才培育,提升智能物流供应链活力。在推进零担物流向智能化、供应链一体化转型过程中,高素质人才储备必不可少。需要智能物流技术精湛的人才,需要涉猎多领域的管理人才,为智能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推进提供人力支撑、提升活力。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加强高校学生物流技术的培养与实践,科学设置物流专业课程,邀请零担智能物流企业中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家授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率,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建立多层次物流学历、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思路。同时,物流协会邀请高校、研究院中物流方面的学者定期到零担企业中参与管理,献言献策。

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管理,保障智能物流供应链稳定运作。智能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平台的稳定运行,必须以数据信息安全管理为前提。在推进零担物流智能化时,要建立严格的数据信息操作流程体系,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机密性,提高操作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合法利用智能物流技术,加强信息安全的理论、操作技能培训,严格密码、口令更换制度。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平台信息的保密功能,夯实技术保障,科学规划部署防火墙、重要文件备份等管理规范,完备应急预案,适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智能物流平台的信息保护进行检查。国家层面要出台相应的信息安全保护制度体系,在享受数字经济带来便捷的同时,加强数据信息的管理,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为零担智能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平台的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宁,余霏.集成物流的智能信息基础架构研究[J].商业时代,2008(34)

2.徐全红,丁文辉,陈超逸.京津冀“互联网+”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探讨——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J].商业经济研究,2018(13)

3.张素勤.农产品供应链“四流”的创新与整合——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农产品供应链新模式[J].商业经济研究,2016(5)

4.赵睿.工业4.0时代商业大数据技术智能供应链的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6)

5.叶本.零担物流互联网平台的分析与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4)

6.邢航,张新邦,李贵栋等.整车和零担混合物流配载问题的建模与求解[J].物流科技,2016,39(7)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  ;  

零担物流市场变革下智能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创新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