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毒灭活血浆为原料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性检测研究论文_曹雪梅

湖北省恩施州中心血站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具体制备当中,以病毒灭活血浆为原料进行制备的具体含量及活性等。方法:选择本血站2016年一整年当中常规采集的100袋血液,每袋血液为400ml,分离出血浆之后将每袋平均分作两袋,将其中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将病毒灭活血浆作为研究的分析组,将两组血浆进行制备处理后提取冷沉淀凝血因子,并对两组血浆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分析组血浆的相关活性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两组血浆的相关指标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冷沉淀凝血因子活性检测方面,以病毒灭活血浆为原料进行制备的血浆活性相对稍低一些,这一点值得血站工作人员关注。

【关键词】病毒灭活;制备;血浆;凝血因子;冷沉淀;活性

冷沉淀主要成分包括有凝血因子Ⅷ、vw因子等,一般适用于临床中患有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患者的治疗当中。目前,我国各地的血站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了严格控制血液的质量,在制备过程当中减少或者完全避免凝血因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等,选择不一样的方式去进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处理[1-2]。本血站在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处理当中选择了病毒灭活血浆的方式,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血站在2016年1—12月时间段内抽取的同一批次的新鲜血浆,并且选择四联袋按照标准化操作方法采集100袋,每袋含量为400ml。在采集之后的3h以内,相关人员需要选择离心机将新鲜的血浆分离出来,具体的分离时间为10min,离心机的转速则为3800r/min。工作人员需要选择无菌接驳处理技术将血浆均匀分成两份,将其中用常规方法进行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研究中的对照组,而将另外一组利用专门的灭活耗材进行过滤制备的血浆作为分析组。相关人员利用速冻机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速冻处理,确保血浆可以在40min之内其自身的中心温度降到-30℃,且血浆的制备过程需要在全血采集之后的6小时之内完成操作。

1.2 方法

在进行冷沉淀制备处理的时候,同一个批次制备的两组血浆需要在冷冻一个月之后接受冷沉淀制备处理,相关人员需要将两组实验对象放置在温度4℃的血浆溶解箱当中,将另一个空袋放置在水浴箱的外部,其位置需要低于血浆袋位置,并且形成一定的落差高。等到血浆被完全融化之后,就会进入空袋当中,等到融化到还剩40—50ml的时候血浆与沉淀物质的时候,相关人员需要将新鲜冰冻的血浆袋放置在水浴箱当中,将导管闭合并且及时隔断虹吸反应。相关人员将沉淀物质与血浆混合,制备为冷沉淀凝血因子,并且将对照组与分析组的血浆进行热合断离处理,并且使用血浆速冻机快速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进行冷冻处理,让其温度快速下降,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冷沉淀的制备过程在2个小时内结束[3]。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实验对象的凝血因子活性检测数据进行观察对比,并予以简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血站选择SPSS21.0软件包对两组实验对象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若结算结果显示为P<0.05,则可视为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无任何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血浆凝血因子在活性检测中的数据对比( ±s)

3 讨论

伴随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应用成分输血也变得较为广泛,冷沉淀凝血因子也被称作为冷沉淀,其具体的用量也会出现明显增加[4]。在1℃—5℃环境下,新鲜的冰冻血浆会出现白色的沉淀物,即为冷沉淀,其自身存在不溶解的特点,等到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溶化,其内在的主要成分也相对较多[5]。

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适用于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者凝血障碍的患者,但如果供血者在病毒感染的窗口期以内,就可能会造成受血者出现病毒感染等。病毒灭活血浆是一种新型的血液制品,其自身的质量标准仍然处于临床讨论当中,其可以灭活血液中存在的病毒的时候,是否会给血液的成分带来不利影响就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本次研究当中,利用病毒灭活血浆为原料进行冷沉淀制备之后,可以有效降低血浆输注导致的输血风险,但是病毒灭活技术也可能对血液中的有效成分产生一定损伤。所以,在评价这种冷沉淀制备方法的时候,相关人员需要考虑血液中有效成分的损伤在多少范围内是可以被接受的,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实验样本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分析组样本的数据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样本,这一数据明显体现了病毒灭活制备处理的方法会给血液样本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

结语:

在进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具体制备中,选择病毒灭活方式进行制备可能会给血液当中的有效成分带来一些损伤,具体情况还需要血站的工作人员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潘淑敏,郭颖,陈胜,于笑难.不同方法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06):554-556.

[2]余伟,牟蕾,鲁涛,李伟,王黔川.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的人凝血因子Ⅷ的比较[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28(12):1320-1323.

[3]黎添华,邢启明,劳丽嫦.病毒灭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05):707-709.

[4]王艳清,杨颜菁,龚嘉聪,谢冬梅,姜喜军,田桂敏,陈素君.4种原料血浆制备的冷沉淀质量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29(12):972-974.

[5]冯秋斌,王艳红,赵苏丹,刘占彦,李会来,赵琦,张娜.病毒灭活冷沉淀的外用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5,37(24):3792-3795.

论文作者:曹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以病毒灭活血浆为原料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性检测研究论文_曹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