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1例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引起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1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引起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对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2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胀、乏力、盗汗和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发现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2.16×109/L,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98×109/L;丙氨酸转氨酶63U/L,天冬氨酸转氨酶86U/L,白蛋白31.7g/L,总胆红素22.3 umol/L,直接胆红素11.7 umol/L;凝血功能障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7.60秒,纤维蛋白酶原4.8 g/L;铁蛋白722.4ug/L;骨髓涂片有吞噬现象,B超肝脾肿大,T-SPOT.TB:阳性,痰抗酸杆菌涂片阴性。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阿米卡星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地塞米松、血必净、冰冻血浆等治疗,两个月后,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常规恢复正常,肝脾缩小。结论:结核病是引发噬血综合征的病因之一,对噬血综合病的患者应进行结核病筛查,并尽早给予抗结核治疗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噬血细胞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7-0104-03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引起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困难,极易误诊。近年我院収治的一例此类病人,并温习文献报道,将该病人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4岁,因“间断发热、腹胀1月余。”于2016年6月13日就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门诊,患者近1月余反复发热,无明显规律,测体温40℃,伴有乏力、腹胀、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十余斤,既往有“阑尾手术史”,“痔疮”,其父有结核病,无药敏史。
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双颈部及左腋下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无压痛,心肺(-),腹平坦,软,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肿大。湘雅医院化验检查:血常规:WBC3.63×109/L、Hb116g/L、Pt95×109/L;凝血常规:INR1.25、FIB4.92g/L、D-二聚体2.35mg/L;狼疮+免疫全套:抗核抗体(-)、抗双链DNA(-)、补体C4261.00mg/L、补体C31020mg/L、IgG18.30g/L、IgA6400mg/L、IgM3190mg/L;寄生虫全套:弓形虫抗体IgM(-)、弓形虫抗体IgG(-)、肝吸虫抗体(-)、肺吸虫抗体(-)、包虫抗体(-)、囊虫抗体(-)、旋毛虫抗体(-);心肌酶学:LDH270.0U/L、CK14.5U/L、CK-MB6.0U/L;PDD(-)。腹部B超:右肝上界锁骨中线第6肋间,肋缘下长69mm,厚58mm,右肝最大斜径142mm,左肝长124mm,厚80mm,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实质回声中等,光点细,分布均匀,肝内未见明显结节,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内未见结石。CDFI:肝内血管显示清楚,血流分布正常。脾脏厚64mm,肋缘下平脐,脾脏形态及实质回声无明显异常。胰腺大小正常,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实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胰管无扩张。胸CT:双肺上中下肺野见粟粒样阴影,大小、密度、分布均匀,似毛玻璃改变,肺门、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建议骨髓穿刺,同时怀疑“肺结核”可能。患者与家属商量后,返回原籍就诊,当地医院查贫血四项:Fe2.12umol/L、UIBC34.2umol/L、TIBC36.3umol/L、FER722.40ug/L,考虑病情复杂,转诊我院诊治。
入院查体:T40℃P104次/分R30次/分BP135/80mmHg W51kg神志清楚,贫血貌,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叩清,双肺呼吸音粗,双肺闻及散在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腹部稍膨隆,肝脏触诊肋下4横指,肝区轻压痛,脾脏下缘平脐,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清,双下肢未见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16×109/L,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98×109/L;血生化:丙氨酸转氨酶63U/L,天冬氨酸转氨酶86U/L,白蛋白31.7g/L,总胆红素22.3 umol/L,直接胆红素11.7umol/L,钾3.5mmol/L,钠128mmol/L,氯92.9mmol/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7.60秒,纤维蛋白酶原4.8 g/L,降钙素原3.48ng/L,白介素6 75.95Pg/ml,传染病全套阴性,铁蛋白722.4ug/L;超声检查:肝脏右叶斜径15.0cm,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光点分布不均,回声增强,肝内血管走行正常,CDFI:血流信号正常,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脾脏长约14.1cm,厚4.8cm,轮廓清晰,脾门切迹清晰可见实质回声无变化,脾静脉不扩张。
脾增大,腹腔少量积液,腹腔内未探及肿大淋巴结;胸CT:双肺弥漫性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夹杂少许斑片状及条索状密度增高影,气管。支气管通畅,纵膈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患者入院时表现为感染重,营养状况差,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治疗过程中,发热未控制,体温仍波动在40.2℃,血常规进行性下降,血培养:人葡萄球菌人亚种,药敏试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万古霉素敏感;脑脊液生化:葡萄糖3.92mmol/L,氯126.7mmol/L,蛋白0.13g/L,脑脊液常规:白细胞数40×106/L;复查胸CT双肺病灶增加;骨髓细胞检查: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百分率正常,部分胞浆颗粒增多增粗,少数空泡变及巨型变;红系百分率明显增高,个别巨幼样变,成熟红细胞少数低色素,个别大红细胞;淋巴百分率显著减少,偶见个别异淋。全片见巨核细胞401个,血小板少见;少数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现象活跃。2次痰抗酸杆菌涂片阴性;痰PCR阴性;血清结核T-sPot阳性;免疫检查:CD3+/CD4+淋巴细胞58c/ul,CD3+/CD8+淋巴细胞104c/ul,CD3+淋巴细胞179c/ul,CD4/CD8 0.56。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地塞米松5mg/d×2d,头孢哌酮舒巴坦4g/d×8d,莫西沙星0.4/d×14d,血必净100ml/d×10d,喜炎平250mg/d×18d,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在保肝的基础上尽早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阿米卡星联合抗结核治疗,并输注冰冻血浆,抑酸和保护胃黏膜,吲哚美辛栓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于第24天病情好转,体温降至正常,肝功能明显好转,第35天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基本正常,抗痨2月复查B超:肝脏右叶斜径14.6cm,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光点均质,肝内血管走行正常,CDFI:血流信号正常,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脾脏长约12.8cm,厚5.1cm,轮廓清晰,脾门切迹清晰可见实质回声无变化,脾静脉不扩张。电话回访抗痨3月外院复查胸CT标准明显吸收,可以从事轻度体力劳动,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正常。
2.讨论
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性增生,伴有吞噬自身血细胞现象,以过度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血清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升高,纤维蛋白原降低等。噬血细胞综合征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又称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FHL);继发性多见于儿童,发生于成人者极少见。常见病因病毒感染,尤其是EB病毒感染[1],也可继发于细菌、寄生虫、真菌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应用。
急性血行播散型结核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较为罕见,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主要与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相关,临床预后差[2],有文献报道病死率约为50%[3],早期诊断及尽早抗结核治疗非常必要。
结核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吞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吞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等多种细胞因子使免疫反应持续存在,引起发热及组织损害,表现出结核病及噬血细胞综合征相关症状[4]。
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至少需要满足以下8条指标中的5条[5]:①发热超过1周,峰值>38.5℃;②脾大;③外周血有2或3系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00×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④血三酰甘油升高或(和)纤维蛋白原下降:三酰甘油≥3mmol/L,纤维蛋白原<1.56g/L;⑤骨髓、脾脏、淋巴结中发现吞噬血细胞现象,未见恶性肿瘤细胞;⑥NK细胞活性降低或缺如;⑦血清铁蛋白升高(≥500ug/L);⑧血浆可溶性CD25≥2400U/ml。
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7d以上、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血细胞三系明显减少,铁蛋白>500ug/L,骨髓涂片提示有噬血现象,符合诊断标准中①②③⑤⑦,故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明确;患者有结核接触史,胸CT提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T-sPot阳性。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可以诊断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引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属于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较为罕见,呼吸科医师对该病缺乏认识,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本例患者在就诊时出现营养状况差,伴有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等器官功损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造成诊断困难。本例治疗成功的经验:在对症治疗同时及时进行骨髓穿刺和相关病原学检查,并尽早进行抗结核治疗。因此,对于不明原因发热、血细胞减少、脾大、肝功能异常患者需警惕噬血细胞综合征,给予及时诊疗。
患者父亲患有“肺结核”,患者照料父亲期间休息不好,致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结核,发生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引发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因此,临床医生在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时不要忽视结核病筛查,应尽早诊断并治疗其原发疾病。
【参考文献】
[1] Larroche C.Mouthon L.Pathogenesis of 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Autoimmun Rev,2004,3:69-75.
[2] Shin BC,Kim SW,Ha SW,et al.Hemophagocytic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bilateral adrenal gland tuberculosis.Korean J Intern Med,2004,19:70-73.
[3] Wang JY,Hsueh PR,Wang SK,et al.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a 10-year experience in a medical center.Medicine(Baltimore),2007,86:39-46.
[4]李净.重症结核病引起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一例并文献复习.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766-769.
[5] Henter JI,HorneA,AricoM,et al.HLH-2004: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guidelines for hemophagocytic iymphohistiocytosis[J]Pediatr Blood Cancer,2007 48(2):124-131.
论文作者:汪艳(通讯作者),曾燕,龙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血细胞论文; 综合征论文; 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未见论文; 抗体论文; 结核病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