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关键问题_党的十八大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关键问题_党的十八大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和关键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3-0029-05

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①如何继续写好这篇大文章呢?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根本利益、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在人、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坚持和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和实行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和关键问题,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和重要前提。

一、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依靠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又不像自然界演变的规律那样自发地起作用,而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起作用的。如何认识人作为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就成了能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难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一直占统治地位。这种历史观不论具体表现形式如何,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甚至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否认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例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认为,个别天才人物所发现的“理性”和“正义”是历史前进的动力。19世纪英国思想家卡莱尔把世界历史看作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人的历史,这些伟人的活动就是“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揭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打破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的神话,创立了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阐述了历史的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粗糙的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他们深刻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②“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但是,如果无产阶级不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它就不能解放自己。”③对于上述观点,列宁作过精辟的评析,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出色地把以下两方面结合起来:既以完全科学的冷静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又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当然,还有善于摸索到并建立起同某些阶级的联系的个人、团体、组织、政党)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革命首创精神的意义。”④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解决的根本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也在人民。对这个问题,习近平讲得最多、讲得最深。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刚刚结束,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⑤2013年4月28日,他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明确地说:“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至关重要。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在一系列讲话和考察调研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多方面的阐发。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⑦他在讲到政府机构改革时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他在讲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时提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他特别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⑧

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首先要解决感情问题。习近平多次引用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在讲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时说,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人民群众的权益。他在讲到改善民生时强调,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还必须解决观念问题。1960年5月,毛泽东在河南郑州分别会见来自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一些国家的朋友。他在审阅和修改新闻稿时,删去了原稿“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一句中的“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和“伟大”,改为“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他说:“为什么一定要说毛泽东的领导呀?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这是唯心史观,不是唯物史观。我把唯物史观的精髓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过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现在建设,靠的还是人民。一切成就都来自人民自己的努力。”他还说:“领导人和人民不能分开,而是人民的一部分。”当然,领导人和人民也不能等量齐观,人民才是决定的因素。应当突出决定的因素,不应当突出非决定的因素。“就是说,应当突出人民,绝不要突出个人。”⑨从本质和总体上看,人民主体观不仅是历史唯物论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历史唯物论的精髓与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贯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民主体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和国家的工作获得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明确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⑩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11)历史和实践都反复证明,树立人民主体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时代进步潮流,反映人民共同意志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苦难深渊,人民进行了英勇抗争,但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先进政党的领导,长期不能改变国家四分五裂、人民备受奴役的状况。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组织起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站在时代前列、担当历史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必须解决一系列深层次、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12)

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诸多考验和危险。这些考验和危险,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自国内,但最主要的是来自党内。概括地说,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习近平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他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13)他告诫全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5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松懈。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习近平的这些重要论述振聋发聩、切中时弊。

在新形势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不能回避,不能文过饰非,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他号召全党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他强调,要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改进干部考核方法和手段,再也不能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严格党员教育和管理,从严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和执政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习近平指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他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而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及时作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在党内外、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深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拥护。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提出这次活动以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为主要任务,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就切中了要害,抓出了成效。我们相信,只要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要求和部署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党的建设就能够不断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就会有更大改善。党的自身建设搞好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有忠实的代表者,全国各族人民就有坚强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有正确的领路人。

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人民团结奋斗,党坚强有力,党群关系密切,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党的十八大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分别列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第一条和最后一条基本要求,表明我们党对人民群众和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14)中国共产党是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是紧密联系、高度统一的。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人民性要靠党性来体现,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意志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胜利前进。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15)这些重要论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明确地说:“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1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17)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只有与人民心心相印、血脉相连,才能经受住任何风险的考验,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党只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安如泰山、坚如磐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领导相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和根本原则。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和胜利之本,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内在统一,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创造。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说:“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18)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他又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19)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2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21)这“五个必须”既是对宝贵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时代进步要求的高度概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和途径。我们必须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强大力量、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注释:

①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262页。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⑤⑩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第4版。

⑥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第2版。

⑦(16)(18)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第2版。

⑧(13)(1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

⑨参见卫建林:《全球化与共产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7-28页。

(11)(17)(2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第1版。

(1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6月30日,第1版。

(15)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19)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1月2日,第1版。

(2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第1版。

标签:;  ;  ;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关键问题_党的十八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