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性的工作。班主任肩负着育人、塑造人灵魂的重任,应义不容辞地做好德育工作,教好书育好人。当前社会,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了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条件,学生时代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必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班主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先行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学生德育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108-01
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教学单位,而每个班级都会配置一名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日常事务统筹者,这个教师的角色就是我们通常所称呼的班主任。班主任负责班级所有事物的安排和调度,并且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那么,怎么才能做好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呢?
一、开展创新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班主任要想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拥有较强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于身边发生的事物都可以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加深自身的理解以及认知,为此,教师教学中必须结合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各种各样创新性的活动,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比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德育主题班会进行德育工作。当然,德育班会主题必须避免出现枯燥、满堂灌以及一言堂等问题的出现,要有效的将德育的知识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融于一体,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德育知识。
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初中德育中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两个。其一是班级环境。良好的班级环境不仅可以影响初中生的品格,还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主要途径有:通过集体讨论制定班规,这可以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我教育;选好班干部,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优势,让学生尽量独立的去完成工作,进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二是网络环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无孔不入的当下,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打造专属学生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内可以自由的聊天、沟通以及交流,在网络上,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设置“三好学生”等奖项,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兴趣爱好,还要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舆论导向,最终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与个体差异
想要做好德育工作,除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与个体差异外,还应当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德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塑造学生品格的过程,良好的品德通常是由道德以及思想等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初中班主任要想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首先应当尊重认知的发展规律。学生的品德与认知有一定的关系,认识程度与学生的品格有必然的联系。其次应当尊重意志的发展规律。意志即道德意志,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已经得到了提升,但仍旧需要班主任的指点。最后是尊重行为的发展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行为在这里是指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志,同时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以上规律中,班主任应当做好引导工作,注重德育工作的多端性,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教师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良好的典范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初中班主任的行为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转变德育观念,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典范,以自身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
1、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提高德育工作成效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德育观念的转变,真正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看待和开展德育工作,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切实树立全新德育观,努力学习最新德育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理论储备,同时还要利用工作之余,广泛涉猎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书籍,这有助教师从更深层面去了解和把握中学生的心理,进而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2、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切实认识到这一点,努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言行和情绪,始终秉持温和、耐心、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身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信服。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树立良好班风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管理,一套完善的班规来源与民主。在制定班规时,要调动广大孩子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班级的建设,民主制定班规。在班规的执行过程中人人平等、公平、公正。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好的班风,把班级创建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每一位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不断的发掘。良好的班风是班级顺利开展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个人离不开班级,根深才能叶茂,班兴我荣,班衰我耻,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时,利用集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开展班级活动使学生间的关系融洽,拧成一股绳,始终牢记个人言行直接关系班级形象。实践证明:有了正确地良好的班风、班规,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学习生活,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六、家校结合,共同努力
德育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初中阶段学生在校时间多,但也不能仅仅依赖于班主任,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培育工作。首先,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和家长进行合作和交流。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来说,学生不论是在学习还是身心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的困惑和问题。就如最典型的早恋问题,就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和家长做好交流,不能盲目的拦截、围堵,而是要慢慢地引导,让学生能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男女交往关系。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奉献与关爱他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进而逐渐树立学生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戚林,韦红,莫丽平,等.用系统化的理念引领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J].科教文汇,2014,(30)16-17.
[2]邓秋,梁友志.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93.
[3]周勇.关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讨[J].教书育人,2011.
论文作者:林中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班主任论文; 德育论文; 班级论文; 初中论文; 环境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