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现状;改进策略
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现状
1.1电力系统数据运用不彻底
随着电力电气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有效的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促进了我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电网运行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相关数据的利用情况较差,许多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相关隐藏信息与数据都尚未被挖掘出来,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1.2 缺乏科学的评价和控制技术
目前,我国电网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缺乏科学的评价与控制技术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电网运行中的带点设备较多,高科技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不乏干扰电网整体稳定性的情况,这对调度人员的个人专业素质与判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对我国电网运行的评价和控制技术的更新频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资金投入不到位,维护工作不足
虽然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偏远县乡地区在电网运行中的资金与技术投入还相对不足,电网设备的运维也有所前期额,导致电网运行效率低下。部分负责县乡电网运维的领导干部不注重自身所在区域实际情况的调查,在电力设备的运维上存在得过且过的态度,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1.4 管理意识较薄弱
电力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无论是在电能生产过程中,还是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都需要保障每个缓解的安全稳定。但目前部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多倾向于选择事后补救的态度,没有事先预防的意识[1]。
2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性的改进措施
2.1将日常检查分析制度落实到位
电力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应该制订有针对性的检查计划,按照计划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性检查。电网中很多设备结构及运行情况非常复杂,对于这类复杂设备而言,需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或者厂家技术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性维护,并对设备负责。电网运行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设备运行中的各类性能进行定期性测试,运行过程中包含的各类老旧设备也同样需要将检查频率加大,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监控中心应该建立定期性分析制度,对于系统运行中的日常工作情况及问题应该定期进行月分析,电网系统安全运行情况及电网系统管理工作应该进行季度或是年度分析,对于电网运行中的突发性事故,必须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将问题及各种情况分析完毕后,需要将详细情况上报给领导人员进行审批。
2.2加强电网巡查力度
电网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大管理力度,还需要加大电网设备运行巡查力度,这是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更是电路运行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力度使电网运行过程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能够对运行情况进行准确衡量,并能够进行判断,保证设备安全性能能够处于最优状态。当设备安全性指标能够达到标准状态,才能确保电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从目前形式看,电网运行中的设备巡查力度仍存在问题,使各类事故发生率日渐上升,设备弊端更为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电网运行中系统内部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变电设备的巡查,将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充分排除,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故障问题及安全问题,应该将记录工作做好,并将这些问题向上级领导汇报,根据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3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
针对输电线路做好运行维护管理,还需要考虑到其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针对电网的接线方式做好持续的优化处理,能够采取经济性较强的接线方式,如利用倒送和迂回接线的方式。如果输电线路建设需求,可以利用闭式子网来替代原本的开式网,这样就可以确保其运行的可靠性。另外,为了确保其输电线路实际的运行维护效率,还可以利用分相检修的模式,做好输电线路检修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2.4完善抗雷措施
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中,还需要做好抗电防雷的处理,主要是因为输电线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这就需要基于输电线路的建设和类型实际情况,从而做好地线架设方式的选择,并且安装对应的避雷器,做好全面的防雷处理。在输电线路施工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雷电高发区域的规避、覆冰区域的规避等,这样才能够减少自然环境对于输电线路产生的影响。
2.5 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地质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电力设施遭受破坏的情况有所差异,受损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些都给电力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同时也扰乱了用户正常的用电秩序。只有不断完善相关规定,并做好宣传工作,确保电力设施保护制度与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如此才能强化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及其他用户保护电力设备重要性的意识,从而提高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行为的规范性。
2.6建立设备问题记录体系
电力系统维护工作人员应该清楚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存在一定缺陷,要在值班过程中将运行情况进行记录,记录内容主要有设备型号、设备名称等,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缺陷进行详细说明,对设备在后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预测。只有将设备出现的不足问题进行充分解决,才能将记录中出现的缺陷问题消除。除此之外,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不正常问题,应该将问题上报给上级领导人员,让领导人员对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与此同时,应该安排工作人员将统计工作及分析工作落实到位,将各类应急预案进行制定,确保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设备安全性。
2.7误操作故障的解决对策
在检修计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对周度计划进行审核,落实逐渐审批签字制,不断强化对调度运行方式检查,主要观察其是否存在合理性。还需要加强对运行方式的改变,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考虑,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在编制运行方式过程中,安排相关人员负责收集和整理有关维修和运行资料,对配网无功有功电量做出综合了解。同时,要重点加强对电网接线潮流分布方式进行掌握和了解,以此来确定经济的调度方案。
结束语
无论是出于对电力设施保护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用电安全的角度来看,都应当不断强化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不断提高电网调度运行的规范性,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来加强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分析,同时,还应结合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来保持对其的实时分析,全面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一步确保人民稳定的日常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陆飞,周梦琪.电网调度与电网安全运行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52):218-219.
[2]房玉.大运行环境下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与对策[J].通讯世界,2017(24):201-202.
[3]肖洪海.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现状及改进措施[J].民营科技,2017(12):108-109.
[4]丁超,陈存林,杨劲松,李玉龙,彭伟,陈天宇.电网安全运行精细化管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04):57-60.
[5]姚伟.试分析电网运行方式综合管理[J].低碳世界,2017(34):173-174.
论文作者:顾春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情况论文; 线路论文; 稳定性论文; 方式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