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韩艳凤

唐山市建设南路14号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063000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哮喘患儿78例,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2组,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干预组哮喘的发作次数以及哮喘复发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的哮喘知识掌握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哮喘患儿,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患儿及其家属掌握哮喘知识的能力,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发作次数及复发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哮喘;临床效果

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是儿科中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通常表现为起病急以及易反复发作。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本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长的趋势,有资料显示,在治疗的同时联合护理干预并辅以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1]。健康的生活及饮食结构能够避免诱发小儿哮喘的不利因素,进而有利于降低哮喘的复发率,提升治疗效果。现将我院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8例均为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哮喘患儿,将其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2组,干预组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3.12~6.45岁,平均年龄(2.31±0.48)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病程(2.29±0.51)年。对照组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3.20~6.51岁,平均年龄(2.41±0.47)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病程(2.30±0.53)年。2组患儿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儿入院当天即给予血常规、心电图检查,并结合患儿的病情实施止咳化痰、抗感染以及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此外,还需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给予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基于此,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入院第1d:护理人员需热情接待患儿及其家属,并主动向其介绍哮喘的病因、治疗手段以及预防措施等,详细说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环境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②给予患儿实施健康教育:由于患儿年龄小,注意力无法集中,所以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将其融入到讲故事以及游戏中来,以提高患儿的兴趣,在讲解的过程中时刻留意患儿的心理及情绪,注意多关心爱护患儿。③给予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讲解哮喘发作时的表现,并教会其急救方法,以帮助患儿家长起到保护患儿的作用,详细说明诱发疾病的过敏源,指导家属为患儿创造更安全的环境。④随访: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询问并了解患儿的健康状况,嘱咐家长一旦患儿有异常现象出现需立即于医院检查并治疗。

1.3观察指标

住院期间,记录2组患儿哮喘的发作次数;出院后随访1年,统计2组患儿哮喘的复发率;采用问卷调查评估并统计2组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情况,满分为100分,若评分超过85分则评定为优;若评分为60~85分则为良;若评分低于60分则为差。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对比行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行χ2检验,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儿护理效果对比

住院期间,干预组患儿哮喘的发作次数为(3.09±2.12)次,明显低于少于对照组的(6.61±4.62)次(t=4.3245,P=0.0000)。出院后,干预组患儿哮喘的复发率为7.69%(3/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0%(14/39)(χ2=7.8629,P=0.0050)。

2.2 2组患儿家属哮喘知识掌握优良率对比

干预组患儿家属哮喘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详见表1。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尚未明确引发小儿哮喘的病因,通常认为受遗传因素、变态反应、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气道慢性炎症等影响而致,儿童为本病的好发人群[2]。小儿哮喘具有起病急、治疗难度大以及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将对患儿的身心造成极大干扰。

本组研究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分别结合患儿及其家属的接受及理解能力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向其详细说明哮喘的诱发因素、治疗手段及预防措施,进而能够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远离诱因,有利于避免复发的风险[3]。此外,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指导患儿建立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有利于促进患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进而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4]。而对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提升家长对哮喘疾病的认知能力,教会其掌握基础护理方法,并指导其掌握正确识别哮喘发作的表现,并教会其正确的急救方法,进而起到保护患儿的作用。

本研究中,干预组患儿哮喘的发作次数以及哮喘复发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发作次数及降低复发率。此外,干预组患儿家属对哮喘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患儿家属对哮喘的认知,有利于提升家长对患儿的保护能力。综上,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中,不仅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还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哮喘知识的掌握能力,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郭芳,单连峰.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6,24(3):162-163.

[2]杨宇霞.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90-191.

[3]林成云,段雪姣.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8):260-261.

[4]陈英.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32):154-155.

论文作者:韩艳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韩艳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