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刘芸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在目前的高校中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对于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来说,比如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正面指导作用。文中所用方法是: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实验组运用情境模拟的教学法,试比较两组的教学成果,而结果非常明显的显示出,实验组的大多数学生无论是在技能操作还是理论成绩都要高于对照组,且大多数学生赞同采用情景教学方式上课,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内科护理学;应用;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51-01

内科护理学是高校护理专业中一门而非常核心的专业课,因为内科疾病的种类多,并且实践性以及理论性非常强。对于传统教师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来说,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或是学习过于死板,对于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的运用在实际问题上,有一些内科疾病会涉及到患者的隐私,绝大部分患者一般不会配合教学,而且,相关的法规限制了学生临床操作的机会,学生能真正接触到病人的时间非常少,直接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了能为社会培养实践与理论结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笔者提议应在内科护理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模拟一些病例,让学生在课堂是参与实践。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的需求,加注一定的实践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为参与者在现实的表演中,进行研究、学习并提高教学的效果。

而在内科的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法,一般选用一些典型的病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以及护理评估,提出在制定护理措施以及护理诊断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解决在模拟的情景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深化学习到的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收效。

二、对象

选择2014级护理专业的6个班级共258名学生,学制三年,按照班级一共分为两组,3、4、5班为实验组一共128名学生,其中女生116名,男生12名,平均年龄20岁;6、7、8班为对照组,共130名学生,其中女生118名,男生12名,平均年龄20岁,其中,实验组94名高考统招生,34人为对口招生;对照组92名高考统招生,38人为对口招生。

三、方法

实验组运用SimMan高仿真模拟人与情景教学结合的方式,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教室演示到模拟教学最后是回示指导,具体的容如下。

(一)教学准备

首先在进行教学之前,由老师与学生一同研习病例,明确教学的目的;然后,老师根据病例准备教学用物,分别为:心电监护仪、检查单、医嘱单、记录纸、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导尿包、吸氧面罩或是吸氧管、留置针以及相应的体检用物等;最后对实验的场景进行布置,建立出医院场景的模拟教室,模拟病房中的配套设施、布局以及环境都应该与临床病房相一致,并配备高仿真的模拟人,把实验课程中采用的病例相关参数编辑到程序中并试运行。

(二)模拟案例

在进行情景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也就是通过创建临场模拟的情境、问题情境以及语言情境等进行实践,比如其中的一个案例为:模拟失血性休克的病人。病例为:病人,女,三十岁,因为左季肋部疼痛、无力、头晕三个小时而住院。病人于上午8时左右被汽车撞伤,伤后感觉左季肋部有痛感、无力、头晕,后备司机送往医院。体格检查:T36度、BP80/50 mm Hg、R 20次/min、P 110次/min,四肢湿冷、表情淡漠、面色苍白、面容痛苦。全腹肌紧张并伴有轻度压痛、腹胀、反跳痛,左上腹明显,肠鸣音减弱,移动性浊音阳性,其他查体并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腹腔穿刺能抽出液体,经送检诊断后定为不凝固血液。

(三)教学过程

实验组的学生上课时以分组的形式来进行情境的模拟,一共4个学时。每组在25名左右,分为4个小组,组员的组成经过抽签决定。教学流程为四个环节分别为:前期准备、情境实践、回顾讨论以及教学评估。

在课前的准备中,要求学生应认真的复习关于休克病人的病理,做好护理操作的准备。

在情景实践中,首先应进行临床诊断的思维训练,由一组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记录,主要记录病因、症状以及阳性体征,并作出初步的诊断。其次,对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当即需要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由第二组学生参与讨论并回答,一人记录、一人进行吸氧操作,一人进行休克体位安置。再次,病人的休克症状被控制住组织后,第三组学生一人记录病情、一人进行保暖操作、一人询问病史。最后病人的病情稳定下来之后,转入手术室,第四组学生一人记录、一人叙述备皮范围、一人进行心理护理工作。

在情景实践之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回顾讨论,并进一步确定护理措施以及诊断依据。

最后的教学评估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病情记录与报告,进行补充完善并得出结论,其中包括在抢救过程中对于学生判断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护理操作是否规范等。

四、课后讨论

在情境教学法中,学生是对问题进行认识、思考以及解决的核心,利用现有的知识,对于情境中发生的情况进行推断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以及自我调控的过程,能更加充分的发挥组个人的潜力,培养出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思维的能力。并且通过情景教学的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论是实践成绩还是理论考核成绩都要高一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测验成绩要比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高出很多(见表一)。且大多学生表示在情境实践课堂开始的前几天就会做出充足的准备,避免在实践中出现纰漏。在情境教学课程结束之后,也有很多学生觉得课程吸引人,提高了自己的使命感,并希望可以一直将课程进行下去。

五、结语:

学生在进行情境教学中增强了参与意识,锻炼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并在训练中能充分的体验到病人的痛苦,为以后的工作树立责任感,培养出科学的思维模式,为我国的医疗护理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莉莉.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5(09).

[2]黄艳.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外医疗,2013(24).

[3]张凤媛.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17).

[4]宋江涛.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浅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08).

论文作者:刘芸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刘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