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群体协作概念、应用与适用理论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群体论文,概念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联网群体协作(Mass collaboration或Massive virtual collaboration)以下简称群体协作,从首次提出(可检索到的该词首次出现的年份为2001年[1])到现在已经超过了十年时间。在这期间,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和用户生成内容模式的应用,个体用户在内容生产或创作的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Wikipedia,Facebook,Delicious等多种依靠于海量用户贡献、汇集大众智慧而发展起来的群体协作平台逐渐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同时,这类平台背后的协作模式,也促使了许多著名公司在产品研发流程,甚至是组织结构上产生改变(如宝洁、IBM)[2]。
虽然目前已经有一定数量的文献直接或间接研究群体协作的理论和应用,但是群体协作的概念或定义尚未得到统一,而研究中的描述也各有侧重。例如,Ramakrishnan认为群体协作是“一种面向大规模知识共享的P2P模式”[1],作者使用一种概念(P2P)来描述另一种概念(群体协作),并不能让读者确切了解到新概念的全部特征。也有部分文献直接使用群体协作这个概念而不加以介绍[3]。除了群体协作的概念模糊以外,学界和业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概念也经常与群体协作互相替代使用,例如开放式创新、对等生产等。这些概念虽然互有交叉,但不加区分地使用容易引起读者概念混淆,产生概念误用,甚至在研究过程中套用不适宜的理论。因此,全面、系统地总结群体协作的特征及定义十分必要。
1 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现有文献中有关群体协作特征的描述进行汇总分析,主要分为文献收集、特征归纳、定义总结和验证4个阶段。
1.1 文献收集
文献收集步骤遵循系统化综述过程中的文献收集方法[4]。在选定数据库和初步查询条件(关键词、查询区域等)的基础上,收集具有直接定义的文献并得到初级文献池。进行扩展查询,整理出发文频率和被引次数相对较高的作者名,对这些作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查询,补充并整理文献池。由于本研究还涉及相似概念之间的比较,因此需要建立相似概念集合。首先,浏览“群体协作”的文献池中的文献,重点关注摘要、关键词、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得到相似概念集合;然后,由于Wikipedia词条中通常有“See Also”章节(内容是相近词条),因此在Wikipedia中进行查找相似概念,对相似概念集合进行补充。
文献搜集时间为2012年3—4月。查询数据库为EBSCO、Elsevier、JSTOR、ProQuest、SAGE、Springer、Wiley、Emerald、IEEE和ACM等典型英文数据库,同时使用Google Scholar搜索引擎进行补充。使用的初始查询关键词为Mass Collaboration和Massive Virtual Collaboration,查询区域均为全区域查询(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等)。文献搜集未选取中文数据库的主要原因是中英翻译问题,例如概念The Wisdom of Crowds和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中文翻译均为“群体智慧”(为方便区分,下文将分别翻译为大众智慧和集体智慧),再如Mass Collaboration和Group Collaboration的中文翻译有时均为“群体协作”(为方便区分,下文将分别翻译为群体协作和团队协作)。翻译上的不一致将会导致在概念特征判别上的错误。
文献搜集步骤共获得“群体协作”相关的文献31篇,包括期刊文献16篇、毕业论文2篇、会议论文9篇、图书章节4篇。实际检索获得的相似概念超过50个,但大多数为通俗提法,被研究型文献使用次数较少,如Group Mind等。经合并、精简后得到相似概念14个,分别是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众包(Crowd Sourcing)、对等生产(Peer Production)、共同对等生产(Commons-based Peer Production)、群体参与(Mass Participation)、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分布式协作(Distributed Collaboration)、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虚拟协作(Virtual Collaboration)、虚拟团队(Virtual Team/Group)、大众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团队协作(Group Collaboration)、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和集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获得相关概念的文献156篇(仅用于概念比较,不用于内容分析)。
1.2 特征归纳
特征归纳步骤采取的是关键词提取法。首先,将不同文献中对某一概念描述性的语句进行关键词抽取;其次,将描述同一属性(人物、行动等)的关键词进行聚合,得到针对该属性的特征;最后,将所有属性进行汇总,即可得到该概念的完整特征描述(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特征归纳必须具有案例独立性,即文献中的概念描述性语句不能是仅仅针对某个案例的特征描述。
初步整理后得到有关“Mass Collaboration”描述的3个最常提到的关键词“Mass/People等”、“Participate/Join等”和“Artifact/Output等”,可以认为“Mass Collaboration”为一个描述过程的名词。随后的分析将遵循描述过程的通用模式“输入—过程—输出”(即Input-Process-Output,IPO模式)[5]。其中,“输入”部分具体分为参与方、发起方和召集方式。“过程”部分具体分为使用媒介、任务属性和任务目标。“输出”部分具体分为参与者回报、发起方回报和公众回报。
1.3 定义总结与比较
定义的总结主要在概念的完整特征描述上进行。同时,将群体协作与相似概念进行比较以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由于概念之间存在交叉的情况,因此,只有为典型的特征才被列出进行比较。
1.4 定义验证
为了验证定义的有效性,典型应用将会被映射于该定义上[6]。典型应用的选取主要基于相关文献的案例描述(Case Study部分)或举例(概念描述后的For Example)部分。针对定义中的某一项特征,如果该应用具有该特征,用“+”号表示,反之用“—”号表示。通过概念映射,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定义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区分性。由于案例特征的判断存在主观性,为了最大程度避免主观性错误,案例特征由3位具有丰富Web 2.0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员进行独立判断,对于存在争议的部分,在讨论后以多数意见为准。
2 群体协作特征抽取
2.1 “谁参与”群体协作
群体协作的描述中针对参与者属性的介绍包括参与者的类型、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数量、角色和技能等。①参与者的类型。主要描述有:志愿者(Volunteers)[7],贡献者(Contributors)[7-10],人(People)[11-12],群众(Masses)[8,11,19],协作者(Collaborators)[11],个体(Individuals)[2,13],成员(Members)[13],参与者(Participants)[13-16],用户(Users)[17-19],集体(Collective)[20],平民(Citizen)[21],人类(Human)[19]。②参与者的数量。主要描述有:大量(A Large Number of/Large Numbers of/A Great Number of/A Mass of)[7-10,15,17,19,22],成千上万(Thousands Upon Thousands)[2],许多(Many/A Multitude of)[8,19],大规模(Large-scale)[21],潜在的大量(Potentially Unlimited)[23]。③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描述有:具有公共兴趣(Communal Interests)[13],不认识(Not Recognizable/Unknown)[11,14],独立的(Independently)[8-9],具有共同的认知(Shared Under Standing)[2],分散的(Decentralized/Distributed)[10,12,17,21,24],共同的理念(Shared Ideology)[10]。④参与者的背景。主要描述有:多样的知识(Diverse Knowledgeable)[17],多样的专长(Diverse Expertise)[15],多样的技能(Variety of Skills)[12],知识(Knowledge)[10,9],多样(Diverse)[16],异质(Heterogeneous)[16]。⑤参与者的角色。主要描述有:个体角色不重要(Individual's Role is Less Important)[11]、扮演不同角色(Enact Diverse Roles/Adopting Different Roles)[11,13],不同等级(Different Levels of)[10],涌现的角色(Emergent States of Roles)[16],没有层次结构(Structural Layers of a Hierarchy are Removed)[13]。综上,群体协作的参与者具有如下特征:①为系统的使用者,社会地位和知识背景各异。②参与者之间一般互不熟悉、分散且互相独立,但对于协作任务具有共同的兴趣和认知。③具有多样的背景知识。④角色定义模糊,水平分工,成员流动性高,但随着协作的不断深入,会涌现出多样的团队领袖。
2.2 “谁发起”群体协作
群体协作的描述中对于发起方的介绍较为模糊,直接的描述如:工具(The Tools Employed to …)[20],组织(Organization)[11,13,22,25-26],公司(Firm/Company)[15,25],项目(Project)[25],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17],系统所有者(System Owner)[19],系统(System)[22],社区(Community)[15]。文献同时用实例描述发起方,如Retailer[27],Website[18],Wikipedia.org[18-19],Apple[18],Fire-fox[18],YouTube[2,22],Second Life[2],Boeing[2],BMW[2],P&G[2],Linux[2,19],Human Genome Project[2],University[28],Google[19],Facebook[19],MySpace[19],LinkedIn[19],IMDB[19],eBay[19],Delicious[19],Flicker[19],Yahoo! Answer[19],Open Mind[3],Open Directory Project[3]。由此可以看出,群体协作的发起方其具有以下特征:①发起方身份不定,可能是一个个人、企业或组织(即明确的发起方),也可能是个人、组织或企业设立的平台(即模糊的发起方)。②发起的目的多样,包括公益和商业目的,也可能是纯粹兴趣驱动。
2.3 通过“什么方式召集”参与者
目前有关组织行为类的研究中涉及的召集方式通常有3种:①开放式召集。任何有兴趣的人或组织均可以参加。②封闭式召集。召集只针对具有特定知识或专长的一类个体或组织。③两者综合(弹性召集)。召集面向任何有兴趣的人或组织,但是能够参加的人或组织是受控的[29]。现有群体协作文献对于召集方式的论述较少,有涉及的均认为群体协作为开放式召集(Open Call)方式[2,12,15,30]。
2.4 使用“什么媒介”进行协作
文献中针对群体协作媒介的描述如:信息通信技术(ICT)[10],基于互联网(Internet-based)[7,11-12,15-16,18,22,25],在线(Online)[10,23],虚拟(Virtual)[13],基于因特网的协作平台(Internet-based Collaborative Platforms)[17],基于网络的(Web-based)[14,21,31],一般通过网络(Typically Takes Place on the Internet)[8,25],基于网络的协作工具(Web-based Collaboration Tool)[25],社会化软件(Social Software)[25],Web 2.0环境下的现代工具(Web 2.0…Modern Tool)[31],不单是计算机(Not Always About Computers)[20,系统(System)[3],Web 2.0[18],出现在互联网上的系统(Such systems have Appeared on the WWW)[19],物理世界和网络(Physical World…Web)[19]。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涉及该媒体是否依附于其他媒介的问题,仅有一篇认为其存在独立和依附(Standalone and Piggyback)[19]两种方式。综上,群体协作的媒介具有以下特征:①广义的系统。不仅包括现实世界存在的社会系统,也包括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但是,目前的关注重点是网络环境,尤其是Web 2.0环境下的,相较传统网络环境更能够促进协作的社会化软件。②该媒介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也可以是依附在现有其他媒介上存在的。
2.5 “过程类型”是什么
现有研究认为,从整体上,群体协作的过程是:开放式创新过程(Open Innovation Process)[15,32],吸收工作的过程(Assimilate the Work)[7],多对多用户交互过程(Process Which People Interact on a Many-to-many basis)[11],集体创作过程(Collective Creative Process)[24],大众生产过程(Process of Peer Production)[24],面向内容,不是直接面向社交的过程(Content-oriented Process,Not Directly social interaction-oriented process)[2],开放存取(Open Access)[2,23],创新(Creativity)[2],协作(Coordinative/Collaborative)[23,28],创作信息产品(Creating…Information Product)[21],问题解决过程(Problem Solving)[19],决策制定过程(Decision Making Process)[2,27],自组织(Self-organized)[2,8],由团队行为决定而不是个体(Determined by the Action of the Community Rather Than a Single Entity)[15],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Top-down and Bottomup)[12],显性(Explicit)[9],隐性(Implicit)[19]。而从个体角度,该过程是:志愿的(Volunteer/Voluntary)[7,16],雇佣(Employed)[10],大部分是免费(Mostly Unpaid)[7,10],(行为)少至十几多至上万(Range From Dozens to Tens of Thousands or More)[10],贡献的层次和特性存在巨大差别(A Great Diversity in Levels and Nature of Contrition)[10],贡献分布偏倚(Distribution of Contributions…Quite Skewed)[10]。
综上,群体协作的过程具有以下特征:①参与者的参与行为通常是免费和自愿的,也有受雇的情况。②参与行为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③参与者之间的交互是自组织的,以群体协作的作品为中介,而不是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④参与者行为各异,在贡献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较大差别。⑤协作过程是以团队理念为导向,个体意志不能轻易控制整体过程发展方向。⑥协作过程融合了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模式,既方便管理,又不影响底层多样化解决方案的生成与对接。⑦参与者的交流模式是多对多的,而不是一对一(如即时通信)或者一对多(如列表服务)。⑧协作过程面向所有参与者,协作工具需要吸收合并所有参与者的贡献,包括应对质量不等的贡献和多样的观点。
2.6 “任务目标”是什么
关于群体协作的任务目标,文献中的直接描述有:高质量信息产品(High Quality Information Goods)[21],决策(Decision-making/Decision)[23,27,多种任务(A Great Variety of Tasks)[12,23],创新(Creative)[23],某个主题的知识交流(Discuss and Negotiate Knowledge About a Particular Subject)[20],模块化项目(Project Which is Modular in Its Nature)[2],探索解决方案(Exploration of the Solution)[17],非纯计算问题(Hard Problems That Are Beyond the Reach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22],产品(Product)[2,15],任务(Job/Task/Project)[3,15,24,31],知识库(Knowledge Bases)[7],信息(Information)[11],低于市价的产品或服务(Goods and Services at Below Market Rate)[10]。而举例描述有: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21],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8,21],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21],库存预测和补给(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27],设计(Design)[18,32],评价(Evaluation)[19],分享(Sharing)[19],构建网络(Networking)[19],完成作品(Building Artifacts)[19],执行任务(Task Execution)[19],游戏(Gaming)[19],查询(Searching)[19],购物(Purchase)[19],客服(Consumer Support)[26。因此,群体协作的任务目标可以归纳为:①信息产品,甚至是知识产品。②该产品可能是物质的,或是非物质的。③能够被模块化分割。④具有较高复杂性,可能具有多种方案、结论或实体形态,不能轻易通过传统方式解决。⑤一般具有高质低价的特性,甚至是免费,但质量可以达到或超越专业产品。
2.7 “参与方”获得什么“回报”
回报通常可以分为物质回报(如金钱、产品等)和非物质(如机遇、经验等)回报。需要指出的是,在抽取参与方、发起方和社会公众的回报描述过程中,由于某些输出(或回报)是各方均享有的,因此相关关键词均计入各方的回报描述集合中(而不是排他性)。有关物质回报的描述如:共享的信息资源(Shared Information Resources)[10],信息(Information)[11],新内容(New Content,e.g.Text,Images or Software)[10],需要大量人类的创造力的事件(Events That Require Creativity from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8],很少包括直接的物质回报(Rarely Include Direct Monetary or Material Benefit)[10],知识产品(Knowledge Production)[16],信息产品(Information Goods)[21]。而有关非物质回报的描述如:直接兴趣(Direct Interest)[10],被追随的满足感(Satisfaction of Fellowship)[10],社会责任感(Feelings of Social Obligation),好奇心(Curiosity)[10],目标的认同感(Feelings of Agreement With Goals)[10],团队身份认同感(Feelings of Community Identity)[10],自我认同(Self-identity)[10],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10],未来受益的期望(Expectation of Benefiting…)[10],新技能(New Skills)[16],工作认同感(Task Identity)[10],个体需求满足感(Satisfaction of Personal Needs)[16]。综上,群体协作给参与方的回报:①分享团队物质成果。②通常情况下没有金钱回报。③获得多种非物质回报,例如满足心理需求的兴趣、好奇、认同感、声望等,以及可以转化为物质回报的机遇等。
2.8 “发起方”获得什么“回报”
关于群体协作的定义或描述中只有少量涉及发起方获得的回报。有关物质回报的描述如:信息(Information)[11],新内容,例如文字、图片或软件(New Content,e.g.Text,Images or Software)[10],需要大量人类的创造力的事件(Events That Require Creativity from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8],知识产品(Knowledge Production)[16],信息产品(Information Goods)[21]。有关非物质回报的描述如:提供快速建立临时组织的机会(Create the Potential for Quickly Developing Temporary Organizations)[11],高效的(Efficient/Effective)[25,27],提供建立并行结构的机会(Possibility of Creating Parallel Structures)[11],新的有力的生产方式(Powerful New Models of Production)[2],新商业战略(New Business Strategy)[2]。综上,群体协作给发起方的回报:①获得团队物质成果,并有机会转化为直接或间接的物质回报,如改进的产品、授权费、降低成本、知识库、关键信息等。②获得团队产生的非物质回报,例如改进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增强的声誉等。
2.9 “社会公众”获得什么“回报”
文献中关于公众物质回报的描述:信息(Information)[11],新内容,例如文字、图片或软件(New Content,e.g.Text,Images or Software)[10],需要大量人类的创造力的事件(Events That Require Creativity from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8],知识产品(Knowledge Production)[16],信息产品(Information Goods)[21]。关于非物质回报的描述如:提供快速建立临时组织的机会(Create the Potential for Quickly Developing Temporary Organizations)[11],提供建立并行结构的机会(Possibility of Creating Parallel Structures)[11],建立无限的社会网络的机会(Unbounded Networks)[11],优胜劣汰(Empower the Prepared Firm and Destroy Those Who Fail to Adjust)[2],新型生产方式(Powerful New Models of Production)[2],文化变迁(Cultural Shifts)[8]。综上,群体协作给社会公众的回报:①团队物质成果能够被社会大众所享用,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软件、(市场、环境)预测、突发事件应对方案等需汇集大量人类创造力的事件或作品。②为社会大众提供许多(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机会、商业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快速建立临时组织、并行组织结构和无限社会网络的方法以及新的生产模式等,甚至能够引起文化变迁。
3 群体协作概念总结与区分
群体协作源于现实社会,但是目前互联网商业模式令群体协作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本文将群体协作的定义限定为互联网环境下,通过对群体协作过程特点的文献分析,对群体协作的概念较为全面的定义是:群体协作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分散、独立、不同背景的参与者,受到特定组织或个人的开放式召集,依靠共同的兴趣和认知自愿地组成网络团队,以网络平台,尤其是社会化软件为工具,显性或隐性地通过自组织方式协作完成高质量、高复杂性的团队作品。协作过程以多对多的交流模式为基础,团队理念为导向,融合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架构模式。团队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成果能有所侧重地被所有参与方及广大的社会公众所分享。群体协作与其他相似概念之间的异同点如下。需要注意的是,各个概念均有交叉点,在此仅列出最具有区分性的特征。
1)群体协作与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提出的背景是工业产品研发领域。该概念认为,企业应当突破以往封闭的组织边界,有计划地利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及资源,并与企业核心能力相结合,加速企业内部的创新,从而帮助企业应用创新而扩张市场。两个概念的相似点在于均强调通过开放式召集方式,综合利用内部和外部广泛的知识和资源以产生创新性产品。除了侧重的应用领域有所不同(群体协作侧重互联网,开放式创新侧重工业领域),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创新存在一个立足点,即“以一个组织”为视角,强调引入外部元素,为其自身创造利益。而群体协作并无此出发点,强调“群体”这个整体,利益范围直接包括群体内部和社会大众。
2)群体协作与众包。群体协作与众包的概念几乎一样,同时,群体协作的各种典型应用(维基、开源软件等)也被广泛使用于众包的研究文献中[33]。不同的是,①从字面意义上看,众包是一个将具体任务分包出去的单向过程,而群体协作为参与者之间交互的双向过程。②现有文献的众包定义并未强调社会大众能够分享团队成果(虽然实际应用中大众可以分享),而群体协作则有此描述。
3)群体协作与对等生产、共同对等生产。共同对等生产和群体协作的概念完全一样。而对等生产比共同对等生产的概念要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集。对等生产更加强调协作的方向和产品受到(社会)市场信号的指引,例如Linux开源软件的发展受到竞争对手(如Microsoft)的影响,而群体协作和共同对等生产并没有这种限定,不仅包括“受市场信号”指引的情况,而且包括纯粹由于兴趣建立起的一些基本与市场无关的协作产品,如最初的YouTube分享目的纯粹是基于个人兴趣。
4)群体协作与团队协作、虚拟协作、分布式协作和虚拟团队。团队协作是最顶层的概念,虚拟协作和分布式协作是其子集,而群体协作是虚拟协作和分布式协作的子集。传统的团队协作指的是“面对面”协作方式,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虚拟协作和分布式协作,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传统虚拟协作和分布式协作在团队规模、结构、参与动机等方面和群体协作存在较大差别,通常是限定在企业环境下,以商业利益为驱动,团队规模小且稳定。分布式协作和虚拟协作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人员在空间上的分散性,后者强调人员的沟通媒介是虚拟媒介,但是目前在文献使用中,二者并没有实质的不同。此外,虚拟团队指的是进行虚拟协作的组织,并非协作过程,因此,群体协作团队是虚拟团队的子集,而不是群体协作。
5)群体协作与群体参与。互联网环境下的群体参与和群体协作概念非常相近,但有文献指出,群体参与强调的是“参与”这个单向过程,而群体协作则是双向过程[13]。更具区分性地说,群体参与中的交流模式并非都是多对多模式,以公众投票为例,由于不存在选民之间的交互协商过程,选民也不以候选人为中介进行交流,因此公众投票是群体参与,而不能判定为群体协作。
6)群体协作与集体行动。集体行动概念的提出具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并且相关文献广泛分布于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领域。集体行动可以视为群体协作的上位概念[13],类似于团队协作。大量的集体行动研究主要是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并且注重参与者的同质性,而群体协作相关研究更注重多样化的知识背景所能带来的创新性。
7)群体协作与用户生成内容、大众智慧、社会化媒体和集体智慧。用户生成内容、大众智慧、社会化媒体近乎代表了Web 2.0时代互联网的应用特性。群体协作的诞生虽然早于Web 2.0,但是其发展受到了Web 2.0的推动。可以认为这3个概念是群体协作背后的精髓。用户生成内容体现着群体协作中团队作品的创作模式,群体协作借由吸收大众智慧而能够在团队作品中产生创新性的元素,社会化媒体是目前群体协作主要的操作平台。而集体智慧和群体协作非常相似,但是强调大量个体对于决策的显著作用,以及在协作过程中产生的规则[34],目前多被人工智能领域所使用。
4 群体协作典型应用分析
现有文献列举的群体协作典型应用主要包括:Wikipedia[11-12,15,18,23-24],Linux/Apache[12,19,21-22],Amazon Review[19],InnoCentive[2,25],Flickr[17],YouTube[19],Yahoo! Answer[19],Delicious[19],Google Search[19],Facebook[15,19],LinkedIn[15,22],Second Life[8],Digg[11]等。应用向概念特征的映射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中所有提及的群体协作典型平台均具有大量分散且异质的参与者,同时,协作模式均是多对多模式,并且参与方、发起方和社会公众均具有明确的回报。表1中A为具有大量、分散、背景不同的参与者;B为其有明确的发起方;C为独立平台;D为显性协作;E为多对多的协作模式;F为具有明确的任务目标;G为参与方具有明确的回报;H为发起方具有明确的回报;I为社会公众具有明确的回报;“+”表示具有该属性,“—”表示不具有该属性。
针对表l中B项,对于Flickr,YouTube,Delicious,Digg,Google Search,以及社交网站Facebook,LinkedIn和Second Life而言,用户之间的协作并不具有明确的发起方,用户通常是自发的参与进协作过程中,而不是受到召集。针对C项,Amazon Review和Google Search并不是独立的平台,它们的运作需要基于各自运营商的核心平台(如Amazon和Google),并且其作用是辅助完善核心平台(如完善商品描述、完善检索算法)。针对D项,Amazon Review,Google Search和Flickr等平台中的协作方式均为隐性协作,即用户在完成自身任务或需求的同时,间接完成了协作。针对F项,Amazon Review,Google Search和Flickr等平台中的协作任务并不能被明确分割,也就不具有明确的任务目标。
5 群体协作适用理论探讨
群体协作具有区别于传统“面对面”协作和虚拟协作的新特征,使得现有研究理论、模型和成果的适用性受到了考验。基于现有文献对虚拟团队研究中所涉及的理论的归纳[34],现就其中部分理论在群体协作环境下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1)角色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取决于其扮演的角色,因而可以用来预测个体的未来行为[35]。该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团队中的领导力。在群体协作中,一般不存在明确的成员等级体系(有管理员等角色),也不存在成员筛选机制(如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经验,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素质等),每个成员无论其知识背景、参与动机如何均被系统视为同质用户,而在协作过程中个体很难掌控整个团队协作的掩护,团队领袖一般是涌现出的,而且大多为社区的精神领袖,并不能对成员起到实质性的约束作用。因此,在现实组织或传统虚拟协作中得到的研究成果可能在群体协作环境下适用范围有限。
2)冲突管理理论。冲突是协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冲突理论将冲突划分为关系型、过程型和任务型冲突,而冲突管理方式也分为回避、迁就、竞争,协作和妥协型。群体协作中用户之间一般互不相识,并且协作的流程由系统预定义而不能更改,因此群体协作中冲突的原因一般为任务型冲突,即针对任务存在的不同观点。但是,由于存在社区精神领袖,因此每个参与者面对冲突时的处理模式也会不一样,有的可能选择竞争,有的则可能选择妥协。此外,由于平台类型的不同,冲突的表现模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Wikipedia中的冲突表现一般为使用“回滚”操作撤销特定用户的贡献,而YouTube中的冲突表现则可能为不同用户上传了不同画质下的视频(导致点击率的不同)。未来研究需要探讨群体协作中冲突及冲突管理模式对于团队产出的影响,同时,目前尚未有研究设计出适合于群体协作的冲突管理模式(工具、规则等)。
3)网络和组织形式理论。该理论从结构角度强调组织的层次结构和成员集中度对于团队绩效的影响[35]。例如,具有许多结构洞的组织可能获得更多样化的知识,但同时也会因为成员过于分散而影响了交流效率。再如,水平式组织可能比层次性组织更有效率,因为成员不需要频繁等待上下级对于请求的回应。群体协作团队一般为水平式组织,成员数量经常过于庞大,并且成员流动性高,因此,这种过于分散的组织结构是否对于企业知识管理具有启示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
4)自我效能理论。该理论描述的是个体对其自身能否具有某种技能去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一般用来评估团队成员对某个任务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与虚拟协作类似,群体协作由于其虚拟环境会提升个体对自我效能判断的难度。但是,群体协作中的每个成员均依靠自身的知识背景对于团队作出贡献,由于不存在任务划分(任务退出门槛低),当某个任务超过自身能力时(或者完成该任务的成本超过了其收益时),该成员可以放弃该任务而等待其他能够解决该问题的成员来处理。这与传统“面对面”协作和虚拟协作存在很大不同。因此,群体协作中自我效能对于个人、团队绩效影响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估。
虽然群体协作使得诸多经典理论需要重新评估,但也使得部分理论可能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如公共物品理论认为规模大的团队比小团队在构建公共性作品时更有效率;媒介富足理论认为团队交流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丰富性显著影响团队绩效[35];群体协作平台受社会化软件的影响具有更多的社会化元素(如好友圈等),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如人际信息),因此可能对于建立团队信任、团队支持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6 结束语
群体协作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该概念存在定义描述不清、相似概念互用等问题,直接影响研究过程中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现有研究也缺乏对于群体协作概念的详细界定。通过特征抽取、概念总结、相似概念比较、平台特征映射和现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本文提供了有关群体协作的较为全面的描述,对于未来群体协作相关研究的开展具有参考和规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