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二轮复习诊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年一度的高考复习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转眼间一轮复习即将结束,那么,经过一轮复习后,学生还存在什么问题?二轮复习又如何进行呢?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做了以下诊治。
一、诊断:三大“症状”
经过一轮复习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轻视教材
有不少学生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其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做题、核对答案,而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仍停留在原有“似曾相识”的水平上,因此在解决考查概念的题型时,错误率往往较高。
2.知识零散
还有不少学生将一轮复习看做是简单的重复,只满足于一些基本概念的掌握,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综合运用,经过一轮复习后,各知识点虽然能做到基本掌握,但掌握的知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解题时基本都用不上。
3.能力欠缺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虽然进行了大量的习题训练,但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失误的地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的分析和反思,只关注答案,不注重思维过程,因而常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出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准确、实验题错误多等普遍性问题。
因此,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要对症下药,着力解决上述问题。
二、治疗:五项措施
1.细化考纲,回归教材
所谓细化考纲,简单地讲,就是把考纲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考纲要求的高考内容进行浓缩、简化并逐条过关。生物考纲分为“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两大部分,如何进行“细化”呢?
(1)细化能力要求的做法。生物考纲规定的“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4个方面。“能力要求”的细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把“能力要求”转变成具体的内容。例如,理解能力的第1条要求是“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在复习“基因”时,除了要求明确基因的本质之外,还要把涉及基因的其他内容及其联系一并找出来。与基因的本质有关的知识有:基因与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包括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显隐性基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治疗和基因诊断,等等。二是针对“能力要求”进行训练。例如,实验与探究能力的第4条要求是“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看起来总觉得很抽象,要求很高,将其细化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训练。
(2)细化考试内容的做法。生物考纲规定的知识内容条数较多,在知识内容的细化方面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看书,钻研教材。其具体做法是:在规定时间内读规定的教材内容,即从几月几日到几日看哪一册哪一章哪一节的内容,直到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都要有详细可行的计划安排。二是将考纲要求的知识点逐条进行归纳总结,抽提出要点。其具体做法是:尽量先脱离书本,边回忆、边复述、边记录总结,对于能总结并能表达出来的内容,可以通过;对于不熟悉或者回忆不起来的内容要作为复习重点,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三是在尝试回忆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要适当进行形式上的转换,如图文转换、图表转换等。知识内容的细化,关键在于针对考纲逐条落实,不走过场。
【示例1】考试内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要求: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并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细化考试内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先尝试回忆总结下列内容: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等,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其结构通式略);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梭基(—COOH),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略),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以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运输作用、传递信息和免疫等多种功能。
细化能力要求:在上述尝试回忆的过程中能培养和提高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再选择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训练。
下面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1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A中肯定含有S元素
B.蛋白质的多样性决定细胞的多样性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都是RNA
解析据图1分析可知:A是组成氨基酸的元素,B是氨基酸,C是指肽键。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有的蛋白质含有S,Fe等元素,故A不正确。蛋白质能体现细胞的多样性,决定细胞多样性的是DNA(基因),故B不正确。肽键数目等于氨基酸数减去肽链条数,故C不正确。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是mRNA,运输B的工具是tRNA,故D正确。
2.整合资源,形成体系
(1)构建网络,形成整体。构建知识网络的步骤是:找点—连线—建网。找点是指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找出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为了防止遗漏,可以根据教材目录查找相关的知识点。连线就是把查找出来的知识点,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线连接起来。线有干线和支线之分。干线一般是连接一级知识点的线,通常为一条。支线是连接二级知识点的线,数目较多。在找点、连线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整体考虑知识点、干线、支线的位置,确定整个知识网络的布局,使知识网络条理清晰。专题知识网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的基因知识网络采用的仅仅是一种形式,此外还有图解式、辐射式、箭头式、括号式等。
【示例2】基因知识网络图。
根据高考复习的实际情况看,知识网络的构建任务全部由学生来完成是不现实的,学生应在教师示范指导的基础上分小组合作完成。各个小组的学生可完成一至两个专题网络的构建,再经过小组之间的补充、修改、完善,然后成果共享。
(2)加强比较,突破难点。有比较才有鉴别。生物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既互相联系,又各不相同,各种生命活动都有它各自的规律。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对比它们的组成和活动规律,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突出了教材中的重点,又能加深对各部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列表比较是常用的比较方法。
【示例3】植物育种知识的列表比较(见表1)。
(3)方法归类,加强应用。在复习过程中,要将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并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例如,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计算中的运用;判断细胞分裂图像的方法总结;有关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计算规则;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简单遗传几率的计算方法;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等等。
【示例4】方法归类:有关生物膜层数与磷脂分子层数的计算。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DNA、RNA等)、病菌、病毒等颗粒性物质通过生物膜时,不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也不是主动运输,而是以内吞(胞吞)、外排(胞吐)作用通过生物膜;内质网腔中加工蛋白质后形成小泡等,由于改变了生物膜的结构,所以其通过生物膜和磷脂分子层数均为0。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行物质交换,其不穿过生物膜。值得注意的是,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物质通过它们时,是通过整个细胞,包括两层细胞膜共四层磷脂分子。
例1植物叶肉细胞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进入相邻叶肉细胞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穿过的生物膜的层数和磷脂分子的层数分别是( A )
A.6,12B.3,6C.4,8D.5,10
解析一个叶肉细胞线粒体产生的从线粒体出来要经过线粒体的2层膜和1层细胞膜,进入另一个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要经过1层细胞膜和叶绿体的2层膜,所以,一共是6层膜12层磷脂分子。
例2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进入内质网腔加工后,再进入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最后经过细胞膜分泌出来,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 D )
A.4B.6C.8D.0
解析蛋白质分子通过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都是改变了膜结构的跨膜运动,所以,通过的生物膜层数为0。
3.纠正错误,提高效率
减少错误是提高得分最有效的办法。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养成纠正错误的习惯,避免一错再错,这样才能达到取得好成绩的目的。
(1)建立纠错本。建立纠错本,及时收集自己易错、常错的题目,要把易错重点题汇集起来,整理到纠错本上,借此不断检查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审题的失误、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将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强化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再犯。
【示例5】真核细胞的DNA是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的。研究表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不是同步的,有的先复制成功,有的后复制成功。下列图中(图3)能真实反映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A )
常见错误选B或C或D。
错因诊断审题不清。主要受题干中“有的先复制成功,有的后复制成功”的干扰而举棋不定,从而出现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与染色体相关的知识。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
(2)整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易错、易混知识点因人而异,也有多数学生都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应有目的地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整理,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示例6】细胞部分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举例。
(1)从细胞到生物圈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但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这些层次。例如,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高等植物无高等动物的八大系统。
(2)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但有的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等,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的说法是错误的。
(3)原核细胞的DNA是裸露的,因此,“DNA的复制和染色体的复制总是同步的”说法是错误的。
(4)细胞器都有其重要功能,都能完成一定的化学反应,但细胞质基质才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4.加强思考,重视表达
语言运用能力差,语言表达不准确、不规范是高考答题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用生物学语言(术语)回答问题。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是答题的语言基础和来源,在复习过程中除了要熟悉教材外,还要注意适当读、记、说有关概念。
(2)把思维过程与语言表达联系起来。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但是语言和思维之间又是有距离的,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想得到而说不出”。在复习的过程中,应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多与同学讨论学习上的问题,在适当场合争取自己当“老师”,主动讲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逐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实验解答,“亲历过程”
高考实验题是建立在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实验操作训练,另一方面在解答实验题时,要注意将自己置身于“做实验”的过程中,然后再根据这个过程回答有关问题,这样能大大提高解答实验题的准确性。
实验设计是高考实验题的一个重要内容,解答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流程是:
(1)准确把握实验目的:实验设计要围绕实验目的这个核心来进行,在进行实验设计前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实验设计的目的。例如,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了,还是产生了淀粉。
(2)仔细体会实验要求:实验设计的方案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如将新鲜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但如果题目要求“预测实验结果”,则洋葱表皮细胞的变化应该有3种可能结果:①吸水膨胀;②形态不变;③发生质壁分离。
(3)精心安排实验步骤: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要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条件下尽量简化。
(4)简明组织语言文字:①步骤回答不宜连续描述,要分层分段并加编号;②实验组的设置要进行编号,必要时应画图描述;③尽量使用规范语言作答,不能含糊其辞,如“等量”不要说成“一样多”、“水浴加热”不能与“加热”混为一谈。
另外,实验评价题的解答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实验方案是否违反科学性原则,是否出现科学性错误;②实验步骤是否不严密、有遗漏或不合理,是否与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不符;③材料试剂选用是否正确;④实验结果的描述是否准确。然后做出判断,说明理由并进行更正。
总之,在生物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