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虽然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其主要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高中德育教育还是缺乏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操作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而学分制管理与评价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型的评价模式,其主要作用就在于可以充分地利用激励机制,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德育学分制管理与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德育 学分制 管理与评价 策略
学生德育评价测试是学校德育成效的有效手段, 也是准确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最重要的途径, 但与学科专业评价和管理相比较,目前德育评价一直停留在原地,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使用说教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更有部分教师采取体罚的教学形式,目前最为严重的现象就是教师还是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一、德育学分制的定义
德育学分制其实就是指:把学生的隐性道德指标显示出来,即把学生在与人交谈、学习态度、劳动方面的表现进行整合,其主要以学分的形式表示出来, 以此作为判断学生思想品德最重要的指标和方向。德育学分制的作用就在于:
(一)有利于学生评价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以成绩论英雄,成绩成为了主要的评价依据,完全忽略了道德评价方面。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虽然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尽人意,但是在与人交谈方面却表现良好,所以,只把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不能正确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道德情况。 而德育学分制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点, 其主要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行为区分开来,实施明确分工,使评价结果更加公平性。
(二)有利于使学生认识到德育内容的重要性
将德育学分制有效的实施于德育教学中, 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分不是主要目的,而是一种自我约束的手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知道德育知识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从而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二、高中德育学分制的操作策略
(一)德育学分制的评价内容
在实施德育学分制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求, 制定出相应的德育学分制实施方案, 其内容应该包括:文明礼仪、课堂表现情况、文体艺术和劳动环保等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再对每一方面进行考量与分析,最终设置合适有效的基准分,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制度和违纪扣分标准,譬如:以文明礼仪方面为例,如有同学拾金不昧、善于帮助别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酌情加分,而如果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违纪扣分,后因表现良好可以取消扣分。
(二)德育学分制的评价过程分析
1. 认定。学生、教师、班主任作为实施德育学分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做好榜样。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德育学分知识的实施方案进行评价, 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开出表扬单或者惩罚单,一式两份,一份给学生,一份存档,月底或者班会交给班主任,以便于登记学分。
2. 统计。统计是实施德育学分制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班主任一定要发挥出作用, 根据收集的表扬单或者扣分单进行学分统计,并制作成表格,将其交给学校政教处进行审核。
3. 公示。 即在每次月末或者期末将各班德育学分情况在班内公示,以便于让学生知晓自己有无进步。
4. 总结。 即应该在每次月末对本班的德育学分情况进行分析与整合,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采用激励的语言,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5. 表彰。即根据学生的德育学分情况选出先进文明、学习勤奋、助人为乐等称号。同时,政教处还应该评选出各个方面的标兵,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会干事等等。
二、 德育学分制管理与实践
德育学分应该由学生处、班主任、教务处共同实施管理,最终由教务处纳入学校综合学分制管理中, 并且每月进行一次的常规德育评价,使得德育内容有效的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德育学分,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其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类德育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民主协商,进而有效的调整评价内容,便于教务处更好的进行管理。所以,只要合理的使用德育学分制,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学分制有效的运用于教学中,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应该把德育学分制有效的纳入到学分制系统中来, 并把课程学分与德育学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同时教师还应该健全并完善德育学分制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德育教学目标,使德育内容变得更加清晰、 透明,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并为我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勇.德育学分制评价系统的设计、 开发与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2]方玮.高中成长导师制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3]潘凌理.实施学分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大学,2007.
论文作者:肖锋镝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0
标签:德育论文; 学分制论文; 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学分论文; 教师论文; 情况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