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学“德孝”教育的“三个度”论文_邱伟芬

把握小学“德孝”教育的“三个度”论文_邱伟芬

浙江省青田城东实验小学 323900 

摘 要:“德孝”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对小学生进行“德孝”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德孝”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形成“人文底蕴”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途径。基于此背景,文章对小学教育中开展“德孝”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究,总结了“对接语文学习,让‘德孝’感知有深度;借助特色活动,让‘德孝’情感有厚度;基于多元评价,让‘德孝’行为有广度”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孝教育 深度 厚度 广度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德孝”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小学生展开“德孝”教育既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孝”文化,引导学生尊老爱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是德育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对小学生进行“德孝”教育的过程中,要对接语文学习、借助特色活动、基于多元评价,从而让小学生的“德孝”感知有深度、“德孝”情感有厚度、“德孝”行为有广度。

一、对接语文学习,让“德孝”感知有深度

德育教育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借助有效的载体是十分重要的。道德感知是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德孝”教育单纯地依靠父母的训诫、教师的教导,很难达到德育目的。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学科中本身就蕴含着德孝教育的丰富内容。在对小学生开展“德孝”教育的过程中,要与学生的语文学习相结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无缝对接,将“孝”这一德育目标贯穿到学生的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德孝”的感知。

1.借助经典阅读,感知“德孝”之美。

在我国的经典文学中,关于“德孝”的内容比比皆是。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进行书香校园建设,而经典阅读则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点板块。引导学生开展“德孝”经典内容的阅读,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感知“德孝”的历史文化及“德孝”之美。

例如,在《三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德孝”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三字经》中的“德孝”句子进行诵读,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学生通过这些经典句子的诵读,就能够对“孝”的本质内涵进行感知,将“孝”的内涵扎根内心。

另外,我国关于“德孝”的故事比比皆是,如“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百里负米”等,都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呈现了“孝”的本质。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诵读,学生不仅能够解“孝”方面的故事,而深刻地感受到“孝”的内涵,深刻领悟到“孝”文化的悠久历史。

2.借助语文活动,感知“德孝”要义。

在深刻领悟德孝之美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将“德孝”与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语文活动是十分丰富的,通过与语文活动的对接,就能够有效地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德孝”要义的感知。

(1)在日记中记录“德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写日记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引导学生写日记时,可以让他们记录父母长辈关爱自己的故事,可以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比如细心观察父母言行、用真情实感记录真实生活,在观察后撰写日记。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充分感知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充满真情实感的日记,让学生们再次感受到父母伟大的爱,将感恩之心扎根于内心深处。然后,再让学生在班级内对这些故事进行交流,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对“德孝”要义的内化。

(2)在“心语卡”中呈现“德孝”。“德孝”教育需要一个双边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德孝”心语卡,让学生在“心语卡”上将父母、长辈的称呼、年龄、喜好等信息记录在档案内。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长辈的特殊习惯,这样就能够为实施孝心活动做好铺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深切地感受到父母长辈的爱之深切,为树立孝顺的品德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特色活动,让“德孝”情感有厚度

在对学生进行“德孝”教育的过程中,离不开具体的活动,如果离开了具体的活动,教育效果就会浮于表面。在学生对“德孝”进行感知以后,开展具体的“德孝”特色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德孝”情感进行内化。从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范围来看,家庭、学校、社会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人相比,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三个范围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学校教育具有核心地位,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社会实践更侧重于发挥辅助性作用。因此,要基于这三个途径的不同特点开展具有特色性的“德孝”活动。

1.以主题班队活动为载体,开展班级“德孝”活动。

在学校层面开展“德孝”活动,要以主题班队活动为载体,通过主题班队活动让学生对“德孝”的内涵进行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德孝”的内化。

我校在推行“德孝”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班主任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特色性的主题班队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班主任开展了《小鬼当家》班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父母工作的繁忙与劳累;有的班主任开展了《母亲,我爱您》班队活动课,让学生走进母亲的人生,感受到母亲抚育自己成长的艰辛与不易,活动中充满了浓浓的感恩之情;有的班主任开展了《父爱如山》班队活动课,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解读父爱的伟大。通过一次次的主题班队活动,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孝心在活动中不断得到深化。

2.以“德孝争章”为平台,开展家庭“德孝”活动。

“德孝”教育对接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在与家委员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开展了“德孝争章”活动。本活动面向所有学生展开,活动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德孝争章”在家校互动落实的过程,促进学生对“德孝”的内化。

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让学生完成以下五个目标:早晚向父母请安,给父母沏茶倒茶,帮助父母捶背,主动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自觉完成作业。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力所能及的活动,学生在家庭活动中积极参与,用实际行为展现孝心,让父母长辈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感受到孝顺的美德。在“三八节”里,引导学生给妈妈带来关爱与慰问,有些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来一朵鲜花,有的孩子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给妈妈制作一张精美的卡片,有的孩子善于写诗,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为妈妈编写一首童谣。

为了更充分地把握学生在家庭中的实施情况,创建活动表,呈现实践孝心过程。家长以孩子的实际表现情况为依据,对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进行等级评价,并且写好真实而客观的评语。班主任通过反馈表上的具体信息,与家长展开沟通与交流,颁发孝心奖章。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每个人都扮演起主人翁的角色,他们为自己拟定行动目标,孝心行为在日程生活与学习中得以具体化实现。

3.以“爱老活动”为依托,开展社会“德孝”活动。

在对学生进行“德孝”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德孝”的内化。教育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和家庭,更要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要引导学生树立起为社会服务的态度。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以“爱老活动”为依托把“德孝”教育推向了社会化的深度。

例如,在“敬老日”我们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送上歌曲、舞蹈等节目。还有的同学与敬老院的老人形成结对,定期到敬老院中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带来精心制作的小礼物,送上精心排练的文艺节目。孩子们朗诵诗歌、表演舞蹈、表演小品等,给老人们带来欢笑,用一颗纯真的孝心给老人们带来温暖,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孝心的力量。

三、基于多元评价,让“德孝”行为有广度

教育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流程,评价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德孝”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评价的作用,要运用多元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评价,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学生鼓励,一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要不吝鼓励。为学生构建“德孝”理念,从而促进学生“德孝”行为的不断形成。

1.借助“德孝银行”,“储蓄”德孝行为。

在“德孝”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以“德孝银行”这一载体为依托,有效地“储蓄”了学生的德孝行为。在“德孝银行”中,由两名同学担任“银行管理工作者”的职位,给每位学生发放“德孝存折”。学生在家庭活动中将每一件孝顺事都记录在存折上,并且请家长完成监督签字的工作。月初,学生凭借存折到银行内完成升级活动,并且领取第二本“德孝存折”。每三个月展开一次“结算”活动,“银行管理工作者”根据“德孝存折”的具体情况,推选储蓄额度最高的小孝星,参加班级雏鹰争章评选活动,并且适当发放小奖品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孝心存折”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用细腻而温暖的心灵感受到父母长辈的爱,也用行动进行回馈。这一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2.借助“德孝展评”,传播德孝行为。

学期结束时,学校层面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综合评价活动,借助展台这一平台,班级对活动进行梳理、展示、总结。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将创建过程制作成展板,在全校范围内加以展出,学校红领巾、校园网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运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汇报,主题为“学会感恩、与爱同行”,教师、家长代表积极参与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在思想上深刻感受到孝心之美,在行动上得到引导与启发,德孝活动不再停留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到实处,这正是德育渗透的成功之处。

3.借助“德孝讲坛”,放大德孝行为。

被评选为校级德孝特色班级后,行孝活动并没有终止,而是重新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为了发扬孝行,使人人都成为“小孝星”。 我们在学校中开设了“德孝讲坛”,借助每个星期一的红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等平台,“小孝星”走上演讲台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事例影响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全校学生参与到知孝行孝的行动中。

总之,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对小学生进行“德孝”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促进小学生形成“人文底蕴”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以“孝”文化为切入口,创设多种多样的“德孝”主题活动,以此展开“德孝”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龚春燕 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2]刘宝华 创新德育载体,追求德育实效[J].江苏教育,2013,(4)。

[3]罗丽 冯玉贤 德孝讲堂话德孝,润物无声胜有声——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放路二小德孝教育纪实[J].青少年日记(小学版),2016,(08)。

[4]钱莉慧 陶惠均 小学生孝心教育的实践途径[J].现代教学,2016,(03)。

论文作者:邱伟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30

标签:;  ;  ;  ;  ;  ;  ;  ;  

把握小学“德孝”教育的“三个度”论文_邱伟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