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东方德才小学 113004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机制,这种教育机制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最应该做得并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具备这种自主学习的意愿,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终生学习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小学教师近年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实践中,教师们更进一步相信,拥有了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才可能成长为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教学;自主学习;培养方法
引文: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有了这种态度,不论何种学习方法都可以产生出良好的学习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一旦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那么,在他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减去了被人督促的麻烦,就会增添无穷无尽的学习乐趣。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轻,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探索真知的奥秘,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组织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一、小学生学习现状问题分析
1、低年段学习状态松散,有骄傲情绪
小学阶段一般都是以三年级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学段,在低学段,大多数小学生因为有幼儿园学习的基础,所以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但是,也正因为许多幼儿园的小学化教学,导致小学生入学后轻视课堂学习的现状,因为许多知识他都会,所以反而不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小学教师在这段时期内不能让这些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那么就会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
2、高年段学习状态不严谨,有畏难心理
相对于低年段因为知识的浅显和重复而出现的轻视思想和散漫状态,到了高年段的小学生,因为知识难度的增加,往往一下子难以适应这种变化,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心理逐渐趋于成熟,这时候也学会了偷懒和耍滑头,有些孩子对困难的知识往往不愿意做深入的思考,只停留在表面上作文章。这种不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对艰涩知识的畏难心理,导致许多学生的成绩开始出现下滑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阶段,儿童的自主意识逐渐加强,开始有了更强的自我判断和辨析、思考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家长和教师要相互配合,在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中培养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自己的学习要由自己做主,可以不受他人的支配和监督,就能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完成学习内容的一种学习模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有效的对自己进行约束,可以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较之那些被动学习的学生要强得多,而且,一旦形成了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将受益终生。
三、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探索
1、与家长配合,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刚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内容都较为简单,而且容量也不大,为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在家长会中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不理睬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意图就是鼓励学生养成自己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开学初期,教师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少量的家庭作业,然后不让家长对这部分作业进行干涉,第二天,教师会对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对那些能够记得写作业的同学,教师要提出表扬并进行奖励,对那些忘记写作业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记住今天的作业,通过这种方式,一学期下来,基本上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养成回家后积极主动写作业的好习惯。别小看主动完成家庭作业这件事,对于低学段的小学生而言,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就是在自主学习的路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小学教材中会涉猎到许多与实际生活想联系的知识,以往很多教师对这样的知识往往比较轻视,不愿意做深入的探讨。新课改之后,许多小学教师意识到,其实可以利用这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并通过亲身的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教学中不论哪一学科,都不能只对学生灌输理论,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理解纯理论知识的程度,所以,如果一味学理论知识的话,学生会感到厌倦,长期下去有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所以,小学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堂游戏或者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激发在学生学习中的探究精神。
3、以小组合作为中心,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一直是一种比较受广大教师推崇的学习模式,因为这种学习模式中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时甚至需要整个班级一起合作才能完成一个项目。而且一般情况下,需要合作的项目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就给学习带来了挑战性,而挑战往往更能激发全体同学学习的热情,为自主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
4、以拓展探究为目标,加大学生自主学习钻研的动力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如果教学中,一味的给学生浅显的知识,那么学生有可能就会对学习感到无聊;相反,如果一味给学生艰涩的知识,学生又会对学习感到厌倦;所以最好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在进步中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
结语:谈到小学阶段的学习应该重视哪些方面的问题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说,小学阶段的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培养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自主学习的习惯。只有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小学生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克服外界的压力,才能够在不论何种课程中受益。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用在学习上就可以说,如果一个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他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的一半里程。所以,每一个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而不是一味的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劲。
参考文献:
[1]刘驿驰.谈谈小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读与写2017(9)
[2]朱静静.浅析如何培养良好的小学学习习惯[J].小学教学参考2015(3)
论文作者:杨光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自主学习论文; 小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