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晖区和平乡卫生院 湖南衡阳 421000
【摘 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胃脘痛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观察组)、80%(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胃脘胀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稀等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其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用于胃脘痛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消化内科;胃脘痛;柴胡疏肝汤;平胃散;中医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病症,发病率较高,患者多伴有胃脘胀痛、食少纳呆等症状,严重影响到其身心健康[1],故临床主张对胃脘痛予以积极治疗。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药治疗胃脘痛取得了良好进展,本研究针对100例胃脘痛患者开展研究,以探讨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胃脘痛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2月)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中男女各有28例、22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41.83±15.42)岁;观察组中男女各有29例、21例,年龄为20~64岁,平均(42.09±15.36)岁。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选择奥美拉唑,口服,1日2次,分别于早餐前30min、晚餐前30min服用,每次给药剂量为20mg。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组方为柴胡15g、川芎15g、厚朴15g、白芍15g、枳壳15g、苍术15g、陈皮20g、香附10g、炙甘草10g,水煎取汁,每天1剂(300ml),分别于早餐前、晚餐前温服。
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胃脘胀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稀消失时间)、中医证候评分(采用Liker 4级评分法对胃脘胀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稀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值为0~3分,得分随着症状缓解而降低)、不良反应。
1.4疗效
评价标准为[2]:(1)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胃镜检查可见胃部溃疡病灶消失;(2)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胃镜检查可见胃部溃疡病灶面积缩小;(3)无效:未达到“好转”的评判标准。(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22.0版本,计数资料描述为例(%),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描述为(),行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观察组)、80%(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4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用药后发生2例腹胀、1例口苦,对照组用药后发生1例皮疹、1例腹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胃脘痛属于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发病后多表现为胃脘胀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如患者在发病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其病灶往往会继续扩大,严重时会引发其他严重后果[3],因此,临床上需对胃脘痛予以积极治疗。
现阶段,临床西医治疗胃脘痛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可在酸性环境中与细胞膜H+/K+-ATP酶进行共价结合,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达到抑制消化道病变进展的效果,但部分胃脘痛患者经单一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疗效。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中药炮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用于临床上逐渐得到认可,胃脘痛是中医病症,其病变脏腑以胃为主,但其病变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寒气内蕴,纳运失司,气机不畅,久之则引起痞满、胃脘胀痛,故中医治疗胃脘痛的原则为散寒止痛、健脾理气[4]。柴胡疏肝汤、平胃散均为中医治疗胃脘痛的名方,方中柴胡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川芎可活血行气止痛,厚朴可下气除满、燥湿化痰,白芍可养血柔肝、平肝止痛,枳壳可理气和中、止呕消食,苍术可祛风散寒、健脾祛湿,陈皮可理气健脾、消积散结,香附可理气疏肝、调经止痛,炙甘草可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药性,诸药合用可共奏行气止痛、疏肝解郁、健脾消食之功[5]。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其各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其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说明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可提高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快地缓解其临床症状。本研究还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的用药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用于胃脘痛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柴胡疏肝散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3):17.
[2]利春红.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45例[J].陕西中医,2015,36(9):1150-1151.
[3]窦立刚.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136-137.
[4]刘永芳,于红.隔温阳益气饼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8,40(5):598-600.
[5]赵希锋.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胃脘痛36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4):129-130.
论文作者:谢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柴胡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症状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