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要把握好几个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把论文,好几个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把握好中国审计特殊性和审计发展普遍规律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基于客观的需要产生,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和变化的。如果不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本质。国家审计也是一样。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首先要搞清楚现代国家审计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是监督国家和公有资产,国家审计要坚持依法独立审计原则,国家审计需要建设较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这些都是现代国家审计发展的一般规律,需要我国审计理论界进一步研究,加深认识。同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充分考虑中国审计的特殊情况。国外的审计理论和经验可以吸收和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这是因为,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国家审计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之路,必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一定要将现代国家审计的发展规律与中国审计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所谓结合,不是简单地研究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制度与制度的比较,而是借鉴现代国家审计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中国审计实践遇到的问题,发挥中国审计的作用。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才能取得实效。
(二)把握好中国审计发展与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的关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的,而在每个事物内部,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的。国家审计是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基础、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这些与审计有关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就是审计的外部社会环境。审计的外部社会环境制约着审计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对其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又有反作用。当审计能够适应其外部社会环境需要时,就能够起到改善外部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相反,则会起阻碍作用,并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不能抽象地、孤立地仅仅对审计本身加以研究,而是要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将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并将其放在其所处的特定时间和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理论研究,更加科学地揭示中国审计自身发展规律,更加有效地指导审计实践,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当前,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首先要了解审计工作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环境,了解党和政府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了解人民对审计工作的新期望。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审计工作新的目标和任务,研究调整审计工作思路,研究改进审计工作方法,研究加强审计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
(三)把握好立足中国审计当前状况和放眼长远发展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事物都是发展过程,过程都包含许多阶段,各个阶段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区别要求我们注意阶段之间的差别性,只能去做那些必须做又可能做到的事情,不可超越阶段;互相联系要求我们在实现某一阶段任务的时候,切记这是实现长远任务的一个阶段,不能忘记或者放弃长远的奋斗目标,要在实现阶段奋斗目标的同时为实现下一阶段目标准备必要的条件。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要以科学的审计理念指导,要从当前中国审计实际出发,对审计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将人们在审计实践中的不自觉行为总结上升到理论,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然后再利用审计理论来指导审计实践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科学的预见,才能关照好发展的各个阶段,才能未雨绸缪,争取主动。审计理论要指导审计实践,审计理论自身必须有较强的前瞻性,能够从一些细微的变化中发现趋势、发现规律,见微知著,引领中国审计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把握好中国审计全局性问题与局部性问题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不但作为矛盾而存在,而且作为系统和过程而存在。作为系统,它包括诸多要素;作为过程,它包括发展的诸多阶段。事物的全局,就是事物诸多要素、阶段所构成的整体。全局与局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一种普遍联系。相对于全局来讲,各个要素、各个阶段都是局部。全局由局部组成,但全局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而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局部所形成的整体。在事物的发展中,全局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因此,全局高于局部。全局理顺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局部的发展。但全局又离不开局部,全局目标的达到要靠各个局部的共同努力。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要站在全国审计的高度,重点关注事关中国审计科学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推动中国审计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应该清醒认识到,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审计工作千差万别。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要在重点关注事关中国审计全局性问题的同时,充分考虑中央和地方审计工作、不同地区审计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关注各地审计的局部性问题,善于总结各地审计的特点和经验,并且通过对这些局部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