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435000
【摘 要】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手术中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一般资料为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手术的脑动脉瘤患者,共85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对照组22.50%(9/4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护理干预
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局限性异常扩大所致动脉壁瘤状突出,跟动脉硬化、创伤、脑动脉壁局部先天性缺陷等因素有关[1]。约80%的脑动脉瘤均为先天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介入手术是治疗脑动脉瘤的最有效方法,本院对于实施介入手术的脑动脉瘤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以分析其效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一般资料为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手术的脑动脉瘤患者,共85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研究组45例。研究组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平均(50.26±2.13)岁。后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后动脉瘤13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17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平均(50.21±2.18)岁。后交通动脉瘤8例,大脑后动脉瘤11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16例。两组患者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做好生活护理等。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①入院评估:在患者入院后评估年龄、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肝硬化等,并在进行造影前监测患者的尿量、尿素氮、尿常规、内生肌酐等指标。②心理护理:脑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血等,疼痛剧烈,且病情进展迅速,故患者可出现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及时安抚患者,同时进行心理疏导,给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注意事项等。③术前准备:遵医嘱控制血压,预防癫痫,给予抗凝药物,监测凝血功能,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前6h禁食禁饮,备皮等。
1.2.2术后护理
①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血压等变化,详细的记录患者的24h出入量、引流量等,观察穿刺点部位有无渗液、渗血、血肿等,异常情况立刻告知医生处理。②基础护理:将床头抬高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拔除鞘管后采用沙袋压迫6~8h,并使用弹力绷带固定穿刺点部位,时间约24h,嘱患者不要屈曲患侧躯体。术后清淡饮食,低盐、低脂,但少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③并发症护理:术后给予抗血管痉挛药物,预防术后脑血管痉挛,对于术后单侧肢体无力患者,应进行CT检查,行抗凝治疗等。术后1~3d密切监测血压,以免造成血压骤升,及时发现破裂先兆等。④出院指导:术后6个月内遵医嘱服用抗凝药,自我监测有无出血倾向;定期来院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以SPSS23.0版本软件计算,计数资料用X2值检验以%表示,若组间对比P<0.05,则为差异显著。
2.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对照组22.50%(9/4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脑动脉瘤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多见于老年人群,该疾病起病突然,病死率高,属于最危险的脑血管疾病之一[2]。一旦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神志不清,严重者可昏迷[3]。不过有少数患者可在破裂出血前出现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或是在睡眠中发病,且无明显诱因。介入手术属于治疗脑动脉瘤的重要手段,是在造影剂的辅助之下,自股动脉将导管送入到患者瘤体所在的部位,将弹簧圈置入瘤体内,将瘤体封闭,达到止血的方法[4]。而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属于确保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重要前提[5]。本次研究所采取的是临床护理干预,术前进行入院评估,评估、筛查患者的术前危险因素,完善术前准备,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情绪激动属于重要诱因,因此护士在术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保证生命体征稳定;而术后加强基础护理、病情监测、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等,可降低并发症,减少护理差错,确保患者的安全。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对照组22.50%(9/40),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可见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综上所述,对于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陈永霞.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04):506-508.
[2]周红艳. 心理干预护理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16,28(4):125-126.
[3]刘焱. 优质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4):110+112
[4]孙宇.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1):243+247.
[5]路忠华.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6):156
论文作者:赵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动脉瘤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术前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