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技术新企业影响技术转移因素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高技术论文,因素论文,技术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探讨了美国高技术新企业的技术来源及其在创业期间影响技术转移的因素。这对我国刚刚兴起的高技术新企业认识、寻求、把握技术机遇、加速技术转移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技术 新企业 技术转移 影响因素
1 高技术新企业的技术流动过程
高技术产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外部条件除了资金、市场以外,重要的就是技术,高技术新企业能否获得先进技术十分重要,先进技术是它健康成长的生命线之一。
高技术企业在创业时主要依靠技术转让,技术转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企业家能否从各种不同的孵化资源中创造新技术。因此分析高技术新企业创业时期的技术基础,对企业掌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MIT的E.B.罗伯特教授提出的假设和理论, 描述了一个作为新企业技术基础的个人技术转移的框图。高技术新企业的技术基础一般都不是由新公司的研究开发部门自己开发的技术,而是由最早的技术企业家通过个人转移来的技术,技术企业家对技术的能力、态度、悟性、学习努力程度和兴趣对技术转移到高技术新企业有重要影响,此外,企业家对技术荒废的时间对技术转移是有影响的,如图1所示。
该框图假设高技术新企业的技术或技术决窍的转移主要是通过企业家个人的技术流动来实现的,因而省略了外部因素:如经济气候、特殊市场等。这一模式的关键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新企业的创建人运用其所接触到的技术或转移其在以前就职单位所掌握的技术决窍。图中上部可利用的先进技术资源指的是知识和技术,它们来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如工作经历,教育程度,学术杂志、书籍、朋友的介绍等等,既可以是全新的信息,也可以是以往已知的知识。它转为个人所掌握的技术,然后再由个人将技术转移至高技术新企业。技术源为新企业提供的是更高层次的适用技术,而不单纯是研究成果。
要想转移技术,企业家必须能够掌握技术源的信息,了解有关这项技术的一般性知识,并能运用这些技术。因此企业家对技术接触得越多,技术背景了解的也就越深,个人的能力提高得越快。接触技术的时间的长短仅是影响个人学习的因素之一。在技术源里做什么工作以及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影响着个人与技术的关系。另外,个人的知识面及其运用知识的面越宽,他掌握新技术也就越快。
技术转移与企业家个人的能力有关。个人能力指的是接受过一定的教育而具备的学习能力及其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能起的作用。它对技术转移有重要作用。如果不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机械、电子基础和相关行业的知识,要想掌握技术就会有很大的困难。其次,技术转移还与企业家的个人素质有关。并非具备一定的知识,就能转移技术,它还和企业家是否乐意不断学习、接受新技术和掌握新工具有关。有些人喜欢迎接挑战;有些人却对此感到厌烦,后者不可能抓住机遇,转移技术。
学习可以使人不断地储蓄“潜在的可利用的技术”,但仅靠个人所获取的知识还远不足以使技术转移。时间的耗损,缺少机会常常关闭有用信息的大门,最终导致个人逐渐对技术和技术决窍荒疏,会因技术过时而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使原来可用的知识库逐渐枯干。因此不断地学习,充实新的知识,抓住机遇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流动的最后一个过程是技术被个人掌握和运用。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是获得运用技术的机会。以前曾成功地进行过技术转移的人有经验,能更迅速地认识和把握新的机遇,而技术的实际应用又能够加强人个对技术的认识和利用,当机会降临时,他不但做好等待的准备,并能迅速捕捉技术开发的机会,加快开发的进程。
2 最初的技术转移对新企业生命攸关
2.1 技术转移对新企业影响
从技术来源单位(下称源单位)转移来的技术对新企业的影响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类。
(1)直接影响的技术
新企业创业时或后来应用的技术是创业者在源单位学到的,如果没有源单位的技术,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企业。
(2)部分影响的技术 企业运用的重要技术部分来自源单位, 部分来自技术人员在新企业兼职中所学到的知识,二者的结合使原有技术更加充实、适用。
(3)影响不明确的技术
指企业在没有源单位的技术情况下也可以运行,但具有源单位一般的技术背景和技术决窍,这对它们形成新技术很重要。
(4)无影响 企业与源单位技术毫无关系。
因此,判断新成立的企业对技术转移的依赖程度取决于其对源单位实验室的依赖程度。例如从美国MIT林肯实验室分离出来的125个企业,对源实验室技术依赖的程度就差别较大。受原有技术直接影响的企业有32个,部分影响的企业34个,影响不明确的企业为43个,无影响的企业只有16个。其中109个企业感到原有技术在企业的创立时期非常重要。另外,对29个生物药品企业的研究也表明,他们更加依赖于原有技术,其中50%认为如果没有源单位的技术,则新企业举步为艰,还有13%承认企业部分重要技术来自源单位。
1983年,《经济学家》在对硅谷182家(1977~1982 年间创立)企业进行研究后指出:其中75%的企业创立人曾从事过成为新企业核心技术的工作,54%甚至从事过类似的生产。
从工业部门进行技术转移要比高等院校和实验室进行技术转移复杂得多。在对39个从一家规模较大的电子公司分离出来的新企业的调查表明,其中只有16%的新企业直接依赖于源单位的技术,24%的新企业部分地依赖于源单位的技术,总的来说小于40%。该电子公司的法律部门提到与这39家分离出来的企业有许多知识产权纠纷,包括法律诉讼、专利许可、放弃从事源单位的技术声明等等。许多企业在开发和使用复杂技术时曾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工作人员把在企业内学到的技术转移出去,甚至建立与他们对立的企业。有些特殊的企业通过防止知识外流的手段来保护它们的利益。而具有多种技术的企业却不太在意从企业分离出去的技术商品化,他们对技术转移持较宽容的态度。
2.2 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不同于研究,是那些企业能够立即应用的先进技术,是新企业潜在的生存基础。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像晶体管那样研究成功后立即投入生产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例只是凤毛鳞角,而多数情况需要进一步开发,并将开发的成果推广。近几年,许多新企业,尤其是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的新企业,都特别强调开发的重要性,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新企业,并不断地开发推广新产品。
企业家在技术源单位工作的性质对技术转移十分重要。如果他以前所从事的工作开发成份大,就具有可转移到新企业的潜在的可用的技术,那么技术的直接影响的比例就大。目前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技术转移方式:(1 )从事开发工作的人在创建新企业时就将源单位的技术直接转移到新企业;(2)从事研究的人在创建新企业时, 他们只把从前所做过的研究作为新企业的部分基础,注意吸收大量的其他来源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以形成新的技术。因此他们在创建新企业之后,需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以利用的技术,实现商品化。
表1 企业家在技术源单位的工作性质和技术转移
表1说明51 个新企业的企业家在技术源单位的工作性质及其对技术转移程度的影响,这些企业家都是从技术源单位分离出来后直接进入新企业的。一般说来自源单位从事开发工作的企业家将技术转移到新企业的比例较高。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准企业家(或兼职企业家),他白天在源单位工作,业余又为新企业工作,他们既了解新企业的技术需求,又能在源单位找到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统计表明,在MIT 实验室工作的准企业家要比全时企业家更能够直接把源单位的技术转移到企业去。从逻辑上讲,准企业家们必须为双重目的而工作,既满足市场需求又要满足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还要获利。他们更愿意将他们所在实验室的研究开发项目或与实验室有关的其他技术转移到新企业中去。因此,身兼二职的准企业家是技术转移的中坚。
3 个人能力、年龄和态度对技术转移的影响
影响企业家转移技术的另一因素是他对技术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包括个人对有关技术的认识,领悟和推断能力,而这些又与企业家所接受的正规教育有重要关系。
3.1 正规教育
虽然正规教育并不一定能代表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所获得的知识量,然而,大量的材料表明教育水平和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根据美国的情况,技术企业家一般都受过硕士研究生水平的教育,图2 表示企业家的教育水平(横坐标)和技术转移(纵坐标)之间的关系。
图2 教育水平(横坐标)和技术转移(纵坐标)的关系
表2
整体教育水平和技术转移程度
表2列出接受过一般正规教育,或比正规教育高一些, 或低一些的企业家群与技术转移的关系,数字比较表明有硕士学位的企业家转移的技术最多。
3.2 年龄
表3 企业家的年龄和技术转移(n=115)
企业家的年龄对技术转移有影响。由于年青人更贴近技术开发,因此在技术转移方面,年青人要比年纪大的人更具优势。然而,年纪大的人在其职业生涯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较多,把握技术的市场机会要比年青人更准一些。表3说明了115个美国高技术企业家在企业创建时期创业者的年龄和技术转移程度的关系。30岁以上40岁以下的企业家技术转移的比例最大,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技术转移的能力开始减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年龄制约着技术转移。
3.3 工作态度
除了能力以外,个人的工作态度也是影响学习的一个因素。在工作中积极主动,高标准严要求,敢于面对挑战的人要比那些认为工作枯燥无味,甚至感到痛苦的人能更容易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那些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将来无论是受雇于人,还是自挑摊,都愿意继续从事技术开发和转移的工作。他们在所创建的新企业里较多地、有效地将源单位的技术转移过来,表4表明了94 个企业家在源单位的工作态度及其与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
表4 原单位的工作态度与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
3.4 时间延迟对技术转移的影响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企业家的技术积累都能像瓜熟蒂落那样自然实现技术转移,有些技术会因未被及时应用而过时或被人遗忘,出现了“技术的无形损耗”,或“技术信息的生命力折半的”问题。
企业都不想让自己的雇员在学到技术后脱离出去与自己竞争。一般来说,企业通常与雇员签定严格的合同,合同中通常有严禁雇员在合同期内为竞争单位工作,或到其他单位从事相同的技术工作,这种限制一般在合同期满后的1~3年仍有效。因为有些企业认为一段时间不从事有关专业工作可能会削弱雇员转移本企业技术的能力。图3表明了128家企业的企业家从离开原单位到创建新企业之间的时间。企业中有63个企业是在企业家离开原单位后立即成立的,也有一部分企业是在企业家还未离开原单位时就成立了,有85个企业是在企业家离开原单位4 年后成立的。离开原单位的时间长短不仅与创建新企业有关,而且与技术转移的程度有关。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研究与开发第一线上所掌握的技术优主优势会慢慢失去。离开实验室的时间越长,实验室的技术影响就会越小,技术转移的可能性就越低。表5列出了118个企业的企业家离开源单位的时间与技术转移程度之间的关系。
图3 离开原单位的年数(横坐标)与新企业成立(纵坐标)的比率(n=128)
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开原单位后立即成立(4 年内)新企业的企业家技术转移的程度最高,占94%,其次是部分采用技术源技术在4 年内成立新企业,占85%,而在4 年后成立的企业直接和部分采用技术源的技术分别仅占6%和12%。
技术优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下降,这就反映出源单位只在一定时间内占相对优势,假若高技术新企业长期不开发新产品而从事大量的其他贸易活动,那么对原有的技术和技术人才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高技术新企业为了积累资金,弃“技、工”而从“贸”,长此以往原有的技术优势可能丧失。
表5 离开原单位到创建企业之间的时间与技术转移程度(n=118)
年直接 部分不明确无
立即2519
13
5
1~2年
2 32
-
3~4年
3 64
2
5~6年
1 36
2
7~8年
- 19
1
9~10年 11 11
3
>10 - -3
2
总计
3233
38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一些刚从源单位分离出来的高技术新企业初创时期的技术背景及先进的研究与开发单位的技术如何通过个人对新企业产生影响。
(1)如果技术源单位是开发型而不是研究型的话, 它将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发源地。
(2)研究型企业家在实验室从事开发工作的时间越长, 接触技术源的机会越多,技术转移到新企业的机会也就越多,效果也越好。如果企业家一边在源单位工作,一边用业余时间创建新企业的话,技术转移的效率会更高。
(3)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企业家接受、 理解和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较高,对技术向企业转移有着积极作用。硕士可能是技术转移的主力。
(4)个人的工作态度影响着工作能力, 那些在源单位热爱工作并成绩卓著的人在新企业中他转移的技术既多又好。转移技术的年龄以25—40岁为最佳。
(5 )离开原单位到成立新企业之间的时间的延迟对技术转移很有影响,离开原单位成立新企业的时间越晚,技术转移的效率越差。
收稿日期:1996—02—15
注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