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 浙江衢州 324000
摘要: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进行常规性血液透析90d以上、初次透析年龄>18周岁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协同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自我概念、信息索求量表得分及总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透析方案依从性及饮水依从性对照组患者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传统护理模式弊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关键词:协同护理;血液透析;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
血液透析治疗通过利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以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存[1]。患者于门诊接受透析治疗后回归家庭和社会,缺乏医护人员的监督和指导,自护能力不够且治疗依从性差[2]。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因素较多,如治疗方案、生活习惯、液体及饮食摄入和药物等[3]。为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选取我院常规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给予协同护理干预4-5月,现将具体研究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常规性血液透析90d以上、初次透析年龄>18周岁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5.6±5.2)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6.8±5.9)岁。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长期滥用药物、患有出血、感染甚至更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了解研究内容及目的,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症状管理、药物使用及饮食等方面,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措施包括:(1)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的疑问并进行解答,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及相关药物知识教育,给予患者用药时间、剂量、方法和禁忌指导;告知患者调整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及透析期间饮水量;依据自身情况适度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3)技能培训。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使其在家期间可对患者尿量、体温及体制量等基本生指标进行测量,熟悉对内瘘穿刺点长时间出血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和依从性量表的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自护能力与依从性,问卷由两组患者接受相应护理4-5月后独立完成。自护能力测定量表由知识与信息寻求、动机和自我概念3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最高100分,得分越高,患者自护能力越强;依从性量表包括透析方案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和饮水依从性3个项目,每个项目有“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非常符合”三个选项,分别得0分、1分、2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护能力
两组患者接受相应模式护理后,在动机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自我概念、信息索求量表得分及总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虽可挽救尿毒症患者生命,但会引发诸多并发症,且高昂透析费用易让患者心理产生较大压力。因此提高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在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中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除规律的到医院进行透析外,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家中进行血压测量、身体锻炼、饮食管理等自我管理和内瘘维护,因此自护能力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并不理想[4-5]。而本研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弥补了传统护理模式弊端,淡化医护人员而强调患者家属日常护理作用,医护人员作为教育者和协调者,发挥患者家属及其自身主观能动性,充分加入日常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此外,治疗依从性也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性因素[6]。近年调查研究发现,患者依从性不仅仅决定于患者的家庭条件和受教育程度,与其所处的医疗环境、心理状况也密切相关[7]。CMM组成了以医护人员为主、专科医生及心理医生为辅的护理团队,充分发挥团体的协同作用,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积极心态,通过心理护理和突发情况应对指导,帮助家属建立更好的社会支持[8]。本研究中接受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也较对照组高,充分证明了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自护能力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影响积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连珍,赵建荣.影响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07):377-380.
[2]陶珍晖,陈育青,曹立影,等.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07):372-376.
[3]郝桂华,阮洪,杨志.血液透析患者口服磷结合剂依从性测量量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3):1921-1924.
[4]徐萌,符克英.行为护理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7):2130-2132.
[5]林建梅.基于家庭功能开发与应用的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1458-1461.
[6]王亚梅,梁东,陈小玉,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05):684-687.
[7]薛聪平,徐东芝,徐桂芳,等.透析患者磷管理的强化健康教育[J].浙江医学,2016,38(11):898,901.
[8]蒋欣欣,何强,李一文,等.经股静脉置入带隧道和涤纶套双腔导管建立血液透析血管径路[J].浙江医学,2016,38(04):288-290.
论文作者:陈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能力论文; 两组论文; 模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量表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