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1]2004年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运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对20世纪女性文学的核心思想和写作趋势进系统研究。 本文分导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导论部分简要说明了论文的主题思想、逻辑展开以及所运用的批评方法。正文共有十章,其结构由描述精神分析学影响女性文学的发展演进作为纵向框架,由女性文学在精神分析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品质作为横向框架,其主旨是从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联系出发,剖析精神分析学与女作家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精神分析学对20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演进的影响,揭示在精神分析学影响下女性文学所形成的独特品质,以期推动中国女性文学体裁类型研究和比较研究领域的拓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精神分析学的思潮特征、精神分析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精神分析学对20世纪女性文学的影响比较集中地出现在五四时期、40年代(以张爱玲为代表)和新时期等几个阶段,本文就以这几个阶段作为论述重点。 20世纪前半叶女性文学在精神分析影响下呈现出了独特的精神分析特色。五四女性文学中以袁昌英、凌叔华和丁玲为代表的第一代女作家,她们对潜意识心理的揭示、对性压抑的重新阐释以及对心理分析技巧的最初尝试,从而拉开了女性精神分析文学的序幕。40年代张爱玲继承了五四精神分析文学的传统,以恋母情结、性变态心理、人格分裂和个体本能与社会文明的冲突等四个方面的刻画,以独特的女性心理揭示和情结的书写而把女性精神分析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 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同样呈现了非常明显的精神分析特征。李昂在精神分析学的关照下,对情与性的冲突、性的扭曲以及男女权力关系等问题进行大胆揭示。而欧阳子小说则运用精神分析的诸多概念,用大段的内心独白对人物的深层变态情结进行了探索,对女性灵魂的分裂和自我的挣扎做了真实而深刻的描写,显示了精神分析女性文学的长足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精神分析在女性文学中复归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王安忆、铁凝、残雪和陈染等女性作家在性别意识觉醒的同时,把精神分析作为自己最为契合的理论资源。在精神分析方法的使用上,王安忆对精神分析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叁重人格理论和悲剧理论的完美诠释,铁凝对现代女性心理和身体书写的关注,残雪对梦境的刻画和精神分析意象的使用,陈染对女性隐秘心理和各种心理情结的书写,显示了精神分析女性文学创作的高峰。 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创作进程看,女性文学把精神分析的特质深深植人了客体当中,同时也使女性文本融人了精神分析的演进之中,由此形成了精神分析女性文学的叁个总特征,即性观念的变化,对变态心理的聚焦以及在小说技巧上的精神分析特征。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特征,一方面使女性文学保有了恒久传承的力量与可能,在精神分析的烛照下,各种女性的心理世界与生活状态、女性的道德重建、女性价值观的整合,及其对整个民族的文化意义这些前瞻性的问题得以逐步深人,另一方面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性,更显示了20世纪中国文学所呈现出的真正多元的丰富与发展。
王艳峰[2]2009年在《从依附到自觉》文中指出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的批评文本的分析、从两个维度来研究我国20多年来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如何从对男权批评的依附到试图确立女性言说主体、建立女性自己的理论体系的;2、以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参照系统,研究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差异性。本文认为,80年代后半期社会文化层面的女性意识在女性文学研究界的成功建构标志着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试图从男权话语中分离出来的开始。之后,通过女性形象批评、重构女性文学传统、女性写作研究、性别诗学的建构等四个方面,走上了女性主义自觉化、理论化的历程;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差异性。女性形象批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最早的批评形式,它通过对男性作品中不真实的女性人物的批评实现对男权文化的批判,是女性性别自觉的开始。我国的女性形象批评不拘泥于真实的女性社会生活,自觉运用多种方法深入文学文本内部分析女性形象被压抑的真相,更加令人信服。重构女性文学传统在研究对象上摆脱了对男性文学的依赖,试图通过对女性创作的历史、风格、主题、结构及女性创造力的研究中建构女性写作者的主体地位。我国重构女性文学传统尽管有很多批评实绩,但一方面缺乏女性美学方面的探求,另一方面集中于现当代文学领域,对古代女性文学传统的构建还不够。女性写作理论试图以身体为语言建构女性的主体。我国的“女性写作”理论过滤掉了西方比较明显的生理色彩,强调女性作为创作主体的创作行为所具有的反抗与颠覆男权文化的特点。这种文化策略一方面强调了女性书写行为的反抗性、提防被男权话语所利用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也放弃了对世纪之交兴起的“身体写作”进行批评的话语权。“性别诗学”理论标志着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觉,它与西方女性主义诗学的不同在于,试图通过建立一种基于性别维度的文学理论体系改变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仅仅建立在“女性经验”之上的局面。值得警惕的是,女性主义的立场是否会因为性别诗学的以“性别”取代“女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传统的理论体系代替鲜活的批评实践而改变。
姜彦臣[3]2017年在《《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妇女杂志》(1915—1931)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行量最大、发行时间最久、覆盖面最广的女性期刊,发行17年间,影响深远,是近现代中国女性文化的典型代表。当代学界对其有诸多研究,但对杂志中丰富的女性文学批评却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首次全面整理《妇女杂志》中45位女性作者所作的51篇文学批评作品,采用细读方式,分析其具体内容与理论特征,进而深入探讨近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特征与发展路径。论文共分六章。第一、二章概述《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作品与作者。共整理发现51篇女性所作文学批评,以1920年为界,分为文言和白话两个阶段,据其内容特征大致可分为诗话类作品、研究性作品和随笔类作品叁类。写作这些批评作品的共计45位女性作者,大都未见有生平考述。研究发现,这些女性大都在新式学堂或家族私塾中接受过教育,其中有女学教师、女学校长、社会活动家、革命者;她们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名流也多有往来。在地域上,以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的作者为多。第叁章主要对女性诗话类作品进行了考察。在《妇女杂志》连载的《小南强室笔记》《镜台螺屑》《瓶笙花影录》《瑶台玉韵》4部女性诗话中,或侧重“论诗及事”,或侧重“论诗及辞”;采用以意逆志、本事批评、比较批评等方式,对明清时期的106位女性诗人及其诗作进行了点评。被女性诗话评论的女诗人集中于江南一带,多为闺秀作家,诗话的女性作者推重德才兼具的女诗人,对“清”“情”、怨而不怒、风格自然的诗歌赞誉有加。第四章主要分析具有研究性质的批评作品,包括6篇文言作品和11篇白话作品。研究发现,这些批评,涉及对女性与文学关系的多角度探究,女性作者们对铭文、歌谣表示出特别的兴趣,她们或综论中国诗文发展流变过程,或比较文言作品与白话文,或倡言白话作为新文体的社会功用。还有的文章对顾太清、朱淑真、赛维宜夫人等女性作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女性作者多采用社会批评视角,体现出人本主义文学观,也可从中看到她们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的萌芽。第五章探讨随笔类批评作品。随笔类批评共计29篇,主要为序文、读后感以及其他性质的随笔。在这些批评作品中,有对女性文学创作动机的描述(包括记录个体经验、坎坷生平诱发创作、有合适的创作机缘几个方面)、对作品独具视角的评论;对文学阅读问题的多方面探讨(包括对阅读功用、阅读倾向、阅读要求的讨论几个方面),还有对文章写作方法的讨论(包括阐述游历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指导写作教育的进行、阐释写作需要实践与理论的储备)等。体现了女性批评作者日渐开放的视野与视角独特的批评特征。第六章总结《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特征与研究价值。批评语体由文言向白话,批评形式与对象由单一到丰富,批评话语由传统到现代是《妇女杂志》女性文学批评呈现出的总体特征。这批女性批评作者及作品,对于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而言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这些女性文学批评真实记录和保存了当时女性的创作状态、文学阅读等情形,极具史料价值。《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作品真实反映了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成长历程。女性作者们对女性诗作的品评、对女性与文学关系的强调、将女性文学与追求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等结合起来的批评思路,均体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女性文学批评思想,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刘艳琳[4]2010年在《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生命体验的性别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钟情于生命体验的书写,这是所有优秀的作家一个共同的特点,因为生命体验乃是一个作家经久不衰的创作驱动力,也是作家永不枯竭的艺术源泉。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出于一种倾诉的目的,对自己的生命体验尤其关注。由于自然属性的决定,女性承担着哺育生命繁衍种族的人类使命。这一使命所形成的一种绵远悠长的女性心理,使女性作家天生就具有一种对生命的敏感、理解和关注。当然,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首先诉之于女性的生命体验,以此为基点,才能真正传达出女性对生命、对自我、对世界存在的感悟与观照。我们可以说,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生命体验是一个介体,通过它可以触摸到百年中国女性文学现代性进程中精神文化的内核与走向。作为一种生命内在的解释性苏醒,女性生命体验一直游离于主流语境,它实际上是一种否决固有历史存在根据的“质疑性文化行为”,是一种女性文化语境。那么,从这样一种女性文化语境出发,来探讨20世纪女性书写的意义,能够清晰地印证基于女性生命体验之上的存在主义式的女性生存真相。阐述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生命体验和性别书写之间的关系是本论文的主旨。20世纪以来,写作成为中国文学女性走进自我内宇的方式,她们通过书写女性生命体验来思考女性存在本体的伦理意义,并坚持自我的自由伦理立场,向内转向自身存在,在书写中找到自我认同和理解世界的途径。本论文意欲抛开性别理论的两极,但不回避两性差异,回到体验、回到个体,融合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知识,以20世纪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的限制叙述视角文本为样本,对20世纪中国女性——这一群分裂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女人——她们生命路上的遭遇,她们的欣喜、疼痛、伤怀作一次直面自身体验的追索。“她们”也许只是一个她的多重分裂,或者这一个“她”也可能是“她们”的全部聚合。本论文试图呈现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的一种努力,一种尝试着建立属于女性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生命意义的努力。论文的关键词是:女性生命体验。它意味着对男性成见所长期遮蔽的另一世界的最本原的呈现,意味着回到女性自身,表达她们基于独特的生命体验所获具的人性深度,意味着通过女性的性别话语把女性所特有的身体状态,生理状态及由此带来的内心体验展现出来——而不仅仅是用中西女权主义理论来解读文本达到一种社会批评或表明一种政治倾向。本论文从六个方面对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生命体验的性别书写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章着重探讨女性生命体验与女性作家人格建构之间的关系。女性书写中的女性生命体验与女性主体人格的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女性生命体验的价值与意义就取决于女性主体人格建构这一前提。启蒙女性群体的性别觉悟在于她们在自身的生命体验中,彻悟了男性中心文化将女性对象化的久远文化传统,从而形成了对女性自我世界的透视能力,探索女性心灵的强健之路,使建构健康、独立、自由的体现女性文化优质的女性人格尊严成为一种可能。在女性作家的女性书写话语主体意识的建构中,既有对男性中心话语樊篱的破,也有对于女性自身精神结构中的负面因素的破,正是在这种有破有立,自破自立的书写现实中,女性作家的生命体验和女性作家人格主体的建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第二章探讨女性生命体验与女性书写的转化。由于时代的特征、文化的承传以及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所赋予中国知识女性的历史角色和使命感,20世纪的中国女性作家在生命体验的书写上无论其题材、内容、基调以及蕴含其中的情绪倾向,都呈现出比较大的相似性,她们根据自身的生命体验,共同在作品中书写着女性人格建构和转换的凝重和困惑。毫无疑问,女性的性别觉悟首先是从认识自身开始的,对自身生命体验的观照,对自我人格成长历程的反思,尤其是对自我异端性人格特征的解剖与展示,这都标示着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的巨大的历史进步。一旦女性将聚焦的眼光从男人移向自己,一旦女性真正发现了自身所蕴含的潜能和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女性主体人格的建立就不再是一个历史的神话了。第叁章是本论文的重点所在,走向文本自身,探讨女性生命体验书写的主题形态。本章分为四个部分,一.成长体验(真实的惶惑/互为镜像的同伴与姐妹情谊/情感的隐秘渴望),二.性爱体验(自在自为的性——真实的需要/性的异化——无爱之性),叁.情爱体验(爱的残缺与绝望/对“情”的偏执和不肯迁就的决绝),四.孕育体验(生命创造的喜悦/不能不说的痛/沉重的母性)。第四章探讨女性生命体验与生命伦理之间的关系。女性生命体验与道德伦理的互生互成可以说是20世纪女性生命体验的性别书写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女性作家通过女性生命体验来思考传统文化伦理背景下女性存在本体的伦理意义,并由坚持自我的自由伦理立场向内转向自身存在,这正是女性写作的题中要义。第五章探讨女性生命体验的异化。女性从自我认同开始,走上了认识自己的过程。随着这一认识过程的深化,尤其是对女性自身心理缺陷的进一步挖掘,直接导致了一种女性内源性深重焦虑感的产生,这种难以化解的焦虑感在外在因素的刺激下,转化为同性恋、虐恋、恋父情结等种种女性生命体验的异化状态。结语部分探讨了女性生命体验与当代中国女性文学走向。总体来说,“生命体验”的自我发现和书写,贯穿着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历史的全过程。如果说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的叁十年中,女性生命体验的书写还处于一种朦胧的、自发的、含蓄和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表达阶段,那么,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女性生命体验的自我书写就已经发展到自觉地、直截了当的、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撑的阶段。可以说,女性生命体验的逐渐被重视,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显着的发展趋势,它趋向于对人的感受合理性的拯救,力求消除各种知识话语的蒙蔽,返回事物未被异化的原初状态。
张灿[5]2015年在《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女性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现代女性诗歌(1917—1927)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主潮中诞生、成长起来的,以冰心、陈衡哲等为代表的女性诗人所取得的成就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文学的重要收获之一。她们的诗歌突破了古典传统闺阁文学的局限,以平等的姿态与男性展开文学上的对话,首次进入男性垄断的文学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男性话语独霸文坛的局面。这些苏醒了的女性诗人不仅书写自己的真实人生体验,而且对时代的主题、社会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女性诗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也为后来的女性诗歌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但由于时代及自身的局限,她们的写作还存在女性意识不够突出、模拟男性作家口吻写作等问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导言部分概述研究现状以及女性诗歌概念和现代文学中女性诗歌的发展轨迹。正文部分包括叁章。第一章:第一个十年女性诗歌的崛起。通过分析女性诗歌出现的背景、浮出地表的女性诗人及女性诗歌的创作主题与艺术方法等,整体介绍第一个十年的女性诗歌。第二章:第一个十年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意识。从封建传统的大胆反抗、自由爱情的热切呼唤、独立自主的强烈追求、女性情感话语的表达、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等几个方面论述第一个十年中蕴含的女性意识。第叁章:第一个十年女性诗歌的意义及局限。
沈潇[6]2018年在《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对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提出的“作者身份焦虑”(anxiety ofauthorship)理论进行性别维度的阐释,详细分析了从中抽象而来的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并对其具体空间表现及女作家使用的修正策略之共性进行考察。女作家作者身份焦虑是基于亚文化地位的来自权威身份恐惧的焦虑,指向对女作家充斥着超越障碍的现实窘境的反思。它是文化中女性性别身份焦虑在文学领域中的变型表现,二者具有异质同构关系。在与现实相似的文学亚文化境遇中,书写成为反压制行为,而由于女作家性别身份与文学单一精神性别语境的格格不入,使女性书写与负面情绪为伴,与愤怒甚至疯狂境遇为友,呈现出复杂的病态化表现形式。其中,“疯女人”的出现使女作家的愤怒感受在文本中呈现出具象化的极致形态,暴露出“替身(double)策略”的存在,它可被看作是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文学产物。因此,对“疯女人”隐喻性的剖析是本论文核心部分的重点,她所具有的符号性可被当作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面具或道具加以利用。为强调女作家精神痛苦、“疯女人”的隐喻性及普遍女性现实境遇间的关系,本论文将“作者身份焦虑”概念替换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提出者亦认为“替身策略”是女作家“第二性文化身份”焦虑的产物,而“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更近其实质内涵,它能够将女性性别身份对女作家造就的创作心理障碍更为直白地表述出来,也即它能够将“作者身份焦虑”最核心的内容指示出来,从而将造就女作家对权威身份恐惧的原因,用更直接的方式暴露出来。绪论部分阐释了概念替换问题的因由,以贴合此研现实情形的方式完成了对先期假设问题的概述与文献综述,并对各章节内容、研究范式、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本论文经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结合对“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性别维度的把握,以期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表述,探讨更细化的问题并试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首当其冲即是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焦虑理论的内涵着眼,探寻其中作为“作者身份焦虑”说的灵感来源部分,重点在于说清“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核——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形成过程的始末情形,试图将吉尔伯特与古芭从中获得灵感的具体过程抽象并还原出来。由此,第一章提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论点凸显出来。通过对影响焦虑说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辨识来完成对后者的宏观释意。并从对影响焦虑说六个修正比具体内涵的阐释中,对女作家自我修正方式的类别进行假设与讨论。第二章经由对女性身体空间、现实文化空间、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及文学空间的分层研究,来完成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综述。第叁章回复到对女作家本身的关注上,抽象出女作家类别,将其与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对比,从而对女作家所代表的女性经验进行凸显,探寻她们心理经验层面的转变。第四章对女作家修正策略的表现方式做以宏观归纳,将意象按冷暖色调进行划分,并依修正策略的显隐特性将其概括为字面空间置码式表现与深层网状结构表现。结语则作为容括针对与论点有关的其他问题的追问部分而存在。本论文将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看作一种理论研究的前提,将其定性为建立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文本批评实践研究。本论文站在理论层面完成了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界说和二次抽象。由于吉尔伯特与古芭的研究掀起了英美妇女中心批评的高潮,本论文依托妇女中心批评的明确指向,以重建新型美学经验为目的来进行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的论述。本论文同时采取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方法,将其在文学中的运用看作中性立场的分析方式,在对其借用与活用之余,结合具体论述内容,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做以女性主义式的修正和重释。本论文结论偏向于对女作家在复调式叙述与文本架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技巧的肯定,并由此接近对男性化作者权威概念的改写可能。由于对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界定方式处在变动中,因此整个论文的论说均可看成是对这一概念所做的具有层级分析意识和递进关系的说明。
闫红[7]2007年在《铁凝与新时期文学》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时期文学重要的贯穿性作家,铁凝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复杂存在。她的创作虽与新时期文学主潮若即若离,却与新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存在着一种更深刻的默契。论文揭示了铁凝以多重身份的写作(政治身份、知识分子身份、女性身份、知青身份)全方位的参与了新时期文学的建构,这几重身份既矛盾碰撞又和谐统一,形成了既重视文学的社会责任和伦理价值规范,又尊重生命意义和个体自由超越的现代性价值理念,拓宽了当代文学的精神边界;她极具东方美学思想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实现了文学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和谐平衡。她是一个既受大众文化欢迎、又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并坚守纯文学创作的作家。她以自己独特性的创作抵达了时代精神和文学殿堂的顶峰,成为能够影响新时期文学的几个重要作家之一,这意义丰瞻的“铁凝现象”本身显示了她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价值。本论文作为铁凝的整体研究,在新时期文学的宏阔背景上,以新时期文学的历时性发展为“经”,以作家主体不同身份写作共时性审视为“纬”,以对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铁凝创作的尴尬生存与自主性坚守、铁凝在新时期文学中独特的美学价值为补充。可以避开传统的研究模式,既从文学史出发来研究和发现铁凝的独特性、丰富性,且能以现代性、身份写作为价值坐标穿透其复杂多义的叙事文本,对其繁复的文学意蕴做出合乎真理性的阐释,以期在学术层面上达到对铁凝研究的整体性突破。同时,以铁凝为参照来审视和反思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问题,可以为新时期文学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收获,为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和价值重建提供借鉴和启示。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借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通过对铁凝政治身份认同和政治身份写作在新时期主流文学中的价值的研究,重新阐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论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下,铁凝的政治身份经历了被动认同、艰难对接、主动选择、和谐建构过程。她的政治认同是与鲁迅先生的“听将令”相一致的,是自己所选择的具有时代先进思想和历史进步意义的现代性政治,在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伤痕文学”、“主旋律”文学等主流文学创作相比,铁凝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文坛的僵化政治思维和概括化、类型化的叙事模式,将政治性内容审美化,在文本中把对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论证、文学本体的审美品格和人性深度融为一体,极大的提升了主流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地位。铁凝实现了文学与政治最大程度上的优化,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文学与政治的想象关系的桥梁。第二章通过对铁凝知识分子身份写作的研究,辨析这种写作在新时期知识分子现代性叙事中的特征和意义,关涉知识分子叙事中话语表达、职责担当和文化重建的问题。论文通过铁凝与新时期的“新启蒙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对比研究发现:在80年代,铁凝继承了鲁迅的“立人”思想,冲破了“极左”思想的束缚和新时期文学的“集体叙事”,以对启蒙理性的审美置换实现了个体对群体的穿越和超越;90年代铁凝以知识分子的“边缘和守卫”的姿态建构着真善美的文学,避免陷入“新写实小说”的理性主体的缺失和道德理想消解的审美现代性困境,获得现代性叙事的短暂平衡;新世纪,铁凝在启蒙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的完美融合中建构起崭新的知识分子现代性叙事,为后革命时期建构宏大叙事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审美表达的借鉴。而众多“新历史”小说在对“宏大叙事”的逃逸和精神借力的贫乏中陷入“史诗化”的困境。铁凝规避了知识分子现代性认同中过度自我或消失自我的尴尬,为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叙事文学提供一个跨世纪的重要启示。第叁章对铁凝女性小说作重点分析并辨析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得失。铁凝把现代性理念与传统观念优势互补、把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艺术契合,冲破传统男性文化束缚与西方女性理论误导,建构起铁凝独有的女性形象系列和真善美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拯救女性文学叙事的危机。论文认为,铁凝女性身份的认同经历了诗性自我、女性自我、理性自我的不断成熟的发展过程:铁凝以诗性自我塑造了以“香雪”为代表的美仑美奂的少女群像,弥补了新时期初期深陷男权文化中心的女性写作的匮乏;80年代中期以后,铁凝以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审丑与审美的双重变奏中实现了对女性自我的超越,既是对张洁、张辛欣们忽视女性本体生命欲求的弥补,也是对林白、陈染们过度陷于女性偏执的警醒;在新世纪,铁凝的《笨花》体现了女性意识叛逆后回归新的时代精神和宏大话语的趋向,预示了新世纪女性文学审美态度上的重大转变。第四章参照价值现象学理论对铁凝知青身份的写作进行阐释,同时对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复杂流向及其局限性作出探讨,为知青文学的研究提供建设性的话题。铁凝较早以作家的眼光和独立的姿态表现“文革”和知青生活,《村路带我回家》、《麦秸垛》中,她超越了纯粹的知青作家的政治尖锐性和功利性,以个人化叙事表现出对意识形态工具性要求的游离而具有了现代性意义。《玫瑰门》、《大浴女》对文革中肆意放纵的恶魔性、对我们民族文化基质中的痼疾进行冷峻的批判和反思!铁凝知青身份写作弥补了知青文学的缺憾,呈现出拯救与逍遥的不同的审美姿态与价值承担。第五章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借用布迪厄有关文化生产场域的理论,研究了90年代以来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铁凝与消费文化的奇遇与突围,以及文学的自主性问题。铁凝与畅销书“布老虎”的接触与疏离,显示了她对消费文化资源的挪用和反思中坚守住了作家的独立身份;她的小说与影视改编从共生共荣到背离变异的关系沉浮中,揭示了文学与电影之间世俗妥协与精神对立的绞缠;而网络中的铁凝则被消费社会抽空了文学家的内容,改写为时尚的符号或明星。铁凝的经历代表了知识分子悬浮于大众消费文化中自救的焦虑和确证的艰难,她对文学的人文本性和美学本性的坚守说明,作家应以富有活力的感觉方式和表达方式更广阔的指向社会,才能建构起文学自主性。第六章从审美层面对铁凝创作美学价值进行分析,进而讨论新时期文学中诗性失落和审美褊狭的问题。论文认为,铁凝以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和意义化的创造性抒写,实现了对诗化小说叙事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对当下日常生活叙事中诗意消解、意义流失的补救;其极具东方美学风貌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涤荡污秽暴力的美学褊狭,是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审丑与审美失衡的纠偏;而其对文学理论的探求和文学创作规律的总结也显示出内在的生命力和独创性。铁凝创作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审美价值提供了当代文学所缺乏的东西,对建构文学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开启了新世纪文学通往艺术审美的回归之途。研究得出,铁凝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据着一个特殊重要的地位:她是一个对真善美执着追求的、代表时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纯文学作家,是新时期的文学洛神。她为建构当代文学相对稳定和谐的表意系统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指出了铁凝创作的局限性和当代名作家创作危机,如何使中国文学在21世纪把握历史机遇,创造新的辉煌,是铁凝等中国作家和文学研究者都须认真对待的现实课题。
万莲姣[8]2007年在《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1985-2005大陆)》文中指出鉴于目前中国文艺学领域还没有从诗学方面专门系统地阐发业已存在的中国性别诗学的情形,本文以1985-2005这20年来的中国大陆为具体时空标识,考察了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这一个”。文章首次分层辨析了性别诗学概念系统,找出了目前困扰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侧重探讨:A.中国本土性别诗学、B.西方性别诗学的中华地域化实践两方面的内容;既尊重基础性工作——女性文学研究,又依赖其集中表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更不忽略“和而不同”这一不为性别而性别的文化审美价值“越界”。与此同时,本论题提供了一种诗学新景观,指出中国性别诗学的叁种类型,是在“性别审美意识形态”多元文化层面上、在审美目标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得以呈现的:其一,在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是一个独特的参照方,其公民女性主义审美实践,已不失为现实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学理论支撑之一;其二,人际(含性际)“差异中的平等与和谐”跨文化越界审美策略,有望塑成一种全球文化正义伦理风化之一。总之,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比较诗学的跨文化研究等方法,本论题:一是以文学为根据地,探讨的是一个基于性别的身心一体的“人”问题,而不应阻塞于目前被社会妖魔化的所谓女人“性”问题,或仅仅为所谓的男女关系问题;二是实现一个直截的现实目的,避免中国女性主义写作之路越走越窄,从而有望升华中国女性主义品格。
林树明[9]2003年在《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比较诗学尊重异类文化的理论要旨为基本向路,综合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文学人类学、文艺心理学、原型批评、社会学批评、读者接受批评、后殖民批评、解构批评,以及阐释学、传播学、新历史主义、生态主义等诸种理论与方法,大量运用第一手材料,采取跨学科多向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系统地从文化层面和诗学语境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生成背景、伦理取向、现实意义及诗学精神作多维视野的观照。 本论文主要从理论探源、理论检视与省思、理论建构及展望等叁个方面展开讨论,剖析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状况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各流派的特点,研究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代各种批评理论的复杂纠葛、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它对我国当代文学批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世界女性主义批评和整个文学理论的发展所做的特殊贡献、性别问题与民族文化有何内在联系等问题,以期克服引进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某些盲目性,弥补国内学界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系统梳理相对薄弱的缺陷,进行跨文化诠释及跨文化对话,促进两性文化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其创新之处表现在两方面:一、大量翻译运用第一手英文材料,对女性主义原有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梳理与比较;二、原创性地提出了新观点、新理论。 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包括序言、第一章、第二章)论述了研究对象、方法及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讨论了女性生存的历史境况、女性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梳理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各派批判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学科特点或诗学精神,以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读者接受批评及解构主义等批评理论既接纳又拒斥的对话原则;肯定了其在促使文学批评理论从形式主义范式向更具综合性的文化批评范式转移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翔实的论述批驳了那些认为女性主义批评“没有理论”、“缺乏理性”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了各派女J性主义批评的弱点; 第二部分(第叁章)是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语境中,审视中国近代女性主义思想的流变,凸现明清以降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讨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负载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男性从事女性文学批评“代女性言”的特点及意义、现代女作家的性别意识等,男女平等意识是我菌现代文化、现代文学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新时期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理论资源,至今仍有特殊的意义; 第叁部分(第四章)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讨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存在的必然性与已然性,审理中国大陆与台湾女性主义批评的主要阵容,分析比较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钩勒其由女性主义批判向性别诗学建构、由文学批评向跨学科研究,以及逐步趋于学科化的发展轨迹。 第四部分(结语)是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趋势的期望: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学的发展,男女二元对立式的女性主义批评蒋遂步〕向两性互识互惠的“性别诗学”瘫,但这并不消弥性别特点,性别特症蒋永选是丈李观照中有趣而重要的维度。
余琼[10]2016年在《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大批女性作家"浮出历史地表",以其出色的创作实践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其中,一些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频繁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取得了相当成绩。显然,"女性作家"与"乡土叙事"这两个要素在此一时期中国文坛的同时凸显,并非仅是偶然事件。作为一股渐露锋芒而又具有某种鲜明群体特征与积极文化诉求的创作潮流,它的存在恰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端口:本文着意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基点,以男性乡土叙事为参照,从"性别"之维切入乡土书写,考察"女性"与"乡土"结合后所呈现的诗学特质。同时,还以"乡土"之"点"察女性文学之"面",探究它对于女性文学的补充、丰富、拓展之功。如此,这就牵涉到对女性乡土叙事的生成背景、文化立场、主题倾向以及审美艺术等多维度的综合考察。具体到行文布局,全文共计七章,可分为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叁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解决选题缘由、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相关性问题的阐述与厘清。重点在于从宏观角度对新时期以来女性乡土叙事的整体特征及文坛影响进行把握,指出其对乡土文学及女性文学的双维度意义,以及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扫描与概述。第二章探究女性乡土叙事景观的生成。从现实背景、作家动因以及文学情境等叁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男性作家相较,女性作家最重要的叙事新质要属因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女性经验与女性意识呈现,而新时期以来"乡土中国"的现实情境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传播的适逢提供了此一时期的创作契机。无论是因时代际会结缘乡土的"知青",还是情系故土的"地之女",抑或是出于乡土审美性需求的"新生代",她们以或无意或自觉的女性意识构筑乡土叙事"越轨的笔致",从而实现与男性乡土叙事的汇流与分延。接下来,在上述"外部力量"的梳理基础上,论文将正式进入到文本的"内部研究"。将分别通过柔化历史、欲望探求、成长关注、审美艺境等四个章节的具体剖析与论述,概括出女性乡土叙事独特丰厚富有异质性的美学内涵与诗学贡献,从整体上把握其对女性叙事传统与乡土叙事传统的延承与突围。第叁章论述女性作家在历史言说上的特殊审美发声方式。在此题域,"日常"历史观与女性主义立场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共振",女性作家以边缘视角与性别意识作为一种有效的叙述策略和言说特征展开历史重构。其中,"日常历史"叙事旨在走出男性宏大历史叙事的偏执,而对人性的多维透视与执着言说则旨在揭蔽历史图景中个体的生存世相与生命本真。同时,她们还倾心于运用温情笔触营造一种温厚与宽恕的品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期在大自然的哺育中返归到一种"诗意的栖居"。第四章考察女性作家基于性别立场对欲望话语的重构及其意义。这里采取狭义的"欲望"概念,即意指关乎身体的欲望,围绕着身体、性爱、孕育等方面展开论述。指明其意义除却对以男性为创作及言说主体的乡土欲望书写的共鸣,更在于基于性别立场对于女性长期作为欲望客体的叙事反拨,呈现出与男性欲望叙事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第五章针对女性成长类型及问题的内部聚焦。女性作家对于乡村女性的成长发现,经由生理发育层面延至心灵成熟层面,再深入到精神建构层面的叙事建构,其要旨在于对长期处于被盲视状态、潜藏于乡土叙事之中的隐性主题——女性成长进行去蔽。她们以女性视角对留守乡村女性、进城乡村女性以及下乡知青女性等叁种成长主体类型的成长历程及困境展开观照与反思,指出乡村女性由于身处农村文化荒原语境及深陷男权中心意识桎梏,其成长之途长期面临的"主体镜象的绝对匮乏"这一重要而基本的事实。第六章从乡土叙事艺术性方面的审美特色着手,分析其所呈现的诗性品格,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可以说,新时期女性乡土叙事承续了"五四"新文化以来对乡土中国的浪漫主义抒情书写传统,而这种诗化风格艺术特征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语言和意象的诗意运用。同时,女性作家尽管在文体上多向古典传统致敬,但这并不妨碍其对西方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借鉴。其中,尤以向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技法借用与融合为表征,体现出高度的诗画同构意识。此外,就可能存在的艺术缺陷问题,则主要指出其中最具普遍性、也最为代表性的两点,即自我"重复"和逻辑"失真"现象。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侧重于在上述主体部分的总述及分论基础上力图将女性乡土叙事放置在文学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意义观照,旨在肯定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所取得的丰赡硕果之时亦指出其限度并寄予展望,提示着女性乡土叙事值得期待的话语前景。
参考文献:
[1].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D]. 张浩. 北京语言大学. 2004
[2]. 从依附到自觉[D]. 王艳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 《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研究[D]. 姜彦臣. 济南大学. 2017
[4]. 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生命体验的性别书写[D]. 刘艳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5]. 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女性诗歌研究[D]. 张灿. 中南民族大学. 2015
[6]. 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D]. 沈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7]. 铁凝与新时期文学[D]. 闫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8]. 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1985-2005大陆)[D]. 万莲姣. 暨南大学. 2007
[9]. 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 林树明. 四川大学. 2003
[10]. 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D]. 余琼. 浙江大学. 2016
标签:中国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 铁凝论文; 文学批评论文; 女性主义论文; 精神分析论文; 女性文学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艺术论文; 性别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男性审美论文; 读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