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创新型的理论与思路,在满足国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新政策发展的需求下,我国建筑行业传统理念向着更加环保、绿色、节能等方向进行转变的同时大力地推行新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因其节能、环保、工期短等优势,已成为混凝土建筑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从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的建筑优缺点入手,对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的施工工艺以及如何提高施工效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施工工艺
一、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建筑施工工艺的优点
1、节约资源
装配式建筑住宅建筑有利于建筑资源的节约,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装配式建筑住宅在建筑过程中的资源节约相较于传统建筑模式主要体现在:(1)更优秀的保温方式。装配式建筑采取两面混凝土加上中间挤塑板的方式,与传统的外墙外或者外墙内保温的方式相比,前者的保温性能更加优秀。(2)避免外墙脱落,节约因外墙脱落而浪费的资源,同时达到了保温层与外墙同寿命的目的。传统外墙的保温模式很容易造成外墙的脱离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装配式建筑模式有效避免该情况的发生,避免资源浪费。(3)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采取预先购置构件,提前统一进行制作的方式,这种方式比传统现场进行构件的施工方式施工上的难度更小、施工的效率更高效。另外,采取预制构件的装配式建筑住宅在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与传统的方式少,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国家的木材资源,满足国家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
2、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发展已是不可避免地趋势,而在发展的同时注意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工艺正是在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创新型技术。该项施工工艺在预制构件的理念基础上,有效节约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木材浪费,减少施工建筑中因处理预期外的建筑垃圾,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
3、节省人力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采取预先统一车间生产方式,以流水线的作业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降低意外发生。在这样的工作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度较小、技术难度较低,这使得对工作人员的数量要求降低,从而降低员工数量,节省人员开支。
4、缩短工期
预制构件的方式使得更多墙板与叠合板在施工前已经由工厂统一生产,减少了传统建筑施工中的现场制作过程,降低施工强度,缩减流程,使得整个施工流程更加简单快捷,缩短了施工时间。比如,就在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中,现浇构件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及砼浇筑都会占据不少关键线路时间。而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则只有钢筋砼构件安装占据一点时间,同时可以减少许多装饰面层水泥砂浆湿作业等,从而节省大量工期。
二、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建筑施工工艺的缺点
1、预制构件带来的缺点
预制构件带来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预制构件由于是在厂家进行统一的流水生产,规格均非常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放线测量的难度。为了避免因为放线尺寸过大或过小导致预制构件安装不了,需要测量放线尺寸十分精确。另外,对标高的要求也非常精准,标高不准的剪力墙将造成不必要的重新制模。(2)在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技术层面的或是人为的原因,也可能导致预制构件在尺寸上出现误差。这种误差的产生导致了拼接的不均,为了拟补这种情况,会导致工期延长、成本增加的缺陷。(3)预制构件均在一个生产厂家进行生产,如果该厂家出现不可抗力,很容易导致整个工程的延误,造成巨大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细节缺陷
装配式建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其施工工艺的特点,容易在施工细节上出现缺陷,主要如下:(1)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以混凝土为主要结构,这就对进行预留预埋空洞时的位置和尺寸的精确度要求极高,否则错误的预留预埋位置或尺寸均要导致对已经浇灌完成的混凝土进行开槽,不但增加难度,还延长工期。(2)八字形的预制底板缝隙及时在采用了用抗裂砂浆来进行勾摸缝隙的方式,正八字型板缝也容易出现掉落伤人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调整版型,使板缝由正八字形向倒八字形转变,避免脱离伤人。(3)在处理外墙的板缝时,多采用耐侯胶,耐侯胶使用寿命可达到三十年,是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胶。但因为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耐候胶老化加快,寿命缩短。而这时更换老化的耐候胶非常的不方面。(4)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外挂版进行设计的时候会出现有带有止水橡胶条的,也有不带的,而没有止水橡胶条的及时用耐候胶进行处理依然会出现渗水现象,影响建筑住宅安全。
3、造价较高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造价较高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较高以及由于管理不利导致的造价较高上。具体如下:(1)装配式建筑相对体量小、规模没有上来、构件场布置不均衡、任务不饱满。(2)工程造价较高。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楼板厚度上要高于传统式的建筑楼板厚,使得建筑材料在使用时大幅增加。(3)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的施工方式,使得生产构件的厂商一家独大。再加上造价管理无法有效地跟进,在厂家独大的情况下,造价幅度较大,普遍呈现偏高形势。
三、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工艺要点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的施工工艺要点主要集中在叠合板的预制施工以及预制剪力墙的施工这两个方面。其中后者主要是指灌浆的施工工艺要点以及PC板的运输安装。具体如下:(1)预制叠合板施工。在对预制叠合板进行吊装时,需要利用摸数化吊装梁起吊,要求整个过程缓慢进行,并且要保证整个叠合板的平稳性。在正式安装前,还需要提前准备设置临时支架。(2)预制墙板施工。其一,安装PC板。根据PC板安装状态,将其立放在堆放架内,用预面预留的吊环进行吊装。其二,灌浆施工。灌浆施工的拌合料需要采用现取现用的方式,要求混合料温度在5~40℃之内,要避免阳光直射,且要注意其初凝时间为15min左右。应用灌浆套筒作业保证灌浆质量达到专业标准,遵循从下向上的顺序,通过PVC灌浆孔依次完成灌浆作业,待浆液达到最上端的PVC灌浆孔并流出时,则可确认灌浆筒内全部灌满,利用软木塞将溢流孔以及灌浆孔全部封堵严实。其三,现浇墙板模板安装,PC板务必与现浇墙板保持紧密贴合,严禁预留缝隙,确保达到整体拼接的效果。
四、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效率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工艺是目前住宅建筑施工中较为领先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可有效提高国家建设行业的发展进程。目前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提升:(1)加强各个施工单位的交流,避免重复工作浪费资源。每个施工单位均有自己独特的优秀技术,与其他单位互通有无,可取长补短,有效弥补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住宅在施工中的优势,为建立更好地住宅建筑打下基础。(2)加强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的施工技术,通过对技术的不断改进创新,推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推广,从而提高国家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工艺符合国家现代化住宅建筑的需求,是国家建筑工程行业施工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其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做到节省建筑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保护施工环境,为国家发展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充分理解建筑企业贯彻落实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重要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住宅的使用寿命,为建设安全、环保的生存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晓,杨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初探[J].四川水泥.2014(21810)
[2]牛向冲.关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
论文作者:金波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住宅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施工工艺论文; 方式论文; 叠合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