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网陕西省电力物资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新常态,持续审计作为弥补传统审计短板的创新审计方法而受到关注。电网企业作为大型集团企业,采用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策略迈出了持续审计重要的一步,文章通过分析电网企业内部审计中应用持续审计的障碍,提出持续审计有效应用于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为后续企业实施持续审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电企业;持续审计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以来,企业规模呈扩张式发展,经济业务频率加快且分布广泛,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成为企业生存的基本能力。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免疫系统,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提供合理保证,大量现实的或者潜在的信息使用者认可经过审计的信息,从而进行有效决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后,信息使用者对信息及时性和审计信息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的职责已经发展到信息提供者的阶段。传统审计偏重事后审计,审计时间距离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间隔长,审计活动用时也长,不能满足环境变化和社会需求,创新内部审计方法迫在眉睫,持续审计正是为了适用信息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持续审计是指独立审计人员在相关事项发生的同时或发生后很短时间内,提供审计报告,对委托项目提供书面保证的一种过程或方法,涉及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分析性程序及审计报告等各个程序,具有持续性、即时性、自动化、风险控制特征,满足信息时代对审计的持续性和实时性的需求。
一、经济新常态下电网企业实施持续审计的必要性
第一,适应经济常态新变化的必要。2014年我国正式开启全面深化改革,中央对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为: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速度的回落要求内部审计不再一味追求数量价值的提升,更要思考如何增加企业的内在价值。内部持续审计通过实时监控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系统,快速测试企业经济交易,不但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还能减少委托代理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实现企业内部价值增值。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审计程序,来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证据等的变化,激发内部审计人员主动采取更为有效的审计技术——持续审计。
第二,满足企业内部审计需求的必要。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内部服务领域扩大是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内部审计本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以促进企业控制风险、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为目标,以控制为中心的内部审计转变为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内部审计,工作重心由事后审计转向事前、事中审计,工作范围由财务审计扩展到企业的营销审计、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传统审计审计范围窄,时效性差,在企业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的大趋势下无法持续监控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审计在这种大环境下显得尤为必要。
二、持续审计在电网企业内审中应用的障碍
第一,配套实施环境欠缺。首先,制度环境不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虽然在很多地方体现了持续审计的思想,但没有明确提出持续审计的概念,持续审计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企业内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目前未曾要求内审部门运用持续审计来提供实时和连续的信息,持续审计的实施在企业内外都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保障。其次,企业信息化水平不够。持续审计的实施是基于企业完成有效的信息化的基础上,电网企业作为大型集团公司,近几年在普及信息化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但企业历史数据庞大,在ERP系统进行数据导入、数据调整的工作量大;地域辐射广阔,各单位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契合企业的信息系统在逐步开发完善,业务人员对系统的熟练度不高,企业完成信息化尚待时日。最后,成本效益难配比。持续审计能够缩短审计工作时间,减少内审人员工作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但其依赖于信息环境和网络技术,初期需要花高成本去研究开发适应于企业持续审计的系统,实施时需要大量资金去维持持续审计的工作,短时间内效益不高,影响企业实施持续审计的信心。
第二,技术开发和应用限制。一方面,持续审计相关的技术开发不成熟。持续审计系统通常由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在系统执行审计过程中,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并将数据转换传输至审计数据仓库,与初始设定指标进行比对,异常数据及违背初始设定的数据能够触发系统警报,并通过电子报告形式传送至内部审计人员,由内部审计人员评估和应对。数据采集模块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兼容、数据转换的信息技术依托、大数据存储的容量、数据在线分析等技术难题成为企业开发应用持续审计系统的阻碍。我国除部分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金融行业外,其它企业将持续审计应用于内审工作中还不多,且持续审计系统通用性不高,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经济业务建立独立模块,电网企业可借鉴的经验少。目前电网企业研发的智能持续审计系统,偏重于数据的持续审计,内部控制和持续监控实施程度较低。另一方面,技术应用有阻力。持续审计系统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对接来采集数据,或采用分离式,或采用嵌入式,无论哪一种都将企业所有业务部门放入了内部审计的监控之中,一旦内部审计人员出现问题,企业将面临重要信息外泄的巨大风险,为降低这一风险,企业需要花额外的支出来监控内部审计部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持续审计系统随时通过预先设定的标准来识别例外事项,管理者盈余操纵空间被限制,管理层出于对成本和盈余操纵的需求考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限制持续审计系统的运用,或者延缓持续审计的应用。
第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难适应。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内部审计师进行持续审计的意愿是持续审计可以实现的关键。我国内部审计受重视时间短,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单位甚至没有独立的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来自工程、营销、财务、审计、法律等专业,专而不全,信息技术和风险评估方面的技能不足,而持续审计系统的在线分析和关键指标的衡量需要熟悉企业运营情况及经济业务特点,全面了解企业经营风险,熟练运用信息系统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达标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审计应用的瓶颈,短时间内需要花大量时间摸索学习持续审计系统,提升技能适应持续审计系统,工作负荷可能远超传统审计,将严重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应用持续审计系统的意愿。
三、持续审计有效应用于电网企业内审的对策
第一,完善企业内部信息化环境建设。在现有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中增加持续审计的内容,规范内部持续审计目标、应用要求、操作规范、披露报告机制等内容,让持续审计的实施有章可循;通过国内外内部持续审计理论研究和实施实例对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宣贯内部持续审计思想,宣传持续审计降低成本,简化工作,规避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增加企业价值的优势,制定严格的文件保护和数据安全标准,取得管理层、技术人员的认可和支持,产生将持续审计应用于企业审计工作的主观意愿;逐步完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政策,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保证持续审计良好的实施环境;建立配套的责任追究及处罚机制,增加被审计单位违约成本,督促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的落实,创造有利于内部持续审计发展的环境。
第二,加强持续审计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开发方面,推行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高效、经济地实现信息的提取、分析、交换,促使企业完成信息化,为持续审计系统的有效应用做技术铺垫;建立分层级的数据存储系统,将审计数据分别经由部门汇总存储、单位汇总存储、省公司汇总存储,层层传递至总公司,减轻公司持续审计系统存储大量数据的压力;采用分离式持续审计系统,优化持续审计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接口,提升服务器功能,降低系统整体瘫痪的风险。系统应用方面,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考虑企业信息系统风险水平、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持续审计成本三个因素,分析确定持续审计最佳使用次数和最佳使用时间间隔,分时分段应用持续审计;在条件成熟省公司试点推行,由持续审计系统应用于年终审计开始,逐步扩展到季度审计、专项审计,并稳步增加使用频率,总结试点单位智能持续审计系统的应用缺陷和技术难题,探求解决方法,并在全公司分享应用经验,为其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广泛推广做准备。
第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1)狠抓培训。企业应将持续审计的宣传、支撑技术和风险战略管理等内容纳入内部审计人员的专项培训、系列培训或定期培训中,集中培养一批具有相关技能的人,并随着持续审计的推进和展开,逐步扩大培训范围。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晋升、绩效等相关联,督促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学习。(2)创新转换机制。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鼓励年长者学习,要求年轻者掌握,内审人员对持续审计系统应用争取由操作层面转向设计层面。(3)培养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内部审计人员队伍中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建立各专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交流探讨机制,促进内部审计人员成为企业经营状况广泛了解,个人技能专项一处,个人能力重点提升的复合型人才。
经济新常态下,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应用持续审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正确认识持续审计,有利于企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成为企业名副其实的免疫系统,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浅析中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刘同飞,党耀国.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8)
[2]企业内部服务质量、关系质量对内部顾客忠诚的影响机制:基于内部营销视角的实证研究[J]. 黄培伦,黄珣,陈健. 南开管理评论. 2008(06)
[3]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创新与内涵[J]. 马璐,黎志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4(04)
[4]企业绩效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J]. 霍佳震,隋明刚,刘仲英.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8)
[5]朱定兰,李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及电力经济调度综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0).
[6]沈永跃,张宝军,张冠中.建筑电气节能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1(1).
[7]傅经纬,邹体文,邢济东,刘进军.供配电系统电能浪费的计算和节电[J].应用能源技术,2011(25).
[8]赵春阳,李凯.供配电系统独立运行的频率稳定性分析与探讨[J].冶金动力,2009(15).
[9]邱丽琴.浅谈企业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测试与评估[J].山东冶金,2008(20).
论文作者:米莉1,张辉2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企业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系统论文; 人员论文; 电网论文; 经济论文; 数据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