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6-020-02
在热热闹闹课改的今天,热热闹闹的课堂也似乎成了一堂课好坏的评价标准;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一堂课的好坏评价似乎也成了是不是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的“本”在哪儿?追求这样的课堂,我们是不是把教学的根本放在了脑后而选择了“末”呢?这样的课堂就真的遵循了教学规律,这样的课堂就真的是“好课堂”吗?作为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来说,我认为:对于一堂课而言,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才是真正遵循教学规律。下面就一堂课的三次试教修改谈谈我们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如何不断自我修正、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生学有所得的感悟。
片断一
第一次试教:
课件展示一些声音:(汽车喇叭声、海浪声、鸟叫声、溪水声……)
师:猜一猜你刚才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1:我听到了鸟叫声。
生2:我听到了汽车喇叭声……
师:你会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吗?
(学生茫然,然后个别学生扭动身体,可是听不到声音,在老师的示意下开始拍掌发声。)
引出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又每个小组发了一张纸片。
师:你能想办法让纸片发声吗?
(学生揉、撕纸片,纸片都能发出声音)
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1:揉纸片,纸片就能发出声音。
生2:撕纸片也能发出声音。
……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没有?
(学生再次茫然,因为这样的实验看不出声音产生的共同特点)
点评: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实实在在的课堂,以博取眼球而对教学没有帮助的花架子完全可以不要。如开课的各种声音让学生猜有什么作用,学生每天都接触到声音,声音伴随着他们的每一天,这样的花架子没有必要。所以,我们决定大胆的删掉开课的“猜声音”。接着,我们觉得,玩纸片让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活动设计不好,因为纸片虽然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学生在揉纸片、撕纸片的过程中虽然很兴奋,但这样的兴奋点只是稍纵即逝,不能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中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不容易找到声音产生的共同点,而且,揉纸片这个活动不容易让学生探究出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一番争论过后,我们还是决定删掉这个设计,换一个能让五年级的孩子真正在探究中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探究活动。
究竟选择什么材料,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有兴趣探究,又能比较明显的看出声音发声时的现象。通过仔细琢磨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上提供的队鼓、钢尺、皮筋就是最好的能让学生探究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材料,现存的材料为何不用呢?我们不能为追求所谓的“热闹”而放弃教学的“本”吧!所以,我们决定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
片断2
第二次试教:
学生课桌上摆放着:队鼓、钢尺、皮筋
师:这些物体发声没有?
生:没有。
师:怎样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你有办法吗?
第一次试验:
教师课件展示实验要求:
实验一:让队鼓发出声音,然后填写实验记录单。
全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队鼓。
两分钟过去后,孩子们急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兴趣高昂,实验汇报过程也不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接着,教师问:还想探究什么?
生:皮筋
生:钢尺
师:我们先来探究皮筋吧!
第二次试验: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进行第二个实验:
实验二:让皮筋发出声音,然后填写实验记录单。
又是同样的实验,学生还是兴趣盎然,但因为手里只有一种东西可以探究,所以显得有点不满足。
第三次试验:
实验三:让钢尺发出声音,然后填写实验记录单。
这时,学生显得有点懒心无常了,在他们看来,这次实验好像是多余的。
(学生在第一个实验时情绪高涨,也很兴奋,接着的第二个、第三个连续的实验让他们觉得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显得有点懒心无常,似乎觉得后面两个实验是多余的。)
点评:这次试教虽然能让学生比较明显的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而且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调动起来了,但连续的实验、重复的过程显得不紧骤,而且浪费很多时间,学生对实验的探究渐渐没有兴趣。如何从“学”到“长”,如何在实验中既能让学生探究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又能让学生的探究欲望继续保持?这让我想到了科学大师张鼎儿:
我特别欣赏章鼎儿老师在《橘子》这一课中对材料的处理。他的材料出示:一开始是气球,然后是水果,接着是一杯橘子汁,最后是一个橘灯。他为何不把材料一开始就全给他们呢?仔细琢磨,你就会发现材料原来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材料意味着教师的指导性思维,材料有结构的出示顺序、出示的时机对课堂有着明确的方向性的调控。试想如果这些材料一开始全发给学生,那么这些材料还会起到驾驭课堂的效果吗?
所以在探究的过程中,材料怎么出示,如何出示应该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当你把材料全放在桌上,放弃自己的指挥权的时候,孩子就不再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走去,在瞎摆弄当中,孩子将一无所获,而且,滋长了孩子的懒惰、懈怠、弄虚作假……因此材料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讨论,我们决定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只探究一种物体,第二次实验就两个物体一起探究。最先探究哪个物体呢?一致研究后决定第一次让学生探究队鼓,因为队鼓发声不仅声音大,而起鼓面的起伏颤动一下就能发现,便于学生观察。第一次探究只是学生的初步发现,第二次实验探究钢尺和皮筋,通过实验,学生就会更坚定自己的发现了。
片断3
第三次试教:
师:想知道声音产生的奥秘吗?(出示课题)
学生课桌上摆放着:鼓、尺、皮筋
师:这些物体发声了吗?
生:没有。
师:你能让这些物体发声吗? 生笑:当然能。
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教师接着追问:
师:你们最想让哪种物体发声?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肯定会选择队鼓,果然,全班同学都选择了队鼓。
师:在让队鼓发声时要注意观察队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很愉快地进行着探究,整个课堂非常有序而热闹。
第二次实验,让学生探究皮筋和钢尺。
师:在探究皮筋和钢尺时,先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结合前面一个实验,谈谈声音究竟是怎样发声的,并记录下来。
点评:因为有第一次的经验,学生在第二个实验时就显得更有序,探究味更浓。学生既可以选择,又有事可做,不会觉得太乏味,整个课堂已经再没有那种学生的懒心无常了。其实,这样的课堂也体现了:第一次由教师扶着走,第二次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样也能让学生更好更快捷地掌握科学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相长”。三次试教,一样的内容,但却不一样的收效,体现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想、教学组织是否符合了教学规律,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是不是真正改变教学观念,真正实践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我认为,真正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论文作者:徐小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学生论文; 声音论文; 纸片论文; 钢尺论文; 材料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