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茹蓉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白银 7309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5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84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3个研究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头孢克肟治疗,3组研究组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A组剂量50mg/d,B组剂量100mg/d,C组剂量150mg/d,比较这四组治疗前后患者体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β-HCG)的含量变化及B超检测结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体内血β-HCG含量和宫内残留物大小差异很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观察组患者体内血β-HCG含量和宫内残留物大小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观察组B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上,与其他3组相比,观察组B的疗效最为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适度剂量的米非司酮药物在人工流产术后对患者体内血β-HCG含量和宫内残留物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米非司酮;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安全性
人工流产在临床上是指妊娠3个月内采用人工或药物的方式终止妊娠,是较为安全的一种流产措施。然而,目前随着临床上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且人工流产比率的直线攀升,人工流产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不安全因素也大量涌现,缓解人工流产后宫内残留问题成为临床治疗的焦点问题[1]。米非司酮可有效清除术后宫内残留,终止早孕、并对月经周期起到良好诱导作用,促使患者宫颈恢复到成熟状态[2]。米非司酮的药物剂量,根据药效来定,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其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是我院妇科2015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患者84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3个研究组(A组、B组和C组),每组21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8.36±2.81)。其纳入标准:①人工流产术后15d阴道存在出血现象;②经B超检测宫内存在异常回声;③体内血β-HCG的含量大于150mIU/ml。排除标准:①疑是宫外孕者;②年龄超过36岁者;③口服头孢克圬和米非司酮等药物过敏者等。4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人工流产术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头孢克肟片治疗:头孢克肟片(规格:0.1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648;产地:宁波双伟制药有限公司),餐后口服,1片/次,2次/d,7d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规格:25mg/片;批准文号:H20000629;产地: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每晚在餐后睡前口服,观察组A服用剂量:2片/次,1次/d,7d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组B服用剂量:4片/次,其服用次数和疗程同观察组A;观察组C服用剂量:6片/次,其服用次数和疗程亦同观察组A。4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B超检测体内血β-HCG含量变化和宫内残留物大小。
1.3 观察指标及其疗效标准
所有患者在连续3疗程后,比较并分析4组患者体内血β-HCG含量和宫内残留物清除情况等。其疗效评定标准:若治疗后,血β-HCG含量恢复正常,经期正常且阴道无出血情况,则为显效;若治疗后,血β-HCG含量基本正常,经期正常且阴道基本无出血情况,则为有效;若治疗后,血β-HCG含量依旧很高,阴道依旧存在出血情况,则为无效,需实施清宫治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在各组人数中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治疗前后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体内血β-HCG含量和宫内残留物大小为计量数据,采用表示,治疗后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为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均采用P值检验,以P<0.05为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4组患者体内血β-HCG含量变化情况
治疗前,4组患者体内血β-HCG含量和宫内残留物大小差异很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观察组患者体内血β-HCG含量和宫内残留物大小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观察组B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4组患者体内血β-HCG含量和宫内残留物情况比较()
2.2 治疗后4组患者疗效情况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有效率52.38%;观察组A中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76.19%;观察组B中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无,有效率100%;观察组C中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有效率76.19%,且观察组B的临床疗效最为显著。
3 讨论
在临床上,人工流产术后在患者宫腔内易产生妊娠残留物,引发阴道内出现持续性流血现象。目前常采用多次清宫疗法清除宫内残留物,但多次清宫易引起患者的恐惧心理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影响其生育能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抗早孕药物,通过增强早孕蜕膜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受体表达能力,促进Notch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来发挥其功效。本研究对米非司酮使用剂量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4组患者体内血β-HCG含量和宫内残留物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B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B的疗效最佳,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适度剂量的米非司酮药物在人工流产术后对患者体内血β-HCG含量和宫内残留物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其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亮娟.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75-76.
[2]尤丹晔,陶静西,梁喜.B超监测与口服米非司酮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10):112-113.
论文作者:罗茹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宫内论文; 患者论文; 人工流产论文; 残留物论文; 剂量论文; 术后论文; 含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