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雁江区祥符中心卫生院;四川资阳641300)
【摘要】目的:产后出血治疗当中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本篇文章选取了本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期间接收的28例产后出血的患者,研究并且分析了这些患者的整个手术开展情况和手术疗效,针对不同的产后出血患者进一步提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分析了2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手术开展情况和效果之后,患者的止血率非常高,止血的疗效达到了96%。唯独1例患者在进行压迫缝合止血的手术失败了,产后的出血量超过了2000毫升,在完成了子宫压迫缝合手术之后,患者出现了阴道大出血的情况,最后进行了子宫摘除手术才达到了止血效果。结论:在对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子宫压迫缝合治疗之后,需要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的产后出血状况来做出及时的治疗处理,手术简单且易于操作,疗效高,危险性小。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压迫缝合;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Postpartum hemorrhage treatment of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of clinical results. Methods: In this paper, 28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the whole op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se patient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ostpartum hemorrhage patients Further proposed bett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Results: After 28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analyzed, the hemostasis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very high, and the effect of hemostasis was 96%. Only one patient in the compression suture hemostasis failed, postpartum hemorrhage volume of more than 2000 ml,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surgery, the patient appeared in the case of vaginal bleeding, and finally carried out a hysterectomy surgery to achieve the Hemostatic effect. Conclusion: After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in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timely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ostpartum hemorrhage.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The curative effect is high and the risk is small.
KEY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clinical effect
产后出血指的就是患者在产后24小时内出现了出血量达到了500多毫升的病症,这也是造成产妇产后死亡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绝大多数的产后出血状况都是在胎儿出生后的两个小时之内,产妇出现了大出血的现象,从而形成了产后大出血的症状,需要院方及时地对产妇展开治疗工作。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诱发原因,在治疗的具体工作当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按摩子宫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来进行手术治疗,从而有效的止血,提高产妇生存的几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期间28例实施了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产后出血患者,这2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在22到41岁之间,28例中有18例孕妇通过了剖宫产,产后出血时使用了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在这28例患者中,有10例出血患者是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有11例是子宫下段胎盘床出血或胎盘粘连、植入导致的,有7例是凝血功能障碍和羊水栓塞等原因导致的产后大出血。
1.2 临床表现
在进行剖宫产术以后,产妇一般都会有子宫收缩乏力或宫腔大的现象出现,从而胎盘剥离面出现渗血的现象,使得子宫呈现出“软袋”状的改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子宫进行按摩和静脉注射,倘若这种情况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就需要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手术,通常是在出血量超过了500毫升的情况之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手术方法
患者出血之后,医护人员需要立刻诊断和检测患者的病情,根据不同的出血情况来展开不同类型的子宫压迫缝合手术,例如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手术、Hayman子宫压迫缝合术等等,这都是较为常用的并且手术疗效也比较好的子宫压迫缝合手术。展开不同类型的缝合手术过程当中,需要针对对应的病症和适应的症状特点展开合适的缝合手术。
实施Hayman子宫压迫缝合手术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膀胱膜实施下推处理,对剖宫产患者来讲,产后出现出血情况之后需要对子宫内侧大约3cm的位置和子宫右侧切口内部大约3cm的位置进针,针线缝合的时候需要从患者的子宫前壁贯穿到患者的子宫后壁,然后再绕到子宫的底部进行缝线的打结处理,压迫缝合处理子宫右侧时采用的方式和子宫左侧的操作方式相同,子宫内侧约3cm位置和子宫右侧切口内部约3cm位置进针,然后按照对应的步骤来实施缝合操作。 B-Lynch缝合术的止血原理是可吸收线缝合捆绑子宫肌层,使子宫处于持续纵向压缩状态,交织于子宫壁肌纤维间的血管被有效挤压,血窦被动关闭,出血迅速停止。操作要点:术者将子宫托出腹腔,下推膀胱反折腹膜进一步暴露子宫下段,将子宫下段切开或将下段切口缝线拆除,探查宫腔,清理残留血块,将子宫纵向折叠,如出血能被控制,则助手双手折叠子宫持续压迫,术者将缝线于子宫切口下3cm、距子宫左缘3cm处穿入子宫肌层,子宫切口上3cm 、距子宫左缘约4 cm处穿出。 然后越过宫底向后,在宫骶韧带之间缝入,在右侧对称点穿出,越过宫底向前;同法缝合子宫右侧。术者与助手配合,用力拉紧缝线以压缩子宫,结扎缝线关闭子宫下段切口。在将子宫还纳入腹腔前,调整缝线使其均匀分布在子宫表面。B-Lynch缝合术适用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对于前置胎盘引起的产后出血也有效,但需先在胎盘剥离面作“8”字缝合,出血减少后再行子宫B-Lynch缝合术。 针对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时的顽固性出血,采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后再用B-Lynch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可能导致子宫坏死。穿透官腔,易造成宫腔粘连及产褥感染,缝线滑脱引起其他器官套入的缺点 。
Cho子宫压迫缝合术(即Cho四边形缝合)主要是一种针对子宫出血比较严重的位置进行的缝合方式,第一步是要选择进针的地方,选取进针的地方应该是患者子宫大量出血的位置,然后缝合子宫的前壁和后壁,从子宫的前壁一直贯穿到子宫的后壁,然后再进行缝合处理。在选择不同进针位置的过程当中,第一针确定以后,第二针在第一针旁边大约3cm的位置进针,第三针选择在第一针、第二针旁约3cm的位置进针,第四针选择在第一针和第二针旁约3cm位置进针,从前壁贯穿后壁,四个进针位置大约会形成一个正方形。通常情况下需要1-4针,缝合后需要打结,停止出血之后,需要使用常规的方式关闭子宫切口。在辅助挤压子宫时,手术医生需要注意把缝线的两端拉紧并且打结,从而使子宫体缩小然后呈现出纵向压迫的形状。手术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腔内出血的状况,同时缝合子宫,当阴道停止出血之后就可以把子宫放回腹腔。副作用:宫腔粘连、子宫前后壁肌层缺损,前壁缺损重于后壁、官腔积血、部分子宫坏死。
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都进行了子宫下段剖宫产。然而对于产后出血的情况都进行了子宫压迫缝合手术的治疗,这个过程主要是把子宫托出腹腔,然后进行子宫压迫实验,通过加压的方式了控制出血,倘若在加压之后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么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了。比较常见的子宫压迫缝合手术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是B-Lynch 缝合术,这种手术方法主要是反折膀胱腹膜,进而暴露出子宫的下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子宫的下缘切口之处进针,在子宫下段的全层贯穿,然后在相对应的上缘切口处出针。缝合的过程当中,在子宫低部缝合了2到4针,缝线拉向子宫前壁的右侧位置。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28例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在子宫压迫缝合手术治疗以后有效的将21例患者的血止住了,在手术完成之后这21例患者的生命体征开始逐渐的稳定并且转好,与此同时,手术之后的跟踪随访并没有发现有其他的并发症,手术留下的切口在产后愈合状况良好,子宫体血运情况也很正常,仅仅只有1例患者在手术完成后B超检查发现子宫的切口有液性暗区。这种情况下需要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因为这样能够缓解宫缩出血的症状。本次研究的实例中只有1例患者在进行子宫压迫缝合止血的手术失败了,产后出血量超过了2000毫升,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之后患者出现了阴道大出血的现象,最后只能采取子宫摘除的手术才达到止血的效果。
3 讨论
分娩过程中产后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它的发生率相对来讲也比较高,孕妇因为出血严重而导致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应该做好产后出血的止血工作,高度重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产后出血应该分析好出血原因,分析和总结大量临床经验后发现,胎盘因素、子宫缩乏力或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等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上,采用剖宫产手术是致使宫缩乏力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所以综合考虑分析,根据出血的情况来进行缝合止血,特别是需要及时缝扎子宫切口处的大血管。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也能够给予一定量缩宫素来帮助子宫收缩,因为宫缩乏力是出血的重要原因,经过上述的处理之后发现宫缩乏力和出血多的状况就需要对子宫进行压迫实验分析,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总而言之,产后出血的状况下需要及时的止血,止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重大的意义。在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手术来治疗,通常情况之下,产后出血可以采用捆绑或是压迫的方式来使子宫壁弓状血管有效的被挤压。如此一来,能够使血液减慢或者是减少,局部血栓形成的时候就达到了止血的目的。如果子宫肌层缺血会进一步的刺激子宫收缩,或是压迫血窦可以促进子宫关闭,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由于出血的原因不同,所以需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来使用子宫缝合手术,特别是在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或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可以综合运用宫缩剂、宫腔面出血处局部缝合、宫腔纱条填塞或是宫腔气囊填压的方式来进行止血。
参考文献
[1] 陈 琴 陈 霞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临床研究,2015,12( 21) :79
[2] 王焱 董武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3,6(8) :79-80
论文作者:代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子宫论文; 产后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切口论文; 胎盘论文; 缝线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