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英德市气象局
摘要:气象站是气象观测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地球表面气象状况和变化过程进行观测,为气象的预报与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做好气象站的雷电防御工作是雷电多发期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气象站;防雷预测;发展
引言: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现象复杂多变,气象站通过气象监测信息系统来收集信息,是我们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信息来源。雷电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之一,如何将雷电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以保证我们的设备正常运行,这就需要我们来设计合理完善的防雷措施。防雷技术在我国已经趋于成熟,它不仅为当前气象站防雷工作所采用,而且在各种建筑物中已经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雷电灾害的类型分析
1.1直接雷击
所谓直接雷击就是雷电直接打击到设备或者是建筑物上,这种灾害发生的频率较小,但是雷电一旦通过这种方式打击到气象站的突出部分就会导致气象站被损害,使气象仪器设备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1.2雷电波侵入
在雷电击中物品时会有非常强烈的电压和电流波与它一起产生,而且从雷击的中心快速的向两侧传播。如果这些电压和电流波在传播时遇到气象站的电源等线路时就会让这些电压和电流波直接对气象站的很多设备进行袭击。
1.3雷电电磁干扰
雷电在气象站附近的范围内放电时会产生一个很厉害的电磁场,气象站如果在这个电磁场中,电磁就会感受到它的导体,然后电磁就会传播到气象站中,对气象站的设备造成一系列的损害。
1.4地电位反击
在发生雷电灾害时如果气象站的接地电网的电阻超标那么电流的传播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而且会受到电荷的影响,导致它的电位不稳定,从而使电压升高,而且会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反击,让气象站的设备受到损害。
2气象站防雷技术措施
2.1直击雷防护
雷电对气象站造成损害时,大多是由直击雷造成,直击雷穿透性强,破坏力大,极易给气象站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要采用一定的方法避免直击雷的损害,其中最为人们所接受的就是安装避雷针。而避雷针的安装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风力传感器上直接安装避雷针,此种方法需要在风力传感器上设立屏蔽装置,因为气象站中各系统都是有连接的,屏蔽的作用是以免雷电流向地放电的过程中产生漏电现象。而另一种则是在整个观测站站场内设置独立避雷针,设置的独立避雷针的数量及保护范围要能完全保护到站场内的各种仪器设备,这种方法需要对场内各种设备分别进行高度上的测量及计算。避雷针接地系统应与其他各系统全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地网,以便于雷电的快速分流与泄流。
2.2雷电波防护
雷电除了有直击雷,还伴随有雷电产生过程中的雷电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雷电的产生是由正负电子碰撞产生的,其特点是电压大,能量强。在雷电形成的过程中,会对空气中各种电波产生干扰,这就影响了气象站中各种传感器的准确性,使得各参数产生严重的误差。这就需要在信号发生器和收集器上增加信号放大装置,使得信号可以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频率。此外,在雷电产生的过程中电压会击穿空气产生谐波,并且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次波。而气象站接受信号装置是很灵敏的,所以会对所接受的信号产生干扰,使得接收的数据不准确,从而使得报送数据不准确。对此,我们需要在各信号接收器上增加过滤装置,此过滤装置可以自动过滤谐波和次波,使得整个气象站设备工作稳定。
2.3其他防雷措施
气象站多数都设立在空旷地带,所以要在气象站上安装多种防雷设施。在安装避雷针和信号防干扰装置后,还需要安装等位接地装置,为了让避雷针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保持相等,使得避雷针之间不会由于电压差产生放电现象。其次我们要在电源线和信号感应装置上安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可以防止雷电入侵。另外我们也可以将气象站防雷地网与传感器设备进行连接,避免受到低频杂波干扰。最后我们可以在设备放置的房间中安装金属框门和钢构,形成完整的屏蔽空间以免干扰。
3提高气象站防雷技术水平的措施
3.1把控防雷设备检测标准
为了我国防雷技术的发展,确保防雷工程的质量,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完全履行自己岗位上的职责,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标准制定相关的检测标准。科学、准确、清晰地检测每一条数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严密性、及时性。只有做好精准的定位和明确的数据分析且在不遗漏的情况下,才能巧妙安全地避免相应灾难的发生。
3.2加强从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气象技术从业人员身上的使命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防雷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防雷装置的设计到防雷检测,其中各项任务都对从业技术人员要求甚高。专业性是必然的要求,不能因为个人的理论知识匮乏,或者专业技术欠缺,而影响了整个团队的研究进程,因此需要定期开展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高要求的评定,在从业人员日常考核中得出相应的评定标准,为了提高整个团队的能力,严格按照评定规则执行,对于屡次无法合格的人进行淘汰制度。优秀的人员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让每个技术人员的优点得以显现。
3.3加强防雷工作日常宣传
防雷工作不仅仅是工作人员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当地有关气象部门要做好关于气象危害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在雷电经常发生的地区,每一位公民应该意识到防雷工作的重要性,让防雷安全意识根深蒂固在群众心中;当地政府应该联合各界力量,做到防雷减灾工作快速可持续的进程,为了减少灾难发生带来的巨大损失及时做好防范以及救灾工作。尤其是针对房屋进行彻底标准的检测,在源头上去除安全隐患。
3.4更加重视防雷预测预警
预测预警是未来气象防雷技术发展的方向,对雷击进行事先的防护比事后的控制更加有效,准确性更高。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气象防雷技术其实是一门事先对雷击的防控技术,因此在气象防雷发展中应该重视防雷的预测性。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测预防的提高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其在提高防雷技术中发挥着更大的优势,因此要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打破固有的思想,同时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坚持与时俱进,还应该重视对过往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实现防雷技术发展的同时提升防雷的效率,找到属于自己的防雷发展道路。
3.5应用SPD智能防雷系统技术
SPD智能防雷系统能够精确检测雷电,是目前气象站的主要气象防雷检测技术,它合理利用到了气象站中各个设备的接地与屏蔽特性。但是,SPD系统也会出现异常,异常状态下它的防雷作用会消失,所以此时SPD系统本身就会成为气象站的防雷隐患,需要对其技术进行明确强化,实现基于SPD系统的综合化防雷。优化SPD的综合防雷级间配合优化主要遵循三级防雷标准。所谓三级防雷它的第一级为SPD释放绝大部分雷电能量,而第二、第三级则有所减少,但都拥有雷电能量释放效果。在该体系中,级间SPD中的动作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它的级间SPD配合非常关键。
结束语
气象站的防雷是技术难度比较大的,探讨其防雷不仅可以解决气象站的防雷问题,提高地面大气自动探测水平,更能提高防雷的水平。因此,需要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防雷技术的研究和投入,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和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防雷预测能力来实现,在降低雷电事故发生的同时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晓军,魏亦菲.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8):156-157.
[2]王芳,席云亮.新型气象站综合防雷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18):20.
[3]陈振德,李智标.气象站的雷电及过电压保护[J].中国信息化,2013(12):21.
论文作者:刘贵霞 姚继乳 付春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防雷论文; 气象站论文; 雷电论文; 避雷针论文; 气象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