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江泽民对邓小平侨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侨务论文,思想论文,江泽民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08)01-0011-05
侨务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特殊资源,是海外华侨华人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知识等综合资源的总称。中国共产党对侨务资源的认识和理解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对侨务资源的认识和对侨务工作的指示,形成了我党独具特色的侨务思想。本文就邓小平、江泽民的侨务思想作一比较。
一、邓小平的“海外关系论”、“机遇论”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侨务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对侨务工作和对侨务资源更有清醒的认识。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对华侨资源和侨务工作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侨务思想。邓小平的侨务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海外关系论”和“机遇论”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最先认识到华侨资源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针对“文革”动乱中海外关系成了归侨、侨眷的一种罪名,严重挫伤了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爱国热情的状况,邓小平在接见港澳同胞国庆代表团时就明确指出:海外关系复杂、不可信任的说法是反动的,这种错误政策一定要纠正过来。“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1](p6)这就是邓小平的“海外关系论”思想。在这个非常时期,邓小平旗帜鲜明地肯定“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不仅把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同中国的对外关系联系起来,而且定性为“好东西”,显示出他非凡的勇气和战略的眼光,也表明我党对华人华侨和侨务工作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改革开放决策作出后,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和世界的形势,提出对外开放的重点首先应放在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上,注重发挥他们的带头和桥梁作用,以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外国投资者[2]。1979年1月,他在与工商界知名人士的谈话中说道:“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3](p156)表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利用华侨华人资本搞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就非常的明确。
为更好地吸引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邓小平又提出以办经济特区为窗口,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思路,得到了中央的肯定。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调整国民经济会议,会议指出:为调动爱国华侨、港澳同胞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更好地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发展我国出口商品的生产,可以在沿海少数有条件的省市划出一定的地区单独进行管理,作为华侨、港澳商人投资场所。之后,中央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出口特区”,允许华侨、港澳商人直接投资设厂,也允许某些外国厂商投资办厂,这就是后来的四个经济特区。邓小平认为:特区是一个“窗口”,是资金、技术、信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1年,邓小平对组建四个特区的解释是:“那一年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4](p366)可以看出,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主要是从引进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资金的战略角度考虑的。
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把海外华侨华人看作是我国独特的发展机遇,将侨务工作与世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机遇论”。他在《振兴中华民族》一文中指出:“我们还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海外华侨华人作用的发挥是我国发展的机遇。在1993年同各界人士共迎新春佳节时又指出:“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对祖国作出了很多贡献。”邓小平的“海外关系论”和“机遇论”,对党的侨务理论和侨务实践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的意义。
二、江泽民对邓小平侨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的侨务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完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侨务思想。
(一)强调要继续贯彻邓小平的侨务思想。
江泽民的侨务思想是在邓小平侨务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曾明确表示:“我们要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侨务工作的水平。”[5](p45)江泽民对邓小平的侨务思想既有理论上的重申和阐发,也有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和经验总结。
1.高度评价邓小平的侨务思想。江泽民高度评价了邓小平侨务思想的意义和作用。首先,充分肯定邓小平“海外关系论”在拨乱反正中的作用。他评价道:“这就对侨务工作进行了拨乱反正,给侨务工作赋予了新的意义,也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祖国现代化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5](p4)其次,进一步强调邓小平的“机遇论”。他说:“小平同志把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作为我们国家一个独特机遇,并且把它同我国大发展的机遇,紧密联系起来,这对于全党同志在新形势下,加深对加侨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具有极其重要、深远的意义。”他强调,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加强同华侨、华人的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并借助他们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和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交流,增进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如何利用形势和抓住机遇,江泽民认为:我们“要有时代紧迫感,抓住机遇;要有历史的责任感,珍惜机遇;要有科学态度,用好机遇。”[5](p16~17)再次,重申邓小平的其他侨务思想。如重申并坚持贯彻邓小平“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海外留学人员的方针;华侨华人专家是经济建设的“活宝贝”,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批这样的人才;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是我国对外开放、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的推动者,是外资来华投资的带动者和桥梁等。
2.坚持邓小平侨务思想,指导我国的侨务工作。江泽民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侨务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的决策指导下取得的。在新形势下,侨务工作担负着更加繁重和光荣的历史任务。为此,他要求:“各级侨务部门要继续坚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侨务工作方针和政策,努力保护华侨和归侨、侨眷的正当合法权益,广泛团结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增进同外籍华人的情谊,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而努力。”[5](p4~5)
(二)创造性地提出华侨华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和资源。
江泽民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邓小平侨务思想,最突出的是创造性地提出华侨华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即“优势论”和“资源论”。
1.侨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江泽民就提出尽量吸收侨资的建议。担任党的总书记以后,他更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侨务工作的经验,充分肯定海外同胞及国内归侨、侨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他指出:“广大归侨、侨眷活跃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贡献聪明才智,海外侨胞或捐资赠物,兴办公益事业,或投资合作,促进经济繁荣,或穿针引线致力于中外交流,或推动海峡两岸同胞的接触与交往,起了积极作用。”[5](p10)华侨华人所具有的资本优势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江泽民认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吸收利用外资有许多有利条件,其中“在世界许多地方,华侨、华人都很有成就,我看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6](p93)。对于华侨华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江泽民指出:“海外侨胞作为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的积极力量,有着独特优势,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p153)江泽民明确指出了华侨华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引进外资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吸收外资的方式、领域也更加多样化。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引进外资,江泽民指出:“目前,我国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还比较薄弱,我们特别欢迎外商在这些领域扩大投资,进行长期合作。”中国正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必然为外商来华投资提供日益完善的环境。“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外商在中国投资企业,是大有可为,是双方互利的事业。”[5](p20)
引进外资的重要条件是改善投资环境,动力是“双方互利”,关键是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为更好地引导外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江泽民指出:“就全国而言,如果能够在为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上海浦东开发、第三产业的发展及三峡工程海外筹资方面作出成效,我看就是很大的成绩。”[5](p7)这是江泽民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引用侨资的变化和方向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初期简单吸引侨资作出的调整,是对邓小平引进外资思想的发展。
2.华侨华人的智力和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资源。江泽民高度赞扬海外华侨华人在科技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认为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民族的骄傲,并把他们看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在他看来,科技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人。各国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在这场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当中,我国有自己特有的优势,这就是,在海外有数十万的华侨、华人科技专家、教授、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才,其中包括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5](p12)因此,在引进人才方面,我们有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的独特优势。为更好地认识这些资源的重要性,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人才资源宝库,其中科技人才就有几十万,既有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也有成绩显著的中青年科技人才,他们在当今一些重要的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5](p24~25)这就是江泽民的“资源论”思想,即华侨华人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宝贵资源。
进入新世纪,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化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竞争的焦点是科技与人才。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与合作中把握主动权并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人才资源。为此,江泽民强调:要“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鼓励留学生人员和海外科技人才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5](p439)“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和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好风尚。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吸引留学生特别是留居海外的科技人才回来创办科技产业。”[6](p400)江泽民以世界发展的眼光,紧扣时代主题,把利用华侨华人的智力和人才资源与振兴中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把邓小平的“机遇论”思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不仅如此,江泽民还把利用侨务资源与“科教兴国”和“走出去”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通过3000万华侨华人,特别是他们中的科教工作者,促进我们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5](p24)他看到了华侨华人拥有巨大的资本、相当的智力、众多的人才,希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开发这些资源。“我相信,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将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5](p22)此外,侨务资源还要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他指出:“广东还有一个独有的优势,就是广东籍的侨胞和港澳同胞近3000万,世界五大洲都有广东乡亲。你们要善于利用这些优势实施好‘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能不能抓住机遇,把‘走出去’这篇文章做好,也是直接关系广东的经济能否‘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又一个重要前提。”[5](p17~18)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强调,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在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实施“走出去”战略,华侨华人及其创办的企业,可以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是邓小平华裔科学家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活的宝贝”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期利用侨务资源的理论依据。
三、江泽民侨务思想的现实意义
江泽民的侨务思想是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时期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侨务资源和侨务工作认识的集中体现,这些思想对今天我党的侨务工作仍有指导意义。
(一)充分认识侨务资源的优势,培育、保护、发展侨务资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华侨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务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如江泽民所说:“几千万华侨、华人,拥有雄厚的资金,大批高科技人才,遍及世界的商业网络,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社会中具有一定实力的比较活跃的力量。”[7]侨务资源具有资金雄厚、人才众多、华商网络逐步扩大等特点,我们应充分有效地利用,使其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我们既要充分认识侨务资源的优势,更要培育、保护、发展侨务资源。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凝聚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对于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8]
1.加大海外华文教育的力度,保持华侨华人的中华民族特性,培养侨务资源。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产生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加强海外华文教育,提高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素养,保持他们的中华民族特性,才能维系和加深他们与祖国的血脉联系。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华侨华人“根”的意识不断增强,学习中华文化的要求更加迫切。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华文教育在提升华侨华人生存发展竞争力、促进所在国与我国合作交流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海外各类华文教育机构有6000多个,受教育者近2000万。[9]
2.扩大与华侨华人社团的联谊,切实维护好侨胞在国内的合法权益,发展侨务资源。
世界各地有众多华侨华人的政治、经济社团,这些社团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多领域的实际性合作,成为华侨华人社会的核心力量,在国际事务显示出独特的作用,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近年来,祖国大陆举办了各种世界性的华侨华人联谊活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亲自参加。这些活动增进了与华侨华人的情感交流,为侨资合理流动创造了条件。
随着海外华侨华人到中国投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侨胞在国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已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制订了一系列引进外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法规,但保护侨胞权益的政策法规却一直未出台,执法缺乏依据。尽管一些地方政府根据需要,制订了一些保护华侨华人权益的规定,但很不全面,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侨务部门应该深入了解侨胞的所想、所需、所急,诚心诚意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正确理解华侨华人是实现祖国统一、巩固统一战线的重要推动力量。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崇高使命。江泽民多次论述了华侨华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10](p251~252)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中,他再次强调:“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为促进两岸关系、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作出了许多努力,功不可没。我们希望广大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进一步为发展两岸关系、统一祖国和振兴中华作出新的贡献。”[10](p423)这次讲话,他还从历史、现实甚至将来的角度,深刻、系统地阐述了祖国统一与海外侨胞的密切关系。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他又一次呼吁:“海峡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起来,反对分裂,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进程而继续奋斗。”[11](p296)这些充满时代特色的论述,既有深厚的历史意义,更有长远的现实意义,是新世纪实现祖国统一的行动指南。
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敌人、取得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法宝。海外侨胞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对新世纪海外侨胞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作用作了新的阐述。首先,重新界定了统一战线的范围,扩大了统一战线中“侨”的外延。“现在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11](p143)其次,论述了海外侨胞在统一战线中地位和作用及如何做好海外侨胞的统一战线工作。“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统一战线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各界民主人士的爱国热情,广泛团结和联合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反对‘台独’,反对分裂,促进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拥护祖国统一,不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团体、什么人,我们都要同他们加强联系,广泛团结,努力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政治局面。海外侨胞作为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的积极力量,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振兴中华的重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p153)
江泽民的这一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应该“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12]完成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使命,需要海峡两岸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应该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与交流,增进共识,团结一切反对“台独”、拥护祖国统一的人们,形成海内外同胞、侨胞“反独促统”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收稿日期]200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