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断的增加,直接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庞大数量的建筑的兴建,使整个建筑行业成为一个能源消耗大户。为了提高建筑的健康、持续的发展水平,生态建筑将逐步取代现代建筑成为建筑的新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生态建筑的内涵及特点开始研究,论述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作用,并认真分析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生态技术;建筑外观设计;可持续发展;发展趋势;
1.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涉及城市规划、建筑选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等。对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对生态环境的理想营造,始终是生态建筑设计考虑的关键环节。
1.1健康舒适
健康舒适是生态建筑的主题。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住宅里要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的含量,使室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达到一定标准的热舒适、光舒适和声舒适;外环境里,要营建必要的土壤绿色环境、水环境,有适宜的能遮阳的大树,甚至有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有花香鸟语等怡然自得的天成之趣。
1.2高效清洁
高效清洁是生态建筑的重要目标。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各地不平衡、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度。在今后的20~30年内正处于加速“城市化”的阶段,由此预计,21世纪上半叶,我国居民的住房需求将是居高不下的。在各类消费品中,住宅是其中耐久性最长、耗用资源最多、同生态环境结合最密切的产品。房屋投入使用后,仍需不间断地用水、耗电、供热、制冷、产生垃圾等等,这就使得生态、环保和节能的任务尤显重要。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面,讲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方面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资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和水)、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应尽量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
2生态建筑设计技术
2.1太阳能技术
通过窗户上的集热板,可建立一个小型的太阳能系统,它主要是以玻璃盒子为单元集热板,并结合风扇空气导管及蓄热装置等共同组合而成。玻璃盒子中的集热板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同时用风扇作为驱动系统来加热空气,再通过空气导气管将集热板收集到的热量传输至建筑结构的内部以存储热量。空气集热板也可以构建一个太阳能系统,其原理是将空气集热板所产生的热能传给空气供热系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补充供热系统,而且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积聚大量热能,从而提高了效率。
2.2新材料利用
利用新型的材料可以有效的满足生态建筑设计上的要求,比如玻璃材料不像以前仅局限于玻璃这一概念,而是先后出现了热反射玻璃、电敏感玻璃、吸热玻璃以及低辐射玻璃等新的类型和试题,这些都是现代生态建筑设计要求的必然产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太阳能光电材料是现代生态建筑的首选材料,目前所提倡的是利用太阳能电池进行发电,以满足建筑结构的能源需求,不但没有任何的污染和噪音,而且还可以实现循环使用,完全符合生态设计之要求。除以上技术外,还有水循环利用、地热资源利用等,通过这些新材料及新资源的利用,可实现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人们关于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从过去仅停留在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直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注重生态技术和生态材料的研究,人们对建筑设计有着更为深层次的认识,建设设计生态化这一课题也成为界内热点关注问题,国内外各国掀起了一股生态建筑技术和设计方法研究热潮。在国外,西欧、北欧地地区生态建筑发展的比较好,日本、新加坡相继建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在国内,生态建筑技术和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除了政府部门积极建设生态建筑外,国内一些建筑师也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技术和设计方法,使生态建筑设计呈现出了以下发展趋势。
3.1节约建筑原材料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讲求建筑设计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由于当前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建筑原料浪费现象日益严重,不仅仅增加了建筑的成本,同时还不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设计生态化需要减少材料的浪费,充分合理利用建筑原材料。随着建筑建设技术的进步,一些原有的建筑材料已经逐渐被取代,新的建筑材料不仅仅能够减少建筑自身的重量,同时还可以扩大建筑的建设空间,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新型的原料,提高建筑设计水平,能够充分体现出生态建筑理念,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采用这些新的原材料,提高建筑水平。比如一些玻璃材料,由于建筑设计水平逐渐提高,对其美观度要求也日益提高,玻璃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体现出建筑物的设计风格,一些建筑物可以根据自身的建筑需要运用不同的玻璃材料,不仅仅需要考虑采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隔热因素。
3.2充分利用新能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能源逐渐得到广泛地使用,在建筑设计中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兴能源,节约建筑成本,改善城市环境。城市建筑中的能耗不断增加,这是影响当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采用新兴能源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能耗,改善当前的城市环境。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是当前主要的城市建筑能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资源,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程度。太阳能资源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储备丰富的特点,近年来逐渐得到众多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空气集热板进行热量的供给,运用这一设计替代原有的暖气供暖设备,减少传统供暖设备导致的空气污染。地热资源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一些城市逐渐采用地热供暖来减少煤炭供暖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但是地热能源的使用受到地区的限制,因此地热资源的使用可以因地制宜,一些地区也可以根据当地丰富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3生态建筑设计环保化发展
我国生态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愈加相融,生态建筑设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会朝着这一方向持续发展。从建筑设计上看,一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将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利用高科技技术实现能量循环;二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生态技术促进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如,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在建筑内部的应用则很好地证明了这一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质量与品质,尤其是对生态绿色住宅的重视,促进了我国居住建筑设计在新时期必将向着生态环保方向发展。建筑设计者应坚持“以人为本”准则,坚持“经济、安全、美观”等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创新设计方案,运用更多的生态环保材料和环保技,适当增加更多的自然景观,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具环保性、健康性。
结束语
建筑设计必然朝着可持续发展、生态化的道路发展,建筑设计师应以生态的观念,建筑和自然融合的观念,将建筑设计、建筑建造过程中的所有消耗纳入生态系统中进行考虑,形成一个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建造符合人们高品质生活要求的建筑物,让人们在这一环境中舒适、健康生活,全面提高生活水平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杨帆.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
[2]张春梅.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3(4)
[3]王鑫,郑卫.生态建筑的整体性设计问题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04)
论文作者:李秋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地热论文; 资源论文; 玻璃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