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的研究_成就动机论文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的研究_成就动机论文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机论文,恐惧论文,成就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020(2002)-02-0018-05

1 引言

成就动机是人要求获得高成就的欲望,它有三重含义:(1)指不断努力以达成所渴望目标的内在动力;(2)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倾向;(3)指在不顺利情境中,冲破障碍克服困难奋力追求目标的内在倾向[1]。对成就动机的性质,Murry[2]和McClelland[3]认为它是具有持久性的人格特征。成就动机每个人都有,但强度不同。Atkinson和Brich认为,成就动机在意识上表现为对立的心理作用:一是希望成功,即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一是害怕失败,即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成就动机涉及两种不同情感间的冲突,其强度等于追求成功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倾向的强度[4]。这一理论将动机的情感与认知方面统一起来。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在追求成就时,设定的目标和取向不同,因此不能以同一标准衡量动机高低。从追求成功角度看,人设定的目标有两种:一是学习,二是表现。设定学习目标的人,追求的目标一是工作成功,二是自我成长。当面临成败未卜的情境时,倾向于选择难的工作。困难工作成功了,自然会有成就感;失败了,仍可积累经验,增长能力。设定表现目标的人,追求的并非是工作成功,而是通过工作成功博得他人赞赏。当面临成败未卜的情境时,倾向于选择最容易或最困难的工作。容易工作极易成功,困难工作成功可能性极小,失败了别人也会原谅[5]。

在研究成就动机的同时,成功恐惧的研究也在开展。1968年,Horner首先提出“成功恐惧”的概念。她认为成功恐惧是指个人对其行为获得成功结果的恐惧。由于预见到成功会产生使人恐惧的结果,所以以后在从事类似活动时,个体有可能放弃积极行动,改以消极应付行为。Horner以主题统觉测验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女性的成就动机异于男性,男性多希望成功,而女性则恐惧成功[6]。这一结论在20世纪70年代曾引起很大争议。一般认为,人的性别角色观受社会文化影响。东方文化的性别角色观异于西方文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性别角色观更以男女平等为基础。我国大学生是否存在成功恐惧?成功恐惧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成功恐惧与成就动机关系怎样?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大学生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的研究。

2 方法

2.1 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本科二、三年级学生764人,其中女生411人,平均年龄20.1岁;男生353人,平均年龄20.2岁。文科学生(中文、历史、政治、经济专业)460人,理科学生(数学、物理、计算机、电教专业)304人。将被试分为四个组,即女文、女理、男文、男理。

2.2 测验材料

2.1.1 成就动机量表

采用叶仁敏修订的Gjesme和Nygard编制的成就动机量表。量表共30题,分两部分,每部分15道题,分别测定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量表采用4点记分,与自己情况完全符合记3分,完全不符合记0分。成就动机的得分由追求成功得分减去避免失败得分构成。得分越低,成就动机越弱。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7(p<0.01),效度为0.58(p<0.01)。

2.1.2 成功恐惧测验

仿照Horner的研究材料编制而成。首先将华南师大本科专业名称列入一张问卷,请文、理科各40名同学评定,选出大家公认的男生(或女生)最可能成功的专业,结果男生是激光,女生是现代文学。分别以“赵刚”和“刘玲”作为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将男、女主人公与男、女最可能成功的专业匹配成四种问卷:女性—文学、女性—激光、男性—文学、男性—激光。测验题目如下:

赵刚(刘玲)是激光专业(现代文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他(她)的专业成绩高居全年级第一。请你按照个人想法,编一个故事,说明赵刚(刘玲)获得成功后的心理感受,以及以后可能产生的情形。假如赵刚(刘玲)结婚了,他(她)良好的专业水平对他(她)有何影响?

2.3 测验程序

先进行成就动机测验,要求被试根据个人情况对成就动机量表中的题目作评定。然后,将每个系的学生分为四个等组,每组随机发放一种成功恐惧投射测验,请被试按情境描述主人公成功后的心理感受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情形。收回问卷后,计算被试成就动机量表各部分得分,并合成成就动机分数。投射测验问卷由两名主试分别评定,包括两个方面:(1)是否存在成功恐惧;(2)存在何种成功恐惧。评定的一致性为93%。

3 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成就动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见表1。括号内的数字为标准差。

表1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

被试

成就动机

 追求成功避免失败

 的动机

的动机

女生(N=411)

5.63(12.16)23.14(6.88)

17.51(8.11)

男生(N=353)

8.91(10.58)24.52(6.51)

15.61(7.23)

文科学生(N=460)

5.84(11.38)22.80(6.60)

16.96(7.62)

理科学生(N=304)

9.13(11.58)25.25(6.69)

16.21(7.98)

Z检验表明,男、女生成就动机差异显著,Z=3.985,p=0.000,男生成就动机强于女生;男、女生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动机差异也显著,p<0.001,男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强于女生,避免失败的动机弱于女生。文、理科学生成就动机差异显著,Z=3.867,p<0.001,理科学生成就动机高于文科;文、理科学生追求成功动机差异也显著,Z=4.982,p<0.001,理科学生亦高于文科。文、理科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成就动机与追求成功的动机正相关显著,r=0.762,p=0.000;与避免失败的动机负相关显著,r=-0.827,p=0.000,说明追求成功动机越强,成就动机也越强;避免失败动机越强,成就动机就越弱。大学生成功恐惧的情况见表2。

表2 大学生的成功恐惧

被试成 功 恐 惧

有 无

女生(N=411) 258(62.8%) 153(37.2%)

男生(N=353) 203(57.5%) 150(42.5%)

文科学生(N=460) 280(60.9%) 180(39.1%)

理科学生(N=304) 181(59.5%) 123(40.5%)

x[2]检验表明,男、女生成功恐惧差异不显著,x[2]=2.2,p>0.05。文、理科学生成功恐惧差异不显著,x[2]=0.135,P>0.05。

对有成功恐惧学生的问卷分析表明,成功恐惧主要有四种。我们将认为成功会造成人际关系过分敏感或疏离称为人际恐惧,将认为成功会造成未来家庭生活不幸福、夫妻关系难协调称为家庭恐惧,将担忧未来学习中能否继续保持领先称为学业恐惧,将为事业发展担忧、怀疑能否取得事业成功称为事业恐惧。有些人有不止一种恐惧。被试中具有不同种类成功恐惧的人数见表3。比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男、女生的四种恐惧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学生的事业恐惧显著多于理科学生,Z=2.134,p<0.05,在其他恐惧上,文、理学生无显著差异。由表3可见,被试的家庭恐惧和学业恐惧所占比例最多,约占2/3,人际和事业恐惧所占比例较小。我们还分析了男文、男理、女文、女理四个组的被试的成功恐惧,结果见表4。

表3 大学生中具有成功恐惧的人数及种类

被试

人际恐惧

家庭恐惧

 学业恐惧

事业恐惧

女生(N=411) 59(14.36%) 142(34.55%) 123(29.93%) 66(16.06%)

男生(N=353) 40(11.33%) 112(31.73%) 123(34.84%) 45(12.75%)

文科学生(N=460) 56(12.17%) 151(32.83%) 178(38.70%) 77(16.74%)

理科学生(N=304) 43(14.14%) 103(33.88%) 98(32.33%) 34(11.18%)

表4 不同投射测验引起的成功恐惧的种类(%)

组别

 人际恐惧

家庭恐惧   学业恐惧

事业恐惧

女性—文学(N=189)12% 31% 30% 7.4%

女性—激光(N=204)11% 50% 49%

24%

男性—文学(N=185)17% 24% 35%

12%

男性—激光(N=186)11% 25% 30%

14%

比例显著性检验表明,四组被试的家庭、学业和事业恐惧差异显著,p=0.000,人际恐惧差异不显著。由表4可见,女性—激光组被试投射出更多的家庭、学业和事业恐惧,而其余组的相应恐惧要少得多。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之间的关系见表5。

表5 成就动机、追求成功、避免失败与成功恐惧的相关

恐惧种类成就动机

追求成功 避免失败

 的动机

的动机

人际恐惧-0.091* -0.0150.122***

家庭恐惧-0.092**-0.086* -0.042

学业恐惧-0.158***

-0.088*

0.159***

事业恐惧-0.140***

-0.117*** 0.108**

注:*p<0.05;**p<0.01;***p<0.001。

表5表明,成就动机与各种成功恐惧负相关显著,追求成功的动机与家庭、学业、事业恐惧负相关显著,避免失败的动机与人际、学业、事业恐惧正相关显著。将四种成功恐惧合并计算,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之间相关为r=-0.206,p<0.01;追求成功与成功恐惧的相关为r=-0.113,p<0.01;避免失败与成功恐惧的相关为r=0.208,p<0.001。这表明,成就动机和追求成功动机越强,成功恐惧就少,避免失败动机越强,成功恐惧就多。

4 讨论

本研究表明,理科学生成就动机强于文科学生。这可能与文、理科的学科性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有关。理科学习要求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文科学习则更多地依赖于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对学生能力的挑战较理科为弱,对成就动机的激发作用也较弱。男生的成就动机强于女生,男生追求成功动机比女生强,避免失败动机比女生弱。这一点与先前研究一致。杨渝川等表明,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受性别影响:男生注重成功,较少害怕失败;女生则害怕失败,较少追求成功,成就动机低于男生[7]。研究还表明,虽然男生和女生由投射测验引发的成功恐惧无显著差异,但使用不同投射测验的被试的成功恐惧差异仍非常明显,其中尤以女性-激光组为最。女性-激光组被试投射出更多的家庭、学业和事业恐惧。以下是一位计算机专业女生的描述:

刘玲是一个富有上进心的女孩,立志做一名激光专家。经过努力,她在大三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年级专业课成绩第一名。她非常高兴。她想,这是向理想迈出的第一步,但离人生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无论多难,我都会坚持下去。此后,她更加发奋学习。同学们梳妆打扮时,她在图书馆学习;情侣们外出逛街时,她在实验室做实验。渐渐地,她与周围同学疏远了。父母劝她,女孩子有个大学文凭就够了,不然会嫁不出去的。她仍坚持己见。33岁时,她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几年,她成绩斐然。然而,她的婚姻问题一直没解决,每天晚上都与孤灯相伴。后来,她不得不委屈自己,与一位60多岁的失去妻子的老干部结了婚。没想到,结婚刚一年,丈夫就提出离婚。刘玲感叹道:“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矛盾真是一门比激光还艰深的学问!”

描述显示出被试对女性成功存在强烈的人际、家庭和学业恐惧。而男性-激光组被试的描述则明显不同。下面是一位计算机专业男生对“激光专业的赵刚”的描述:

赵刚是年级中学习的佼佼者,这次又考了第一。当然,激光本来就是男生的专利!班里的女生学起来都是不要命的,她们关心分数,但男生这样做就很难。大部分人对赵刚的成绩没什么想法,只是成绩在他后面的几位女生不服气,认为赵刚只是运气好而已。赵刚自己对此也并不十分看重,他只看重过程。假如赵刚结婚,他的妻子一定是个“佳人”,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嘛。婚后的赵刚事业会更上一层楼,家庭幸福美满,孩子很有教养。

可见,对激光领域成功的男性,被试以积极心态描述。但是,如果女主人公是现代文学专业学生,引发的成功恐惧就同男主人公无显著差异。这一点与国外研究一致。Horner让大学生写一位医学院女学生的成功,引发了明显的成功恐惧,Feather仅将女主人公的身份改为护理科学生,结果被试一致称赞女主人公[10,11]。所以如此,与性别角色观有关。在一般人心中,医师和激光专业向来以男性为主,护士则更适合女性,现代文学也有大量女性从业者。Shaffer指出,男性角色是工具性的,强调果断、独立、进取、能力和目标导向。女性角色是表达性的,强调合作、仁慈,对他人需求敏感[8]。张积家等也表明,大学生对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价值取向不同:对男性是理智、意志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女性是情感、外貌和人际关系取向[9]。传统的性别角色观不鼓励女性在事业上取得成功。Horner认为,这种价值观所产生的无形压力,使不少女性学会如何避免成功,也使不少女性刻意否定自己的能力及成就[10]。女性要在传统上是男性的专业领域里有所成就,成功恐惧比男性更大。

本研究表明,在被试的成功恐惧中,家庭和学业恐惧占很大比重。家庭与事业是人生两大车轮。家庭恐惧反映了大学生心中家庭与事业的冲突,对女生说来尤其如此。学业恐惧不是恐惧“成功”,而是恐惧“不成功”,或恐惧成功后不能一直保持成功。因此,它的性质与其他恐惧不同,本质上属自我效能感不足,对个人能力缺乏自信。

研究还表明,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与家庭、学业、事业恐惧负相关显著,避免失败的动机与人际、学业、事业恐惧正相关显著。成就动机和追求成功动机高的人,独立,进取,自信;成就动机低、避免失败的动机高的人,人际需求强烈,从众,缺乏自信,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作为。因此,要消除大学生的成功恐惧,就要对他们进行成就动机教育,特别要重视对女生的教育。应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成败得失,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渴望成功,同时提高自我效能感。应创建鼓励成功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追求成功中前进,在克服挫折中成长。

5 小结

1.大学生的成功恐惧有四种,分别与人际、家庭、学业和事业有关。

2.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功恐惧负相关显著,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恐惧正相关显著。

标签:;  ;  ;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的研究_成就动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