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 烧伤血管口腔科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烧伤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42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烧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关系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烧伤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关键词】综合护理;常规护理;烧伤患者;综合生存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218-01
烧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情绪[1]。近几年来,伴随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烧伤患者的治愈成功率也随之不断增加,但是,烧伤严重的患者将会增加毁容和瘢痕增生的发生几率,因此,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烧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84例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性46例,女性38例,年龄为18~58岁,平均年龄(32.32±7.14)岁;病程8~42d,平均病程(31.21±5.02)d;对照组男性48例,女性36例,年龄为20~64岁,平均年龄(32.84±7.63)岁;病程10~48d,平均病程(31.58±5.51)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首先,准确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临床体征,加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烧伤常识的相关常识,同时,了解患者的经济收入能力,比对患者家庭收入以及不良心理情绪之间的发生关系。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接受住院治疗后及时告知需要交纳的相关费用,详细列出每天的住院花费,并指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如何办理各项医疗保险,减轻患者受到经济的困扰程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并准确评估造成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对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过于担心自身的容貌和外表,将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此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诉说,并帮助患者寻求最佳的解决方式,积极给予心理疏导和指导。同时,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详细介绍有关烧伤的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利用有关该类疾病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或者通过采取听音乐和广播的方式,积极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积极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准确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社会角色等内容,并给予对症护理指导。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核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
护理前研究组的SAS评分(37.48±4.28)分,对照组为(36.58±4.05)分,t值=0.990,P值=0.325;护理前研究组的SDS评分(46.58±5.74)分,对照组为(45.58±4.58)分,t值=0.883,P值=0.380,两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的研究组SAS评分(23.15±3.27)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32.24±3.54)分,t值=12.224,P值=0.000;护理后研究组的SDS评分(24.35±3.35)分,对照组为(32.63±3.91)分,t值=10.422,P值=0.000,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评分
研究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关系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烧伤患者的烧伤面积越大,其不良心理情绪的压力也愈加显著,传统的护理方案和治疗方法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忽略了患者的预后恢复和生存质量[3]。因此,临床上通过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积极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4]。
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讨论显著表明,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关系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通过对烧伤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依赖性,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4.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烧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黄芬.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对3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64-65.
[2]余新花.综合康复护理对手深度烧伤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2):211-213.
[3]郭丽,顾丽培.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综合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265-266.
[4]刘旭丽,秦爱玲,王建.烧伤疼痛多模式护理干预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9):719-720.
论文作者:吴良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患者论文; 烧伤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