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宇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270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人口规模不断壮大,房地产行业竞争也越演越烈。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壮大,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受国家的宏观管理,以及市场经济体系具体调控,但是房地产内部仍出现了许多问题。大多问题都是由于施工技术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技术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此文,我将详细探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建设;工程应用;混凝土
引言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建筑质量。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如没有合理的运用施工技术会导致不同问题的出现,如裂缝等。特别是将其应用于高层基础设施建设和高层建筑中,如何有效避免质量问题,除了加强质量管理之外,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为工程质量提供更好的保证。
1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混凝土的适用范围较为宽广,几乎在所有的建筑工程中都会对其有一定量的使用,而混凝土的配置成本低廉,并且不受场地的限制,原料丰富,因此混凝土结构一直是我国建筑行业中最常使用到结构之一。混凝土结构的大范围使用还跟其自身具备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具体可以分为下列几点:第一,混凝土的配置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建筑企业在对一个工程项目的评估过程中,对于其是否具备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经济性。而混凝土由于其原料价格低廉,并且配置不受场所限制,降低了运输费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节省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第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良好。耐久性良好意味着其具备更好的抗核载能力,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对于钢筋和混凝土的屈服强度实验发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基本建筑需求,这就保证其在长时间内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内部结构破坏。第三,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耐火性能。相较于钢结构、木结构、膜结构等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的一个特征就是耐火性能好,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
第一,水化热。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具体使用期间难免会出现水化热现象,并且因混凝土结构拥有较突出断面,所以水化热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而是会大量聚集在混凝土结构底部位置,致使混凝土内外结构出现较大差异,引发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第二,环境因素。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结构温度也有着极大干扰破坏作用,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则混凝土内外结构温差就会拉大,出现温度应力情况,随着温度应力的不断增强,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裂缝几率也就越大。本质上说,水化热和温度应力都是因温度变化而引发的混凝土裂缝隐患。第三,混凝土自身原因。根据调查显示,混凝土中的水泥强度是由水泥硬化产生的,在此过程中混凝土含有水分会下降20%左右,一旦水分蒸发量超出标准限定状态则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自缩现象,自缩数值就是实际蒸发量超出标准蒸发部分,由此可知,混凝土结构自缩值和自缩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如由矿渣产生的混凝土自缩值要远远低于细材料制作产生的混凝土自缩值。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3.1混凝土的配制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的质量是第一位,混凝土的配制要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配制。将砂石、水泥以及其他配料与一定比例的水进行配制搅拌。不同的工程对于混凝土的要求不同,配比的模式也不同。配比的要求要根据多次的试验比来确定,确保科学的配比量。若在配比过程中,砂石含有一定的水分,则会造成配比结果的出入,所以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测定和配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科学搅拌合理应用技术
开展混凝土配置工作时,除了原材料的选取以外,合理应用搅拌技术也是影响混凝土整体应用性能的关键环节,工作人员也需要对搅拌技术提高重视度,重点关注这一环节,可以说搅拌技术的合理应用时混凝土发挥最大性能的基础。具体搅拌过程中,应该明确实际的投料顺序原则,科学规划每一个步骤的实际用量,合理协调搅拌时间及具体速度,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不同也会对混凝土的搅拌技术产生深切的影响,只有充分保证搅拌工作才能够建设出符合实际工程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搅拌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科学检测每一个环节混凝土中的实际含水量,同时综合搅拌的实际情况科学配比煤灰等其他材料的比例。搅拌混凝土时经常会应用到一些额外的添加剂如石子等,加入其他的添加剂时,工作人员也应该保证搅拌的效果非常均匀,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的施工要求。
3.3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实践中,这种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比较大,因此施工时必须注重对该结构进行散热处理,散热不及时就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差异变大,就极有可能导致裂缝问题,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要先调整其水灰配比,在浇筑时要选择一定的浇筑模板设备,浇筑效果的连续性才能得到保证。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中,浇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想得到保,就要注重墙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浇筑之前,先在浇筑底部浇筑出与墙体相同的砂浆,浇筑的厚度应保持在0.4cm左右,每个浇筑层浇筑间的距离要保持在0.5小时到2小时之间。
3.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否到位直接决定着混凝土整体质量,并且养护手段的科学合理性也能有效增强混凝土使用性能。据相关调查数据了解到,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使用到的混凝土膨胀剂大多都是ZY膨胀剂,需严格按照国家提出的混凝土养护规范执行,在混凝土铺砌工作结束后立即在表面铺设一层草席或是麻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量洒水便于实现最佳养护效果。同时土木工程的混凝土表面养护工作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通常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低于28d;第二,如果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相对较差,必须要在混凝土浇筑洒水前做好喷雾养护工作,但若是混凝土材料具备良好可塑性则要在混凝土浇筑后的6-16个小时内进行洒水工作;第三,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始终保持连续养护状态,中间不能停止,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较湿润,否则将对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成效带来不利影响。
3.5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监测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如果想要得到保证,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对其加强监测,同时,监管的人员要具备专业的能力,通过采用科学先进的质量监测技术,从而避免土木工程结构施工过程当中裂缝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滥测技术可以减少结构问题的产生,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每一个行业都认识到了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利用质量检测技术不但可以有效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也使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更加使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不利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切实的去学习,去提高我们的水平。进而将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再一步的提高。希望以此文能够引起广大同仁的关注,共同促进我国的建筑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苗璐.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7):97-99.
[2]钟赣平,凌乐红.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8(09):142.
[3]房德成.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2018(3):125~126.
论文作者:杨英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