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肿瘤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01)
【摘要】目的:总结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连接便携式化疗泵持续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经PICC置管连接便携式化疗泵持续化疗的患者150例,并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指导。结果:本次受试的150例癌症患者中,出现胶布过敏、静脉炎、PICC管道堵塞、胃肠道反应等不同并发症共19例,占12.7%,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均顺利完成术后辅助化疗;化疗过程中未出现由于护理失误引起的药物外渗等差错事故,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采用PICC置管连接便携式化疗泵进行持续化疗时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具有良好的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PICC置管;便携式化疗泵;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309-01
化疗是指临床上通过应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的措施,通常根据不同病理分期对进行根治术后的癌症患者进行辅助化疗,对晚期患者进行姑息性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因其副反应严重,常引起患者极大的痛苦[1]。我院采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连接便携式化疗泵对患者行持续化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及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癌症,行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150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8.7±5.4)岁;胃癌64例,肠癌59例(包括直肠癌37例,结肠癌22例),肝癌27例。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有化疗史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选择适宜的PICC 导管,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后开始静脉穿刺,优先考虑选择肘部贵要静脉(可提高导管穿刺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次之;协助患者平卧,穿刺手臂外展90°,采用软尺测量导管置入静脉的体外长度,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测量臂围,建立最大的无菌区;进针角度约为20°~30°,按无菌技术穿刺回血后平行进针1°~2 mm,退出针芯,缓慢送入导管约15°~20cm,嘱患者头偏向穿刺侧,以便导管顺利送入上腔静脉[2-3];将导管送入血管合适长度后,拔出导丝,抽回血、冲管、封管,清理穿刺部位,妥善放置体外导管,无菌透明敷料覆盖,拍摄胸部X线片,明确导管尖端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取出化疗泵并检查泵盒是否有破损及是否在有效日期内等,根据医嘱计算出患者所需药剂总量及适宜流速,拧下化疗泵上加药口的保护帽,无菌保存备用;用注射器抽取配置好的药液排尽空气注入药囊,同时检查药囊是否有气泡,若有气泡产生则可轻拍泵盒驱除气泡,注完所配的药液再将帽拧紧,调节相关参数(药液总量、泵入流速、及限量等);将PICC管与便携式化疗泵接头相连接,连接时旋紧,为保证流速准确,尽量将药囊与静脉穿刺处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同时将输液管以“S”形弯曲并予以妥善固定[4];输液卡上标明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剂量及开始用药时间等;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若发现药囊无缩小或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胀痛,及时告知护士[5]。
2.结果
本次受试的150例癌症患者中,出现胶布过敏3例,占2%,患者临床症状为胶布区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发生静脉炎6例,占4%,患者临床症状为穿刺点区皮肤出现红斑;发生PICC管道堵塞2例,占1.3%,表现为输液速度减缓;出现胃肠道反应8例,占5.3%,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述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均顺利完成术后辅助化疗。化疗过程中未出现由于护理失误引起的药物外渗等差错事故,患者满意度为100%。
3.护理体会
3.1 置管前的心理护理
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对PICC导管穿刺及化疗泵治疗存在疑虑、担忧或恐惧心理[5];因此,护理人员在置管前需向患者普及PICC置管术及化疗泵的基本原理、功能、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目的,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的顾虑。置管前也可鼓励与同病室已接受PICC导管穿刺及化疗泵治疗的患者进行互相交流,以他人切身体会减轻待置管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以积极的身心状态主动接受治疗。
3.2 对便携式化疗泵的护理
配置药液时应遵医嘱,严格控制剂量,同时注意震荡均匀,注药时需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若发现泵内存在空气,则可将化疗泵倒挂,避免气体进入体内;加药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防治药物污染。由于化疗泵流速的快慢受到多因素影响,包括治疗药物黏性、环境温度及流速控制器相对位置等,若化疗泵流速过慢可能导致药液不能顺利滴入,引起静脉回血,故护理人员需掌握化疗泵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泵的注意事项。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密切关注化疗泵的动态,尽量排除影响流速的不良因素,同时也要注意输液管、针头的固定情况,防止滑脱现象。
3.3 对PICC导管的护理
置管后注意观察患者穿刺点是否存在出血,若出血较严重则应给予加压包扎止血,出血停止后换药,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注意置管侧上肢,勿过度弯曲、伸展,防止导管滑脱。
3.4 健康宣教
对患者普及相关知识,指导病人运动饮食方面注意事项,如置管后可进行日常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大运动量;化疗期间避免进食刺激性油炸食品,尽量选择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注意点进行指导,包括穿脱上衣的方法、带管沐浴的方法、置管侧手臂的负重要求、导管的保护及异常症状的信息等。
【参考文献】
[1]阿提坎·卡吾力,李海.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化疗泵在肿瘤患者持续化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8):95-97.
[2]储惠荣,翟正环.携带式化疗泵联合PICC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105-106,108.
[3]何红梅,李智,曹林英.便携式化疗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J].激光杂志,2012,33(6):94-95.
[4]李莲,唐新姨.便携式化疗泵配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持续化疗的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4):653-654.
[5]崔云枝.便携式化疗泵用于持续化疗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3):1675-1676.
论文作者:万红燕,欧阳萍,李双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患者论文; 导管论文; 静脉论文; 流速论文; 药囊论文; 药液论文; 药物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