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广西中学化学试题对初中化学学习的启示_中考论文

浅谈近两年广西中考化学试题对初中化学学习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西论文,浅谈论文,近两年论文,中考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仔细研究1996、1997两年广西中考化学试题,对初中化学学习有重要启示,笔者将其归纳为十个“注意”。

一、注意掌握知识内容的层次要求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分别作了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级要求,对八项使用仪器技能、八项实验操作技能,分别要求达到练习、初步学会的程度。中考也基本上按这些要求命题。如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只要求了解,知道“是什么”即可。96年第9题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第14题识别阴离子结构示意图;97年第5题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第10题第一电子层能量比第二电子层能量低等都没有超出了解层次要求。这就启示我们没有必要去钻研诸如“推断某元素的原子结构如何”之类的问题了。相反,对于要求掌握的知识,则不仅要会记、会解释,而且要将几个知识点结合起来运用。如氧气、氢气、碳、二氧化碳、铁、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等。

二、注意了解学习过程

学习知识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设置多个“路障”让人们观察、实验、思考,才能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而获得知识过程也是能力培养过程。96年第39题考查的是CO[,2]物理性质和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但强调的是结论的实验过程;97年第27题:在乳浊液中,分散着不溶于水的__________。课本中要求先做实验,引出定义,再要求讨论:“试比较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区别”。显然教材编者体现了要求考生掌握学习过程的思想。但考试结果,该题竞成了较难题,答对率在40-60%之间,这也许在实际学习中,对学习过程不够注意的结果。

三、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和广西实际

学习要联系实际,特别是化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联系生产、生活学习化学知识,才觉得化学很有用,愿意学,才能学好。近年高考也好,中考也好,都很注意考查联系实际的能力。广西中考化学题还特别注意联系广西实际,要求考生从多角度认识广西,热爱和建设家乡。96年中考第2题复合肥料、第3题手电筒的电源正极、第4题改良广西酸性红壤土、第12题矿泉水标签上的矿物质成分、第26题食盐中加碘、第34题中和人体胃酸过多等问题,97年第6题广西古代民族用铜、锡、铅等金属浇铸铜鼓、第7题抽烟吸入三种毒素、第9题煤炉里的化学反应、广西产糖引出除色素等问题,都是把化学知识与能源、环境、人体健康、地方特色联系起来思考的。

四、注意全面复习

中考属于标准化考试,公平竞争,讲究考试的信度、效度等,这跟考试内容的覆盖率有关。97、96年考核的知识内容都遍布人教社教材39节(包括绪言)中的36节,覆盖率95%;按知识点计算覆盖率也达到75%。因此中考复习要注意全面复习。

五、注意加强热点题内容的复习

所谓热点一般是指年年都会有题目的那些基础知识。如质量守恒定律,溶解度及其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它们的化学性质,盐溶液共存,四类化学反应等。一般属于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的内容。

六、注意相关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要求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近二年的广西中考化学题也力求体现这一要求。如96年第3题关于电池正极、负极,97年第17题量筒读数的误差分析跟初中物理第一册第39页温度计读数的误差图示相联系,第20、40题有坐标表示化学量跟数学相联系。

七、注意训练思维的多向性,克服思维定势

思维的多向性指的是思考问题不局限于某个方面,不受习惯方面的约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说明一个问题,能从正逆相反方向探讨问题。选拔性考试中一定有些灵活性较大的题目去检测考生的应变能力。如97年第31题“已知酸雨中含有H[+]、SO[,4][2-]、NO[,3][-]等,由此推断该酸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写化学式)。”这实际上是课本第151页HNO[,3]、H[,2]SO[,4]电离的逆向思维;96年第41题:“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蒸发m[,1]克水,析出n[,1]克固体;再继续蒸发m[,2]克水,又析出n[,2]克固体,则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是_______克。”97年则将这类题目变形,改为两个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后的滤液做实验为背景:甲、乙两同学各取200毫升滤液分别实验,甲同学将滤液蒸发掉20克水后,冷却到20℃,析出不含结晶水的晶体2.2克;乙同学将滤液蒸发掉30克水后,冷却到20℃,析出不含结晶水的晶体5.6克,求该滤液中的溶质在20℃的溶解度________(见97年第42题)。

比较这两题,虽一个是字母题,一个是实数题,但解题思路一样。两题蒸发前的溶液都不是饱和溶液,因此,96年第41题蒸发m[,1]克水,析出n1克晶体,和97年第42题甲同学蒸发20克水,析出2.2克晶体都不能作为计算溶解度的依据。只有继续蒸发m[,2]克水,析出晶体n[,2]克,如同加入n[,2]克晶体到m[,2]克水中,溶质不再溶解,形成饱和溶液,其溶解度就是100n[,2]/m[,2]克。依相同思路不难求解97年第42题,乙同学蒸发30克水可看成是在甲同学蒸发20克水,析出晶析2.2克水后,再继续蒸发10克水,析出晶体3.4克(5.6克-2.2克=3.4克),

显然溶解度=100克×(5.6克-2.2克)/30克-20克

训练思维的多向性应在平常的学习中,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方法探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交替使用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注意变式学习。

八、注意掌握学法

这里讲的“学法”指的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一些规律、方法和技巧,要注意掌握它。如97年第39题:把一定量的木炭和碳酸钙混合物在空气中强热,碳酸钙完全分解,木炭完全被氧化,若生成CO[,2]的总质量等于原混合物总质量,则原混合物中木炭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________。本题如果按步骤一步一步求解,则可能自找麻烦,费时费力。如果利用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守恒,并设混合物总质量为100,炭的质量为x,碳酸钙质量为100-x,则可列出方程:

x+(100-x)×12/100=100×12/44

因而很快求解。

该题亦可用差量法求解:

应该指出:只要知识点内容属于大纲所要求,其运用的解题方法、技巧、捷径不应受大纲的限制,恰当掌握是必要的。

九、注意掌握解题的转化策略

转化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繁琐或陌生的化学问题时,可以借助某种转换,使其变化为已经解决过或易于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新情境,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97年第41题是以工业废水中有大量硫酸亚铁和少量银离子为背景设计的实验填空题,初看情景陌生、繁琐,如果联系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何除去硫酸亚铁中少量银离子,情境就变得熟知。这是一种运用类比、迁移等手段,把问题化繁为简,化生为熟的解题策略。又如97年第15题:在物质的分类中,前者不包含后者的是()(A)碱、碱性氧化物 (B)酸、非含氧酸 (C)盐、碱式盐 (D)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该题题意含蓄,目标隐晦。这时,若先以特例入手,则隐蔽的目标容易显露出来,很快求解。这是一种由一般转化为特殊或由隐含转化为明显的转化策略。

十、注意掌握考前临场解题策略

如易题难题的审题策略。部分考生对容易题不屑一顾,题未读完,答案已出,结果简单题失分,因此,容易题也要审析1-2遍后才答;难题本身具有新颖性、综合性,宜以中等速度审析2-3遍。不要轻易放弃解压轴题,它常设问几步,往往第一步是解题的突破口,如97年第44题第①问,第45题第①问等。因此,宜采用分步处理策略,哪怕是写几个有关化学方程式也能得到一定分数。

又如强化试题信息的策略。为增加考题的迷惑性和选拔性,多数考题常有多个信息点,包括卷首的原子量数据,题中明显的条件或隐蔽的“弱信息”。如正确或不正确,一定是或可能是,澄清或透明,填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高或低,大或小,最大或最小等。如果遗漏或看错一个信息,选择的答案或过程分析可能相去甚远。对于这些弱信息可用笔打点或画线加以强化,也为检查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解题速度的控制策略,科学的时间分配的策略,选择题筛选淘汰策略,草稿纸使用策略等都是值得探讨的。

标签:;  ;  

近两年广西中学化学试题对初中化学学习的启示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